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水灾(三)(1/2)
原来卢成平在苏州府费尽心机,托了不少关系,才终于买到了600余石粮食,但买到粮食之后,却雇不到运送庐州的船只,因为现在整个苏州府都己知道,安徽发生水灾,庐州是重灾区,这一路上江面风急浪大,行船可不是一件容易事情,因此在这个时候,自然是谁都不愿接这一单生意。
而就在卢成平束手无策的时候,有一个粮食商人来找卢成平,告诉他上海有一支船队要去庐州府,可以在镇江停靠,带上他的粮食一起走,而且还不要路费。
卢成平跟随卢成祥多年,当然知道不少时事,现在上海可不是清廷管辖的地方,而是华东**的治下。因此在清廷的官场,华东**是一个忌禁的话题,就算是要和华东**打交道,也会让商人来做中间人,决不会亲自出面和华东**扯上什么关系。
如果是在平时,卢成平当然是不会和这个船队有什么联系,但现在实在是雇不到船,而且他也清楚,庐州府那边正在等着自己将粮食运回去赈济灾民,自己可是拖不起,因此在这个时候,也只能找这支船队来运了。
不过等卢成平将粮食却装上船之后,才发现这支船队竞然有十几艘,而且大部份伪船上都装着火炮,看起来像是兵舰一样,而船上的人全是一色的灰蓝花彩军装,显然都士兵,这支船队竟然是一支舰队。卢成平心里也不禁后悔不跌,早知是舰队,那自己说什么也不会上船的,因为丘八们可不是讲道理的人,自己这600多石粮食只怕是羊入虎口,连骨头都不会剩几根了,恐怕连自己这条命都保不住了。
但现在粮食己经装了船,舰队也出发,因此后悔也晚了,卢成平这时也只能硬着头皮,听天由命。不过在船上处了一段时间,卢成平发现士兵们对他还比较客气,没有清廷军队那种骄横无礼的样子,于卢成平和几个士兵攀谈起来,其实是有心向士兵套一套话,好确定自己的结局。
士兵们对卢成平到也没有什么隐瞒,直接告诉卢成平,他们就是华东**的人民军,这次是特意去安徽救济灾民,因为得知卢成平是给庐州府送赈灾的粮食,因此愿意带卢成平一程。
听完了士兵的讲说之后,卢成平的心里且喜且忧,喜的是听这个说法,这支军队是不打算要自己的粮食,而且还可以将自己送到庐州,那么自己不仅是保住了命,还完成了买粮食的任务;而忧的是人民军打着救灾的名议进入安徽省,这是什么用意,恐怕是来者不善啊。
只是这件事情可不是卢成平能够管的,甚致连卢成祥都管不了,现在只要是能把粮食平安的送到合肥就行了,因此卢成平也就没有理会,就在船上耐心的等待着到达庐州。
虽然是逆流而行,但毕竟都是由机器驱动的,因此舰队的航行速度依然很快,不过在途中又分出了2支舰队离开,最终只剩下3大2小5艘船。好在是卢成平购买的粮食都在这3艘大船上,因此卢成平到也还不并慌。而船队在芜湖附近驶离了长江,进入裕溪河。
裕溪河古称濡须水,是巢湖最早的连通长江的河道,于是船队沿裕溪河行驶,进入巢湖,又经由巢湖进入淝水,最终在合肥城东停泊,将卢成平的粮食卸下船,然后船队继续出发,沿着淝水逆游而进。而下船之后,卢成平命从人看好粮食,赶忙进城给卢成祥报信。
而听完了卢成平的讲说之后,卢成祥赶忙命人组织车马,去城外拉运粮食。只是虽然了却了一件大事,但却又新添了一个更大的麻烦,卢成祥当然知道人民军进入安徽,甚致是进入到庐州府境内意味着什么,恐怕是绝不仅仅是为救灾而来吧。
其他人在这时也陷入沉思中,显然都在消化这个惊人的消息,因为谁都知道,华东**在年初的时候就己经公开宣布过,要推翻清廷,建立新朝,而在这个时候,却派遣军舰军队进入安徽,因此打死也不会相信是为了救灾而来,要是说成趁你病,要你命,利用安徽、江苏等省受灾之际,趁虚而入,反到是更为可信一些。
等了一会儿,卢成祥才道:“各位以为当如何呢?”
这时陈与正道:“大人,依下官之见,此事关系重大,不可迟疑,应该立刻通报给巡抚衙门,请巡抚定夺才是。”
卢成祥皱了皱眉,道:“现在就通报巡抚衙门,是否太早了一点,华东**的船队在何处尚未可知?也许他们又回去了也说不定。”
宋昌辉道:“大人说得是,下官之见,还是先派人在附近查访,等发现了华东**船队,看他们意何为之后再作商议,如今还是以救灾为重,不可节外生枝啊。”
卢成祥点了点头,道:“言之有理。”
常清德道:“东翁,即然有新粮到了,明天是否多用一些米熬粥,以安人心啊!”
卢成祥想了一想,道:“好,就依前几日的标准,这600石粮也只能暂解燃眉之急,因此也不可乱用。另外守城之事也不可大意,绝不可让灾民进城来。” 众人见卢成祥这样说了,也就不在说什么,于是纷纷起身告辞离去。
第二天,在合肥城外的官府开设的粥棚施粥的质量大增,虽然还达不到正常的可以粥中立筷的标准,但一碗粥里总算是大半是米粒,因此这几天以来,由于施的粥太稀而颇有怨气的灾民们也稍稍平复了一点。而卢成祥的心里也安定了不少。
不过就在两天以后,卢成祥的心情又遭了,因为他收到消息,人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