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5章 张帆说书(1/2)
张帆把醒木一拍,开口先念定场诗:
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
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
然后说正文:话说大汉文宗皇帝后元年间,冀州东乡郡清河县中,有一个fēng_liú子弟,生得状貌魁梧,性情潇洒,饶有几贯家资,年纪二十六七。这人复姓西门,单讳一个庆字。他父亲西门达,原走川广贩药材,就在这清河县前开着一个大大的生药铺。现住着门面五间到底七进的房子。家中呼奴使婢,骡马成群,虽算不得十分富贵,却也是清河县中一个殷实的人家……
“卧槽,一言不合就发车了!”
“突如其来的骚,闪了我的腰。”
“sè_qíng主播,我报警了。”
“一大波超管正在路上,请主播珍惜自己的直播间。”
“金莲你在吗?我是西门大官人……”
“西门大官人你在吗?我是王婆……”
“嫂嫂你在吗?我是武松……”
……
原来张帆说的不是别的段子,正是“四大奇书”之首《金瓶梅》,在选择段子的时候,张帆首先想到的是《三国传》,考虑到这是山寨,可能《水浒传》带入感会比较好,然后就想到了《金瓶梅》,《水浒传》他们喜不喜欢很难说,但是《金瓶梅》一定符合他们的口味,事实也的确如此,看这群山贼一个个听得是津津有味,抓耳挠腮,两眼放光。
张帆从第一回《西门庆热结十兄弟,武二郎冷遇亲哥嫂》一直说到第四回《赴巫山潘氏欢幽,闹茶坊郓哥义愤》,喝了三壶茶水,嗓子又干又涩,只能罢演: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啪!”醒木落下。
众人不依不饶,都是爆脾气,一个个吹胡子瞪眼的:
“不行,快说!”
“去你娘的下回,赶紧说。”
“你妹,听得真高兴呢!扯什么下回……”
……
张帆只能向孔涧西求情:“大当家的,咳咳……嗓子……太难受了,咳咳……容我歇息一晚,咳……否则明天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了,怎么再给各位接着说啊?”
孔涧西也不是混人,沉吟了一下大声问:“诸位兄弟,张先生说书说的怎么样?”
“好!”
“那要不要把他留下来?”
“要!”
孔涧西摆摆手说:“好,既然如此,那我正式宣布,张帆打今日起加入我们黄龙寨,从此以后就是自家兄弟,至于说书,以后有的是机会听,张小兄弟远道而来也累了,今晚先好好休息,明天我摆酒给他接风洗尘,到时候大家听他说个痛快,你们说,好不好?”
“好!”
孔涧西招招手,一个尖嘴猴腮的小个子冲他点头哈腰的问:“大当家的,您吩咐。”
“嗯,你去南面第三间屋子腾出来给张帆兄弟住下,吃的用的都要好的,你给我办的妥妥的,放机灵点,明白吗?”
“得令,您放心吧!张先生,来,这边请……”
张帆冲孔涧西和魏勇拱了拱手,孔涧西微微颔首,魏勇冷哼一声,别过脸去,张帆在心里默念了一万声“草泥马”,跟着小个子走了。
小个子一边领着张帆往前走,一面和张帆搭话:
“张先生,您说书说的真好!我真愿意听您说书。。”
“呵呵,你过奖了!不用这么客气,现在大家都是兄弟,叫我名字就可以了。”
“哟,那可不敢,你是文化人,我大字不识一个的泥腿子,那敢和您称兄道弟啊!我打小就羡慕你们这些文化人。”
张帆知道,这话倒不一定全是恭维,古代可没有义务教育,一般人家可读不起书,据史学家统计,明朝中叶约有一亿人口,识字人口不足百万,就别提这更落后混乱的东汉末年了,知识分子本来就地位尊崇。
张帆赶紧岔开话题:“还不知你怎么称呼?何时落草于此?”
小个子抓了抓后脑勺,羞愧难当:“唉呀,都忘了报我的名字了,我大名候三宝,不过他们都叫我小三儿,我出生就在这儿。”
“小三儿?”张帆忍俊不禁,“哈哈哈,那我就叫你三宝吧!”
“行,随便吧!”候三宝看着憋不住笑得张帆,有些莫名其妙:
“张先生,我这名字可有不妥?为何发笑?”
“喔……没事儿,只是想起了故乡的……咳……朋友,她小名和你一样呢!”
“喔,原来如此,不过民间叫大郎,小二,小三,小四……比比皆是,倒也不足为奇。”
“嗯。”张帆不可置否。
张帆没有看到,在他出门之后,一个孔涧西的心腹走到他跟前小声说:
“大哥,这小子来路不明,而且他一介书生,却甘心落草为寇,颇为奇怪啊?咋们不可不防啊?”
孔涧西点点头:“高远,这事就交给你了,你去好好摸清这小子的底细,找几个机灵点的兄弟昼夜不停的盯着他,一有情况,立刻向我汇报,切记不可轻举妄动,扑风捉影,明白吗?”
高远点点头,像幽灵一样隐藏于黑暗中,一双眸子闪闪发光,不知道在盘算什么……
……
这间屋子和山寨其他屋子有些不同,一般屋子都是靠墙一张破床,地上摆着锅碗瓢盆一类。这间明显是升级版,中间摆着茶几,方桌子,两边各一把木椅子,铜镜置在木制的架子上,书桌上还摆着文房四宝。床上的棉被都是好料子,木床的雕花也挺精致。<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