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果实和分化(1/3)
第四十三章 果实和分化
对于出面和陆铭摊牌,何应钦的这次青岛之行,他本人是不愿意来的,陆铭这个人的脾气,他算是领教过多次,想让对方松口没有可能,即使老头子亲自来也是一样。.
现在蒋介石手下好几个派系,老军官派,就是何应钦为首的官僚们,这个是个长着圆脸、体格健壮表现的很谦恭,在现在的军队中,这位何长官,还是军队**无能的象征。
何应钦了,字敬之,贵州兴义人,1889年生。何应钦早年就读贵阳陆军小学,武昌陆军第三中学。
199年秋,与谷正伦贵州安顺人等被保送日本,入振武学校、陆军士官学校,加入同盟会。
1911年曾回国参加辛亥之役,在沪军都督府陈其美手下任职,认识了蒋介石。
1915年学成回国后,在王文华黔军第一师任团长。1916年4月,何应钦与贵州督军刘显世之外甥女、王伯群、王文华之胞妹王文湘结婚。之后,何应钦升黔军第五混成旅旅长,并创设了“少年贵州会”,自任会长,联合王文华准备推翻刘显世,夺取贵州政权。
192年,王文华指挥部下推翻了舅父刘显世,而自己在上海被刺身亡,贵州局面陷于群龙无首的状态。何应钦企图与王伯群重建贵州政权,但此时谷正伦乘机发兵入贵阳,限令何应钦即日离黔。
何应钦被迫交出兵权,流亡昆明。然而,何应钦到昆明不久,又被贵州守旧派买凶杀伤,身中两枪,险些丧命,其后,何应钦走避上海等地活动,但无所作为。
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建立黄埔军官学校,蒋介石任校长,何应钦以与蒋介石同过学、共过事的关系,进入了黄埔军校,并出任少校总教官。
刘峙、顾祝同、钱大钧、蒋鼎文、陈继承等都是他属下的军事教官,这批人后来都成为蒋介石嫡系的重要将领,同时,也是何应钦的亲信心腹。
何应钦以黄埔军校开始发迹,以后历任黄埔军校教导第一团团长、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第一军军长兼北伐东路总指挥、国民革命军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参谋长、陆军训练总监、军政部长、行营主任、军委会北平分会委员长、参谋总长兼军政部长、抗日战争时任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等。
在国民党的军政界,何应钦已到了“位极人臣”的地位,甚至有蒋何并称。
何应钦虽然是拥蒋起家,然而,当他执掌大权以后,他便极力培植自己的势力,形成自己的派系,刘峙、顾祝同、钱大钧、蒋鼎文是他的手下“四大金刚”,位居集团军总司令、行营主任、战区司令长官等职务。
在合适的时机,何应钦还敢向蒋介石下手。例如1927年夏,汪精卫、唐生智通电讨蒋,发兵进逼南京,何应钦则串通桂系,利用蒋介石在徐州战败而发难,实行“逼宫”,迫使蒋介石下野。
1936年12月,蒋介石在西安被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何应钦力主以武力讨伐张、杨,解决“西安事变”,实则置蒋介石性命于不顾,想趁此机会取而代之。
他组织了两路讨逆军,以刘峙、顾祝同为总司令,并与王伯群密商党、政的新人选。由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何应钦的美梦化为泡影。
对于何应钦的所为,蒋介石自然含恨在心,但为了巩固黄埔系的势力,未便公然发泄而加以宽忍。为了遏制何应钦派的势力扩张,蒋介石极力扶助陈诚与之抗衡。
陈诚,字辞修,土木系的代表,老蒋的左右手之一,后来在美国的支持下想取蒋而代之,被直接抓了起来。
另外就是胡宗南,字寿山,号琴斋,浙江镇海人,1896年生。1915年,胡宗南在湖州吴兴中学毕业后,在考丰县高等小学任教。
后与考丰人王微争夺小学校长位置失败,又遭到婚姻问题的打击,便于1924年春离家出走上海,得旧同学章旭初的资助,南下广州考上了黄埔军校第一期,当时,胡宗南已经二十八岁。
由于胡宗南谨小慎微,又是蒋介石的浙江同乡,很快得到蒋介石的赏识,北伐时,历任营长、团长,1927年3月攻克上海、南京后,胡宗南被蒋介石晋升为第一师少将副师长,成为黄埔系学生中第一个晋升将军的人。
同年11月,胡宗南升任第一军第二十师师长,他又是黄埔学生中最早被提升为师长职务的。
193年,胡宗南出任第一师师长,该师下辖四个旅十三个团,是蒋军中最庞大的师,也是蒋介石最亲信的嫡系部队之一。后来胡宗南的黄埔系军事集团,就是从这个第一师发展起家的。
此后,胡宗南在蒋介石的大力持植下,历任第一军军长、第十七军团军团长、第三十四集团军总司令、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第一战区司令长官。
胡宗南的用人标准是“黄、陆、浙、一”四个字,即必须是黄埔军校毕业的;
陆军大学毕业的;浙江人;第一师的。后来又加上一个“七”字,即中央军校第七分校设在西安毕业的。胡宗南还建立了自己的帮会组织——铁血团,主要成员是他的师、旅长以上高级军官,如李文、罗列、袁朴、赵龙文、盛文、钟松、周士冕、王微等。
胡宗南之所以飞黄腾达,除了蒋介石的培植之外,还与他能得到军统和戴笠的支持分不开。
戴笠,字雨农,浙江江山人,1891年生。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后在胡宗南部任副官。胡宗南认为他有“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