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风流郡(1/3)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正是大宋熙宁六年二月初春,西湖初晴后雨,虽是寒气逼人,刚过午时,有一艘官船便停在湖中心,此时碧波微漾,水天一色,当真是人间好景。
只见一中年男子立在船头,他一幅士人装扮,虽是微微有些发福,却是有着不同常人的豁达与风骨,他正醉心于天地之间,船内一侍女走了出来,道:“先生,茶煮好了。”
“知道了。”
中年男子应和着,只见那侍女大约十六七岁,生的雪肤桃腮,甚是清丽俊俏,她并未回舱,也向着远方望道:
“苏先生,我家姐儿怎么还没有到?”
“小月你瞧,她这不是来了么。”
这中年男子的大名,整个朝中无人不知,他正是苏轼,表字子瞻,熙宁二年之时以太常博士直史馆之名知杭州,如今已是四年有余。
只听一阵笛声越来越近,小月朝着笛声的方向看去,果然有一竹筏从远处驶来,中年男子笑笑,便往船舱内走,对那侍女道:“小月,我们进去等她。”
这吹笛的少女姓陈,方才那侍女已然是人间奇色,这少女更是生的柳眉凤目,体态婀娜犹如天上仙子一般,容貌隽丽非常。
这少女闺名唤作仪真,刚刚一十九岁,乃是太常博士陈希亮的孙女,苏陈两家世代交好,自从苏轼来杭之后,这少女便久跟在其身旁受教,她进得船内,脱掉外面的斗篷,便朝着苏子瞻规规矩矩地行礼道:
“先生。”
“回来了?”
苏子瞻面带笑意,亲自为少女斟上一杯热酒,道:“春寒料峭,真真,你先喝上一口暖暖身子!我在这湖心等了一早上,还以为你母亲扣着你在眉山老家,不让你回来了。”
这少女清浅一笑,道:“我想要去哪里,娘娘哪里能管得住我。”
她一饮而尽,只觉唇齿留香,又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递了过去,道:“苏先生的酒总是最好的!家父让我向先生问好。”
苏子瞻接过这信一看,嘴角便带了笑意,道:“季常兄最是洒脱之人,这些年游历山川,连宝贝女儿都交给我管,这是欺负我挂着公职,脱不开身啊!”
陈仪真见船舱里仍坐着一人,认得他是杭州城大儒张先,张先官级不高,却极善作词,与柳三变齐名,陈仪真连忙巧笑着福身,道:
“张先生也在此处!”
“早闻陈季常养了个好女儿,丫头这般fēng_liú娇俏的模样,其丽质比拟西子,也当在伯仲之间,如今可出落得愈发清丽了!”张先虽是八十多岁的老人,却仍是神采奕奕,陈仪真精通音律,曾与他有过些许的交集,纵使他一生阅人无数,仍是叹道:
“丫头,你为我那首《千秋岁》作的曲子很是不俗,若是日后有意于教坊瓦肆,何愁不扬名于秦淮苏杭?”
张先素日里交游的都是国朝名流,陈仪真得他夸赞,自是欣喜万分,福身道:“仪真多谢张先生夸奖!”
她瞧了一眼苏轼一旁侍奉的粉衣少女,盈盈道:“奴家已近双十之龄,扬名苏杭是不敢想了,倒是朝云妹妹日后大有希望。”
王朝云只一十二岁,正立在苏轼身边侍酒,她虽形容尚小,也隐隐可见其姿色,在一旁笑得甚是天真烂漫,道:“三中先生从来不夸人,朝云如何能比得上真姐姐才色姿容?”
张先听王朝云称自己为“三中先生”,心中很是不解,问苏轼道:“云儿如何叫我三中先生?子瞻,这是你教的吧?”
苏轼洒脱如仙人一般,哈哈笑道:“人皆道子野兄善诗词,能道心中事、眼中景、意中人,在下呼兄长为三中先生,可有什么不妥么?”
张先听闻,也是大笑道:“子瞻何不谓我张三影?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堕风絮无影,此吾得意句也。”
“张先生的词,意蕴恬淡,用词工巧,自然都是极好的。”陈仪真又浅浅一笑,对苏轼道:
“爹爹知晓先生想念家乡风味,此番回眉山小住,爹爹可是足足备了两车吃的用的给先生,车马大约三日后便能到杭州,先生可记得派人去接。”
“替我谢过你爹爹了。”
苏轼放下书信,徐徐问道:“那么,你进京的事情可定了?”
陈仪真点点头,面上添了分严肃之气,道:
“这次祖父被弹劾赋闲在家,几个伯父虽然朝中,也是自身难保,更要避一避嫌。此事事出蹊跷,虽说先生已经托了朝中友人帮忙留心着其中缘故,我再去探一探,总是没什么错的。”
苏轼颔首道:“陈公无故被新党扣了个蔑视陛下的罪名,虽说只是谪居在家,可陈公性子素来要强,若不能证其清白,怕是日后难免气结成病啊。”
他抬头看着陈仪真,又道:“不过你这番前往,总得有个由头。”
陈仪真眉目含情,垂首道:“先生,你知道我最想做什么。”
苏轼教养她多年,自是知她心中所想,笑道:“你自小最擅音律,东京汴梁一直是你心中所向,真真,我有件东西给你。”
小月连忙抱来一把琴,小心放在陈仪真面前,陈仪真乍眼一瞧,只见这琴长三十寸有余,以杉木为面板,以梓木为底板,并方形龙池、凤沼。用墨玉琴轸,钧天丝弦,其工艺精良无比。她面上甚喜,抬眼瞧着苏轼,似是有些不敢信道:
“这是我的烟雨轻么?”
苏轼颔首一笑,道:“今日算是物归原主了!”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