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水电站(5张月票加更)(1/2)
最终林全还是答应了跟秦川合作修水电站,双方需要使用到的电力不同,秦川占了大头,所以他出钱最多,拿出80的钱出来,然后工程队和机械设备都是他采购,林全这边出20左右,然后水源的问题就交给了他。
如果将来资金改善了的话,秦川还想着多弄几个水电站,一条河又不是只能修一座水电站,只要地理位置合适,修好几座水电站都没问题。
这件事情林全不是很关心,他农场也有些缺电,但是没有秦川那边那么严重,他这边的电基本上是够用了,毕竟除了生活用电之外,他们没有什么太耗电的机械要用,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个水电站还是可以弄起来的。
水电站建起来之后,上游的水位会上升,到时候在河道中间沉下去一片网,罩住下游的出水口,还可以进行渔业养殖。
尼日尔是一个内陆国家,国内没有丰富的水产品,这一点跟当初在坦桑·尼亚的时候有所不同,坦桑尼亚是沿海国家,旁边就是印度洋,他们拥有非常丰富的渔业资源,而尼日尔全国就只有一个尼日尔河里面有一点水产品,其他的水产品就要靠进口了。
而他们的经济很差,进口鱼类的价格比较高,运费和成本都不得了,毕竟这里是靠近赤道的地区,温度很高,鲜鱼运输个几百公里就很勉强了,运输个上千公里,得,那就都成死鱼了。
所以在尼日尔想要吃到鱼,那还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的。
本地人可能都无所谓,没见过没吃过,不会有什么念想,但是那些在尼日尔的外国人就不一样了。
他们是吃过鱼的,而且不少人还是来自于西欧的沿海国家,这些国家都拥有丰富的渔业,平时没少吃鱼,但是来了尼日尔之后,因为条件有限,他们不能经常吃鱼了,就算是吃到了鱼,也多半是鱼干和其他的冷冻产品,早就没了新鲜味,鱼新鲜不新鲜,口味的差别是很大的,尽管老外在口味上的挑剔没有中国人那么讲究,但是好吃不好吃他们还是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的。
而听说林全这边的农场里面可以钓鱼,有鱼吃之后,尼亚美使馆区那边的很多外国人都喜欢跑过钓鱼吃鱼,他们很多人都是不吃中国的鲤鱼的,认为这种鱼的刺太多,不好吃,但是因为太长时间没有吃到鲜鱼,所以就算是钓到了鲤鱼,他们也不会放过,烤的煎的煮的炸的蒸的,老外都可以接受了,而农场的餐厅里面,供应最火爆的一道菜居然是鱼头豆腐汤!
这道菜打破了长期霸占销量榜第一的西红柿炒蛋,成为了最新的招牌菜。
王谷成最近准备在研究农场的辣椒能不能用来搞他的剁椒鱼头,这个菜的味道是更好一些的,但是就是有些辣,不知道外国人能不能吃的习惯!
因为鱼卖的不错,所以林全就在想,如果可以在泰卢河里面养点鱼的话,那收益肯定也会很不错。
他农场目前只有3个水库,三个水库的鱼不算是很多,毕竟面积不大,而且还总有人在钓鱼,所以产出就不能指望了。
而泰卢河不一样,泰卢河的河面虽然不是很宽,但是架不住它长啊,等到水坝一修,河水就会往上涨,而河水涨上来之后,自然就会增大流域面积,养鱼的场地就会很充足了。
他把这件事情跟丹尼丝说了,丹尼丝脸色有些奇怪,不是高兴也不是不高兴,但是看起来有些别扭。
“怎么了?担心吗?”
林全问了一句,丹尼丝摇了摇头,说道:“倒也不是担心,只是你这个事情做的亏了,咱们农场之前建立的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都快投入使用了,再加上搞养殖带来的沼气发电,电是足够用了,如果是怕断电的话,大不了把发的电储存起来,多余的并入电网,这样的话就算是停电了,我们也能对付的,而这个水电站投资大,见效慢,等到建成了,我们到时候的发展重心未必会在这边。”
林全仔细想一想,发现丹尼丝说的也对,他们农场发展势头迅猛,而沙漠的潜力虽然很大,但是限制也很大,现在自然环境的限制对于林全来说不算是很大了,他有强大的金手指,只要沙漠里面有了水,那都是可以变成绿洲的,但是在非洲这一块当一个沙漠绿化工,想一下还是很吃亏的,为啥啊?
而将来他们的工作重心绝对是要转移的,具体转移到什么地方,林全暂时还不好说,但是他的这个金手指,却很适合去沙漠地区开发,而目前世界上有能力开发治理沙漠的国家不多,中国算一个,美国算一个,还有中东好些个又小又有钱的石油土豪国家。
这些国家都是有很大前景的地区,对于中国而言,西北地区的沙漠开垦治理意义并不是很大,喜马拉雅山脉堵住了印度洋季风的流入,使得湿润的空气进不了,再加上这边的人口流失的太快,整个胡焕庸线以西只有不到一亿人口,约占全国8左右,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西部人口流失的速度越来越快。
甚至不要说是西部了,中部的人口流失的也非常快,以前第一人口大省荷兰,现在都已经跌破了一亿人口的大关了,而作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广东的门口却接近1.1亿人口,其中新增加的,大部分都是外地人口。
沿海地区拥有更加便利的交通,海运的优势在于其价格便宜且运载量大,一艘大型货轮可以轻轻松松拉个十几万甚至是几十万吨的货物,而同样的货物,使用陆路运输,那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