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苏联之行(1)(2/2)
己的女婿甚至政治上的接班人,我的意见是,他们两人的态度基本可以代表墨索里尼和意大利高层的意见。”斯大林点点头:“和意大利的建交谈判进行得如何了?”
“相对比较顺利,我们和意大利没有什么太多的历史纠葛,涉及到赔款不多,意大利提出了索要,但态度不是很强硬,我觉得有缓和的余地……我们争取达成一个放弃或者至少搁置赔款问题的决议后建交。当然,如果意大利态度更友好一点话,我们也可以让渡一些经济利益给他们。”
斯大林点点头:“赔款问题是不能让步的,这是苏维埃的底线,但其他方面可以具体商量,这是党的路线方针能否得到贯彻执行的可靠保障……”
契切林知道斯大林说这句话的意思,列宁去世后,联共(布)形成了集体领导的局面,原本继承呼声最高的托洛茨基写下《论列宁》和《十月的教训》,直言不讳地批评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等人在十月革命中首鼠两端的动摇表现,明眼人都能看出,他完全是借题发挥,批评十月革命表现是假,要把两人搞下去才是真。
这个咄咄逼人的态度促使两人与斯大林联手形成共同对抗托洛茨基,三人发表文章称“托洛茨基主义”并非真正的列宁主义,斯大林还表示“党的任务就是要埋葬托洛茨基主义这一思潮”,被孤立的托洛茨基在政治斗争中失败,被解除了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职务。今年以来,路线斗争的焦点变成了斯大林与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之间,不过冲出来打头炮的却是布哈林:后者认为必须延续新经济政策,减少约束农民,并希望先在一国建成社会主义,而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则反过头捡起托洛茨基的观点,反对放大新经济政策并拥护世界革命主张,形成了新反对派。
面对这种进攻态势,斯大林目的很明确:迫切需要与意大利达成一揽子工业、贸易协定,从而证明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在一段时间内不但有可能而且能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提供帮助,用实践来证明“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