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多尔衮进献登龙策(1/2)
多尔衮,皇太极兄弟俩,刚刚经历了一场手足相残,所以此刻做在一起有说不完的内心话。
多尔衮赶紧说道:“多谢大汗提拔,八哥,多尔衮不求有什么地位也不求太大的封赏,只求能够帮兄长奠定霸业!”
皇太极问道:“十四弟以为,我们的霸业是什么?”
多尔衮不加思索:“做长城以北的大帝国,与明朝中分天下!”
皇太极满意的点点头:“说得好!与明朝公分天下,你给了我一个诱人的蓝图!”
多尔衮说道:“能够占领整个关外,东到东海,西到厄鲁特,北到北山,南到长城山海关,这中间的大片山河,全部纳入我大金国的版图,与大明以长城为界,进可攻,退可守!这就是我多尔衮的最终梦想!”
皇太极兴奋的站起来来回踱步:“弟弟,你觉得,应该如何实现?”
多尔衮不加思索:“首先,汗王应该做上皇帝!举大权于一身,纳我国于一统!”
皇太极欣赏的看着多尔衮说道:“说下去!”
多尔衮精神抖擞的说道:“首先,就是要废除议政王会议这种制度,模仿明朝,建立三省六部,把军权统归于一手,废除五大臣制度,禁止贝勒开府议事!这样,朝政才可以统一!社稷才可以运转!”
皇太极其实心里早已经有成竹在胸,只是为了考察一下弟弟,看看这个才二十三岁的青年俊彦才气!
皇太极满意的点点头说道:“那么,如何才能迅速实施。”
多尔衮回到:“大汗已经在实施了,囚阿敏,杀莽古尔泰,这就是很成功的两步,但是现在要做皇帝,还要加快步伐,抓紧收回各贝勒开府之权,马上把大权收到手里,接着,就是进行改革!现在我大金国人口数十万,目前八旗掌管人口,各旗旗主相当于大明的一个按察使加布政使,这样军民合一,当然有利于征战,但是也客观上使得旗主军政大权集于一身,势力膨胀,这也是莽古尔泰谋反的主因。臣弟建议,析分旗主的兵权,治权,削弱旗主势力,才可以促进大权一统!五大臣制度使得亲贵大权过紧,不如三省六部,三省六部,各有分工,不至于被五大臣集权。议政王会议,也应该废除,改为内阁,使贝勒们专注战争,文臣治国,武将打仗,这样才能平衡!”
多尔衮说到这里,皇太极兴奋的拍了拍多尔衮的肩膀说道:“有弟如此,何愁大业不成?!来人,拿酒来,我要跟十四弟喝几杯!”
酒菜上好,皇太极端起酒杯说道:“十四弟,如果我把改革的事情交给你做,这个活,你敢做么?”
多尔衮不加思索:“敢做!臣弟无牵无挂,没什么不敢豁出去!”
皇太极满意的点点头:“十四弟,我就欣赏你这种作风,不像某些兄弟,只顾着贪财聚物!只想着自己的利益!”
多尔衮没有说话,端起酒盏一饮而尽:“臣弟以为,现在明金形势,已经进入最困顿的阶段,特别是袁崇焕死后,辽东局势越来越差,我们没有了沟通的桥梁,只能刀兵相见。如今关外饥荒,大金国饿殍遍野,只能靠入关掳掠明朝维持生计,可是皇帝任用了王之正来经略北关,王之正是大明出了名的好战好斗,而且智谋过人,特别是王之正执政以后,我们入关寇略的这条路也被堵死了!但凡是进关,王之正动用十三镇协同作战,势必要全歼!我的正白旗精锐,就是被王之正全部歼灭在关内!所以,入关寇略的这条路,以后就堵死了!”
皇太极突然盯着多尔衮冷冽的问道:“我不要听你说问题多严重,我要你说说解决方案!”
多尔衮沉吟片刻,抬起头来看着刚毅的皇太极说道:“北线金城汤池,王之正的延同线不易化解,我们必须马上把精力放在蒙古,现在除了科尔沁,其他蒙古诸部皆奉林丹为王,想要包围长城,必须拿下整个蒙古!”
皇太极闭目养神片刻,睁开眼点上旱烟袋抽了几口,说道:“林丹野心勃勃,必定会与王之正议和,如果王之正与林丹汗联合,只能对我们更加不利,占领东蒙古各部,谈何容易?”
多尔衮摇摇头:“明朝无暇北顾,林丹与大明联手的可能性不大。对于现在的明朝皇帝来说,最大的忧患不在我们,而在他们内部!陕北的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反贼,在陕北纵横驰骋,四处流窜,走到哪里,裹挟流民,如同滚雪球,剿不胜剿!三边总督杨鹤招抚一批,反叛一批,明在三边花钱如流水,可是盗贼越杀越多!所以臣弟认为,王之正平定了北线,必定会被调任三边。如果王之正调离北军,林丹就更加孤立,我们可以借着这个时机攻灭林丹!”
皇太极听着弟弟的分析,觉得颇有道理,他顿时从刚才那种迷茫和痛苦中走出来。但是突然隐隐然有种不安:这个弟弟才二十多岁呀,就这么有见识,而且冷静,沉着,颇有自己当年的风格,如果重用,能否驾驭得了?
皇太极试探性的说道:“十四弟,努力吧,当年父王想把大汗之位传给你,最终因八旗的反对而失败,到了为兄百年以后,就让你接着做大金国的主宰!”
多尔衮慌忙跪倒在地,他熟读《三国演义》,又从小在各种艰辛的生存环境中成长起来,对所有人都缺乏信任,更何况是眼前这个阴险狡诈毒辣的哥哥呢,多尔衮赶紧跪倒在地叩头说道:“大汗请收回刚才那句话,说不定这句话回置弟弟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