第七回 宗室俱操戈 何日烟云散(5/7)
臣的此举建议,甘当幕后女英雄。朱棣对朱高炽这个儿子始终就不满意,怎么看怎么像是“刘禅”啊。又胖还稍微腿瘸,动不动就伤感抹眼泪,喜爱诗书丹青,迷恋女色,性格懦弱。要不是明太宗百分百肯定这的确是自己亲儿子,恐怕决计不会立其为太子的。明成祖的考虑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正确的。明朝刚刚建立不过半百载,是需要一个坚毅果敢的帝王来继承自己的帝位。好在朱高炽有个好老婆,朱棣对儿媳妇张氏很满意,对孙子朱瞻基更是刮目相看。没有张氏,何来的朱瞻基。因此,朱高炽能够坐稳太子后来继位,很大程度上是人家张氏的功劳。
张氏在嫁给朱高炽后,二人共同承担了巨大的压力,谨慎对待父皇、兄弟和群臣,可以说是经历了诸多风雨,终于见彩虹。由意味的却是,朱高炽始终精神压抑,张氏则锻炼出来了,不断的给丈夫提供建议和做了大量的开导工作。
朱瞻基即位之后,张氏给儿子主要是做参谋工作;在1435年孙子朱祁镇登基,但由于还是个孩子,便由奶奶张氏负责管理朝政,处置的还相当不错。
可惜啊,张氏1443年薨逝。在世的时候,对朱祁镇和王振看管的很严。在1446年,三杨全部去世后,彻底没了旁人的束缚。明英宗开始真正亲政,刚好20岁。
西游记第十四回题目就是,“心猿归正,六贼无踪”。心猿从这里开始,就成了孙悟空的专利外号了,皈依佛门了,灭了六识之魔。该继续上路生各种的心,灭各种的魔了。但是要注意,这一回其实是全书第一个小结,或是承上启下的转折点。而且,这回书中,有大量的“释疑解惑”在内,需要我们细细寻找。
西游记这几回书,无非是在讲述朱元璋的统一大明之后,朱棣(明太宗,后来被嘉靖改为明成祖)和李世民(唐太宗)一样,都发动宗室内乱,一个是靖难之役,一个是玄武门兵变。这俩太宗都很心虚,于是纷纷对佛教表示出好感来。吴承恩对朱棣有太大的偏见,书中随处可见一斑呀。那也没办法,谁让朱棣诛杀了方孝孺,抢了侄子的江山呢?偏偏朱允炆得到了儒家的赞扬和支持,建文帝可不是唐朝的李建成、李元吉啊。否则的话,这个八戒估计就是“净坛无量佛”了。
很明显西游记第九回书,是逐渐的将笔锋又折返回去,引向了明太祖时期的一些名臣的状况,比如李善长、胡惟庸、刘基等人。
那么我们的猜测是否符合吴承恩先生的意思呢?前面已经稍微提及了,就是关于唐太宗、傅奕、萧瑀在大殿上论佛那一段的故事,其实它真实的发生在西元624年,此时却是唐高祖李渊的武德七年,而不是西游记所说的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十三年。主角之一是李渊,更不是李世民。吴老爷子肯定是知道的,那为何还是要写到唐太宗身上,是为了故事情节集中好看么?目的主要是隐晦罢了,而且明朝的开国“高祖”是谁,“太宗”又是谁?恰恰是指的明太祖朱元璋(可不是明高祖啊)和明成祖朱棣!
再度联想,书里第九至十三回,三次提到了贞观十三年。那么第一次提到的贞观十三年(西游记第九回),其实是明太祖的洪武十三年!在这一年,爆发了“胡惟庸”大案!很明显了,那个泾河龙王就是小人胡惟庸,袁守诚就是李善长。因为胡惟庸那时候是丞相,而老李已经退休并给老朱守祖陵事宜。那么书里所谓的下雨三尺若干点,指的是胡惟庸贪墨。或许还隐约的说及,从洪武十三到二十三年,当时有三万多人被诛杀,一尺就是一万!
无论如何,这么多的人惨死,难道就没有被冤枉的么?朱元璋真不清楚吗?很明显,老朱心里是知道的,所以心里肯定有阴影。而且天下百姓对此也颇有议论,于是在洪武十七和二十年,朱元璋命智光大师出使西域,彰显王化,或许就是为了堵住悠悠众人之口,也想求个自己心安。
此时的“女真人”到底是谁?这个时候的观音菩萨应该映射了北元蒙古部落或是日本的某位首领,因为胡惟庸最大的罪名就是通元、通倭试图谋反。但估计也算不上是什么太重要的人物,就不再详细考证了。
1368年大明建立,朱元璋手下的文武大臣此时配合还比较默契,没有什么大的冲突。西游记第九回出现的俩贤士,渔翁张稍和樵夫李定。樵夫李定者,宋濂也;渔翁张稍者,朱升也。
朱升(官拜翰林学士兼东阁学士、嘉议大夫、知制诰,官儿不大,却是朱元璋的心腹重臣)老先生功劳甚大,心里一片明镜,于是便以年老为由,请求退休。在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便归隐山林,得以善终;宋濂呢,他虽然也先是翰林院学士、中大夫、知制诰,但还是看不透形式,和朱升不一样,老宋继续在朝中任职。1370年七月被降职为翰林编修;1371年二月,升任奉议大夫、国子司业;八月被贬为安远知县;1372年,被召还任礼部主事,同年升任太子赞善大夫;1373年复升任翰林侍讲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仍兼赞善大夫。此时的老宋才明白了朱升的做法,自己也不肯也不敢再谋求升官了,只是将精力放在了帮助朱元璋培养太子朱标身上。同年,坚决婉言谢绝中顺大夫的封官,不复从政。1377年宋濂退休,此后为自保,每年都要去南京给朱元璋见上一面的。1380年其孙子宋慎卷入胡惟庸案,结果宋濂
第5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