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9 第三种模式(2/3)
什么让步。“差不都,不过我们主要还是做实业的,这次找李先生,也是有人跟我们推荐过李先生,如有唐突之处,还请李先生多多包涵。”
有人介绍?
李文秀这就有些好奇了。
他可从来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结识过外国人,哪怕是华侨也没有。
见李文秀脸上一副疑惑的表情,张家的两兄弟倒也是没有卖关子。
“不知道李先生记不记得,你们金和实业在上个月的时候接收了一批从美国发到上海的进口食品?”
上个月?
也就是8月份的时候,李文秀脑子里转得飞快,很快就想到是谁了。
“李东海?”
8月份自己的确从李东海手里拿过一批从美国进口的食品,而且也只有这一批,所以李文秀基本上没费什么脑子就想到是谁了。
“对对对,就是李东海先生。”
“那两位张先生这一次找我的目的是什么?”李文秀还是有些纳闷。
李东海手里的那批美国货,自己之所以吃下来,一方面是因为那批货金和实业的品牌店的确用得上,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卖给杨百合一个面子。
以集合实业现在的规模和在国内行业里面的地位,如果要找进出口贸易生意的合作对象,的确不用花多大的力气。
所以如果是张家的两兄弟如果一定要见自己是为了合作的话,那自己的确没有必要去刻意见个面面谈。
不过如果是李东海介绍过来的,那李文秀的确会卖一点面子。
“我们想跟李先生谈谈关于长期合作的事情。”
长期合作?
李文秀一开始没明白对方的意思,不过等张家兄弟介绍了一下情况之后,立马就明白了。
按照李文秀的理解,张家在美国的确是做实业的,而且还是做农产品方面的东西,他们手里控制着相当一部分农场的产品对外贸易额,而且还负责农产品的加工和出口。
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其实在很多方面都能够实现自给自足,所以如果是按照普通的国际贸易来进行进出kǒu_jiāo易的话,利润的空间其实并不大。
但是如果是作为品牌来进行出售的话,那价格就完全不一样了,不过目前在中国境内,并没有那种规模十分巨大的连锁品牌,所以他们就把目光对准了刚刚兴起的24小时便利店。
从李东海那里得知到24小时便利的创始人是李文秀之后,两个人立马就有些迫不及待地从美国飞了过来,一直等了将近1个礼拜的时间,李文秀才有空来跟他们见面。
“我很好奇,张先生为什么会选我的企业,相比之下,中国境内有很多家其他的零售企业,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实力上,都比我们要强很多。
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我们是做便利店,在很多产品需求方面,并不如那些零售企业大。”
24小时便利店,既然是便利店,自然是以成品居多,很少会销售食材,所以李文秀的话其实也不算是挑刺儿,毕竟双方合作的前提,肯定是有合作的框架才行。
如果连共同的点都没有,合作根本就无从谈起,李文秀可不认为自己的便利店还能做成菜市场的模式。
不过对方既然是远道而来,自然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所以等李文秀的话音刚落下,年纪稍大一些的那位就开口道:
“这也是我们来找李先生合作的主要原因,据我所知,李先生名下的便利店目前已经有两种模式了,一种是以服务普通消费群体为主的大众性便利店,一种是主要为城市白领提供服务的品牌便利店,这两种模式在便利店行业,的确是首创。
但是不知道李先生想过没有,既然便利店能够分成两个模式去经营,那是不是同样可以开辟出第三个模式。”
第三个模式?
李文秀这就有点惊讶了。
他可是过来人。
即使是十年后,便利店可也没有什么第三种模式的说法,全家,好德,易买得等等哪一个有所谓的第三种模式,不对……李文秀突然眼前一亮,似乎想起来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后来老马似乎也折腾了一种新的便利店模式,说它是超市,但是又有菜市场的功能,说是菜市场,但是同时又具有餐厅的功能。
但是那种模式已经是互联网世代的产物,目前作为一个互联网消费发展水平还严重不足的产业,这个模式能不能行得通,李文秀还真不敢打包票。
“不知道张先生有什么好的想法?”
李文秀着实有点好奇,他之所以知道这种模式,那是因为他是重生者,张家的这一对表兄弟,总不可能也是重生者吧。
“我们的想法是借用李先生的品牌,经营一家类似于便利店,但是又不局限于只提供便利店服务的新的销售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面,我们可以把生鲜食品和超市购物纳入一个系统里面,当然,主要是专注于食品方面的服务。”
李文秀这会儿也有些哑然无语了。
如果不是他很确定自己的猜测是不可能的话,他的确会怀疑这两个家伙是不是也是重生者。
而且李文秀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的合作模式,金和实业企业目前主要的还是24小时便利店这个品牌。
作为一家便利店,24小时的品牌效果其实在一定的程度上会很容易就触碰到天花板,如果想继续扩大品牌价值的话,那么增加品牌的发展内容其实也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