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23章 真正的万古流芳(1/3)
人在这个世上还上有些奋斗历程,不管对谁来讲他们,总是会去实现自己的价值,普通人的价值,最后可能会,回到家庭那就是照顾好家庭,而更多的人是为了社会责任感而存在的。
能够走上高峰的人,最终都会为自己所做的事业多做考虑,那个时候他的精神已经得到了升华。
工部尚书郑赐就是这样考虑的,也许在以前他就算是做了六不上诉,就算是获得了议事长的职位,最终也会被人忘记的,也许多年以后大家提起他来,只不过说哦那是某某年间的一位议事长啊。
可是如今他比谁都清楚,现在他所做的事情才是能够福泽后世的,毕竟没有谁可以像他一样现在主持如此多的项目,甚至是那些已经加紧完工开通的项目,给帝国带来了多大的改变。
不说别的源源不断的货物,因为他们修建的道路和桥梁从各地运往京师,已经足够震撼世人了。
要想整个市场变得有活力,更多的不仅仅是物资的流通,钱币的流通,更重要的是人员的流通,因为有人来就有消费,有消费就有扩张,这才是最重要的。
整个帝国的发展可以说是经历了快速的上升期,这也是跟他所做的一切分不开的。
工部尚书郑赐有一个特别宏伟的计划,那就是要将快速的大宽敞的道路修建到全国各地。
虽然现在技术还没有那么发达,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现在他们还做不到,可至少可以在以前有的道路上进行一部分的规划设计,截弯取直能够节省不少的时间。
技术达不到,那就开发人员达不到那就征召。
如今工部的大臣们想得最多的一件事情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大家看到工部所做的事情有多么的伟大。
这个是需要花费很长时间的,也要花费很多的精力与代价,但相比于留名万古来说,他们更看重于这些实实在在的。
他们知道也许现在做不到的事情后来会做到,所以他们给后来的继承者们留下了足够发展的空间,现在他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规划出最适合如今帝国发展的道路,帮助帝国在这一条道路上走得更远。
以前工部就有这样的职能,直不过如今这样的职能被更加的加大了。
方中愈曾经给他们提供的方案,如今更加的适合工部的发展,因为工部所组建的皇明工程技术学院已经在全国招生三年了。
集思广益这样的事情是最容易在讨论中发现的,突破也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毕竟思想的火花碰撞能够刺激更多的人去做一些他们之前不愿意做的事,或者说没有能力做的事,如今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自然能够促进他们做更多的发展。
富商们更看重利益,大臣们更看重实际的效益。
所以一拍即合,有人出钱,工部出人,自然是能够创建更多的实验室,对这些进行突破。
如今的各所大学都是官方直长的,至少所有的大权由官方指导,但有些权利还是下放给那些愿意投资的商人,毕竟只要有新的技术突破,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帮助,比如之前纺织技术的突破,又比如水泥的大量的制造。
这一系列所需要的原材料都需要有上游和下游的相关行业进行补充,所以这样看来工部每修建一座桥梁,就能够帮助更多的人获取更多的利润和技术上的突破。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每一个学院都会拿出一部分的经费来奖赏那些对学院内部有过贡献的人,如果能够创造出造福百姓的技术,将更加有可能得到建文皇帝朱允文的亲自接见。
看重技术,虽然说不能让所有人得到共识,但只要能够让那些能够说得上话的人一部分人看中就行了,因为他们将会成为这些技术最大的推动者,只有他们才能够让这些技术更快的向全国各地蔓延式的发展。
对于这些技术的保护自然是严格的,但是对于内部人来说,只要他们能够拿到这些技术,自然是会大批量的生产。
如果能够促进技术的发展,他们也不会如此的保密,不过有些行业还是参与的人数越多越好,那些小地主们。
因为秉承着别人有自己也要有的想法,开始不断的吸收这些新东西,甚至是自己建造小的水泥厂。
搞的地方上到处都是灰扑扑的。
不过毕竟质量上跟不上,所以只能自用而不能大量的贩卖,不过像他们这种人也不会大量的贩卖这些东西吧,他们也就是图个自己方便,也就是说外面有的他们都要有大多数有钱的地主,都是这样的想法。
朝廷也没有禁止这样的做法,反而还特意开辟一些通道,帮助他们做这样的事情。
还有专门的工程师去教导这些知识,当然是少量的,毕竟太多了他们也没办法承担人,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朝廷做这些事情是需要成本到他们也会考虑到输出,越近,培养这些人都不容易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叫到其他人,再也没有,得到充足的人力之前如果大批量的做这样的事情是不划算的。
确实是没有能力来处理这些。
不过以后会好的,负责做这件事情的大臣们这个时候才舒了一口气,至少朝廷安排的任务,他们完成了他们各自部门的任务,他们也做了不少,以后到底能发展到哪一步还得慢慢看,不过要是以后有时间和精力了之后,可以把这件事情做得更好。
改革不能一蹴而就,发展也不是说来就来,所以还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