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启明钟楼(2/3)
“陛下圣明!”
众人纷纷拜道。
王朗摆了摆手道:“今后这启明钟安排一些守钟人,这些人要熟悉钟楼的操作,今后夏国的时间以这座钟楼的时间为准。”
竣工仪式很快便结束,与其说的仪式,倒不如说,王朗借着这个由头暂时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
看着自己设计的东西,真真切切的出现在自己面前,那种欣慰而自豪的感觉,根本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出来。
在百姓们和官员山呼万岁当中,王朗的御车在全副武装的侍卫互送下,缓缓的离开了人流拥挤的中央广场。
大人物们的离去,百姓们彻底没了拘束感,人群蜂蛹的向着钟楼那边涌去。
走近之后再看这座钟楼,心中更加感觉到震撼,一块块的红砖整齐被水泥连接在一起,顺着楼身直插苍穹,站在其面前,很容易感觉到自己的渺小。
随着消息的传播,钟楼的真正作用在人群中渐渐的传播开来。
当人们知道眼前的这个鬼斧神工的建筑物,是用来记录时间的时候,百姓们才恍然大悟。
越是明白,就越觉得这件事十分的了不起,时间居然能够如此形象的出现在自己面前,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一件事。
百姓的兴奋劲持续了了好几天依旧没有消散,虽然无法到钟楼里面观看,但是这个平日里安静的广场,因为钟楼的出现,使得这里每天都有很多人聚集在这里,只是为了观看时间的流逝。
渐渐的,在百姓们的意识里,时间这个概念渐渐地清晰起来,而不是像之前那么笼统,有了钟楼,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高大的建筑物,即便是城中的最边缘,只要视力没有问题,就能够看清指针的方向。
钟楼有专门的一批人负责管理,他们。不仅是更夫,也是钟楼的维修人员,听着每隔一个小时响起的钟声,成了盐城百姓不可或缺的一个习惯。
随着工匠们不断的学习和熟悉,钟表的制作过程比之前快了许多,有朝廷拨款,准备在学校和各个衙门当中安放摆钟。
自从科举考试之后,王朗每天都在忙碌,除了处理国内发生的大大小小事情之外,还要专心学术研究,努力的程度,他忽然觉得,要是当年自己能有这种拼命的精神,考上重点大学根本不在话下。
经过十几年的教育,夏国最优秀的学生,文化水平已经相当于小学的程度,而且他们能够把学习到的东西灵活的作用到生产生活当中去,这让他觉得是时候建立更高等的学校了。
现在夏国的教育模式很是混乱,虽然是强制适龄儿童上学,但是在学宫里,总体上还是古代私塾的方式,一个老师带很多个学生,根本没有对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进行区分。
王朗不是教育方面的专家,他只能照猫画虎的将另一个世界的教育制度模仿过来,用了十几年完成了知识的普及,提升了国人的识字率,这就为建设更加高等的教育机构打好了基础。
在他的构想里,小学,中学,大学这种教育模式必须在他死前建立起来,来自现代的教育理念至少能让夏国少走数百年的弯路。
之前的王朗编写的课本都是最基础的知识,自然科学方面数学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物理和化学的知识和小学的自然课很类似,只是简略的描述了一下夏国已知的事情,比如地球是圆的,地球围着太阳转,磁铁的特性这些几本的常识而已。
文学方面,主要以识字写文章为主,偶尔也会有一些诗歌出现在课本之上。
而这一次王朗编写的高等教材,则是他全部的知识水平了,没有参考资料的情况下,凭借他脑中的记忆,即便是他有大学的知识水平,创作出来教材紧紧是相当于初中程度而已。
这一次,王朗在数学上不再是单纯的让学生研究加减乘除,而是在课本中加入了几何和代数,而且物理方面更是爆炸性的提出了力的概念,但是他的物理理论知识水平并不高,这么多年过去了,能记住的公式极其有限,但是在化学他却有着不错的理论知识。
但是他知道凭借着夏国知识分子的水平,是理解不了分子原子的概念的,编写化学教材的过程中不知道杀死了多少的脑细胞,最终才勉勉强强的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把他知道的化学反应解释清楚。
如果夏国的后代们能够将初等的数理化知识掌握通透,那么至少可以将人类文明程度提升数千年。
看着书架上那一摞摞的稿纸,王朗内心充满了自豪感,自己已经将脑中大部分的理论知识写了出来,但是现代人的见识是无法用文字书写出来的,那工程量实在是太大了,能做到这种程度,对于这个世界的同族来说已经仁至义尽了,毕竟他只是个普通人。
将这些稿纸小心翼翼的整理起来,放在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他是没有精力去当教书先生的,等这些书稿整理成书的时候,只能看着夏国第一代的知识分子自己去研究这些知识了。
夏季的到来,草原也迎来了雨季,再充沛的雨水浇灌下,盐城城外的农田长势格外喜人,如果不出现长时间的降雨,可以预见今夏这一季,将是一个不错的年头。
当农人期待着丰收的喜悦之时,夏国的国防力量在不知不觉间发生着变化。
太初十一年六月二十一日,这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经过数年的研究和改进,夏国第一种真正能够应用于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