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林丹汗上国书称臣(1/2)
负责跟林丹使臣博彦太师谈判的,正是王之正的亲家翁,其儿媳妇吴氏的爷爷吴星方。
这个吴星方,曾是南直隶淮安府小县城的一个师爷,后来王之正帅军来剿贼,发现了这个年近花甲的人才,(详见本书第四部:《烟雨楼台》)着即举荐,三年多时间,从一个小小师爷,以花甲之年,连升十八级,成为大明帝国中枢的户部尚书,后来伍珏致仕,吴星方成,拜太子太傅,深受崇祯帝的荣宠!
成为大明帝国等级不亚于温体仁的权臣!
吴星方是王之正提拔的,又是亲家,所以对王之正知恩图报,对于提拔他的王之正,吴星方事事维护,对于王之正的政敌温体仁,周延儒,伍珏,田若英等大佬们,则尽己之力控制,拖延!
所以这次,温体仁联络建州间谍准备谋杀林丹汗派遣的博彦太师,破坏和谈,也是吴星方及时找到良辅,跟良辅和黄宗羲连夜商议对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淼烟楼,一举将四五十名建州间谍全部活活烧死!
博彦太师闻知自己被大明的要员们救了一命,不禁心中甚是感激,当天夜里就带着礼品到吴星方府上答谢。
吴星方将其拒之门外,说两国相交,救命是为了公事,没有必要接收礼物。
这件事情,传到了崇祯的耳中,崇祯不禁称赞道:“吴阁老真乃忠义之臣呀!”
虽然吴星方没有接见博彦太师,但是博彦知道吴星方,王良辅和黄宗羲对他有救命之恩,温体仁对他则有杀机,聪明的他马上摸准了局势,把这件事写信汇报给了林丹汗。
这时候,正直出使王之正的使臣张松回到了察哈尔,把王之正的宏图大业汇报给了林丹汗,并劝说林丹汗不要首鼠两端,只能造成被建州和大明继续玩围攻的后果!
博彦太师写信劝说林丹汗对大明上国书称臣,张松也劝说林丹汗称臣。
而被建州喂饱的太子额哲却一心一意想让林丹归顺建州。
林丹汗最宠信的三个人发生分歧,此时王之正的兵马已经距离察哈尔的老巢只剩下一百多公里!而建州的兵马也已经层层突破防线攻到察哈尔的心脏!
他只能靠理性分析,最终决定向大明上国书。
四月十三日,林丹的第二批使臣快马加鞭来到大明的帝都,把国书呈给博彦,崇祯帝听从吴星方的意见,一方面按兵不动等待,一方面令王之正停止对察哈尔用兵,从而达到给林丹一种信心。
然而王之正这次仍旧没有听从圣旨,继续派遣吴三桂和左良玉猛攻察哈尔的老巢,最终国书还没递上去,林丹汗直接开到王之正的中军大营请降。
崇祯帝闻知以后,问吴星方:“为何王之正置朕的圣明于不顾,把察哈尔打的举国投降??难道朕的意思是占领蒙古??”
吴星方急忙躬身说道:“皇上,王之正之所以把察哈尔打的举国投降,是因为蒙古不同于我们大明,他们是游牧民族,逐水草二居。攻破林丹汗,并不意味着把林丹汗灭国,而是一种威震的手段,博彦需要压力,蒙古人不同于汉人,不将就仁义礼智信,他们只相信武力,他们只服强者!所以以打促和的政策王之正做的并不错!”
崇祯帝点头不再对王之正发圣旨。
太师博彦拿到国书以后,二话不说就请求圣见。
崇祯帝没有王之正那么沉得住气,马上跟吴星方一起接待了太师博彦。
只见博彦穿着大明官服来到,跪下来对崇祯帝三跪九叩,然后把国书双手呈递上来。
崇祯帝这时候才相信王之正说的那句话,只有以打促和,才能让蒙古彻底服服帖帖。崇祯帝微微一笑,举着手说道:“博彦太师辛苦了,最近几日,朕忙于公务,没有时间接见你,今天见你,时间也并不充足,所以长话短说,我们有什么话,就抓紧时间商议,有什么政策就抓紧时间商定!”
博彦抬起头来,用流利的北方官话说道:“皇上万岁,我蒙古林丹汗,如今被大明和建州两相夹击,我们跟建州厮杀已久,但不知究竟因何开罪天朝,使得皇上奋天威,把察哈尔直接打的举国投降?”
崇祯帝微微一笑说道:“这要问你们林丹汗了,朕与大汗并无旧怨,但是建州皇太极多次从喜峰口寇略我大明,搞得我们大明帝国哀鸿遍野,民不聊生,你们作为友好邻邦并不曾出兵相救,察哈尔的扎鲁特部,距喜峰口才三百多里地,上次我大都督王之正追击建州大将莽古尔泰,扎鲁特竟然趁火打劫,被王之正直接屠灭,这难道有什么不合情理?”
崇祯帝口才特别好,不需要准备说辞,居然把博彦说的不知道怎么回答是好。
博彦想了想说道:“之所以未能救援,是因为我察哈尔虽然统一了漠南蒙古,但是各部落之间并不像天朝一样,如臂指手,所以扎鲁特不听从大汗号令,私自偷袭天师之事,我谨代表大汗对伟大的博格达汗(蒙古对皇帝的敬称)尊上表示深深地歉意!”
崇祯帝微微一笑,摆了摆手说道:“好了,朕知道,你们既然来,那就给你们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毕竟你们蒙古乃是化外之邦,并不了解仁义礼智信!朕这次的警告你记住,乃是最后一次,如果再出现类似的事情,举国投降朕也不会宽恕,虽远必诛之!”
崇祯帝本来就性格深沉,说起话来,阴鸷的口吻使得博彦浑身一激灵:这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居然这么少年老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