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我的巴伐利亚(十一)(1/2)
李奇就是要用一件又一件必然会发生但是又还没有发生的事情,用它们来坐实自己“预言家”的身份。
当然,对于李奇来说,他知道自己就真的是一个预言家,但是现在都什么年代了,除非是宗~教狂人或是疯子,不然只会被人当做是超远目光和睿智的一种体现。
所以吧,任何人,只要不是一无所知,穿越之后必然是会有天大的优势,差别就是有没有适当的环境或身份去干一些忒牛逼的事情。
自由军团和党人武装力量的交火一直都在持续,城市里面开始布满了沙包的壁垒,双方会在街道上和建筑物中,没完没了地互相射击或是冲锋,为了任何的一个街头展开争夺。
社会党人只有极少数从军队退役的士兵加入进去,大部分是工人和农民,他们的军事素养不能说为零,但是与自由军团全部是在西线蹲过坑和在东线打过移动战的人来说,基本上就是一场一开始就不是处在公平线上的战斗。
在各种口号的呐喊中,死亡伴随其中。社会党人的优势不在战争上面,他们对于鼓动和煽动比较擅长,那些被美好未来许诺吸引而去的人,他们并没有迎来所谓的好日子,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或是防御中大部分成了逐渐冰冷的尸体。
战争之中,谁最是容易受到伤害的群体?毫无疑问会是平民。尤其是城市的巷战,平民最为容易遭到伤害,但有些平民无辜,一些平民则未必是无辜了。
都说战争最容易受到伤害的是平民,但很多时候其实是咎由自取,像是发生在巴伐利亚的战斗,要是没有平民支持那些党人或是其它武装,任是谁说得口吐莲花,拥有战斗力的不过是一张嘴。
历史上自己推动国家走向战争的平民并不少,像是德三和日本,在那些战争之中,只有少数的一些平民才是无辜的受害者,其余要么是站在街道两旁欢呼呐喊着送军队踏上前线,就是在后方省吃俭用努力生产军工支持战争的平民。
世界总是那么的残酷和诡异,李奇绝对不希望成为开战前,乃至于是开战后获得平民爱戴,等失败了被拿出当抹布的那个人。
李奇一开始就发表了重要的公开讲话,利用巴伐利亚成熟的广播系统告诉人们,请不要尝试去支持政府认定的反叛军,他们对那些人多一分支持,己身就会受到多一分的伤害,为那些不是正义的行为买单,是不理智的行为。
没错,李奇是站在了道德和正义的制高点,因为现在德意志的唯一合法政府只有魏玛政府。然后,魏玛政府已经将在与自由军团交战的那些党人武装定义为叛国贼、国外武装力量,一再呼吁和警告作为一名真正的德意志人,不应该去支持将要分裂国家的势力。
魏玛政府不断喊话的同时,政府官员再一次找到了军队的统帅,要求军队南下平叛。那些统帅给予的回复仍然是拒绝,他们告诉政府官员,军队正在分裂,军队正在遭到战胜国的限制,军队也缺乏经费,无法进行任何一次的战斗。
理所当然的,军队是在分裂,那是以埃里希.冯.法金汉为首和保罗.冯.兴登堡为首的两批人,他们在战败书签署之后就一直势如水火,只差互相调动军队火拼。
其实说白了,依然还是西线派和东线派的军事集团在角斗,差别就是以前没有撕破脸,现在是明明白白的撕破脸了。
埃里希.冯.法金汉的一派,他们指责保罗.冯.兴登堡的一派拿着皇室的薪水却在干颠覆皇室家族的勾当。更指责保罗.冯.兴登堡的那一派系一直在拖国家后腿,是保罗.冯.兴登堡在战争的最后阶段故意制定没有成功希望的战争计划,然后指挥军队的时候又故意不攻破敌军防线,只是让士兵一再送死。
保罗.冯.兴登堡一派当然也在指责埃里希.冯.法金汉一派,本来他们还能拿埃里希.冯.法金汉一派没有获得凡尔登战役胜利,没有拿下巴黎什么的,一系列的事情来做文章。偏偏“这一次”埃里希.冯.法金汉的一派取得了凡尔登战役的胜利,不但拿下了巴黎,还将协约国联军逼到了西北角。
所以,保罗.冯.兴登堡一派能指责埃里希.冯.法金汉一派的事情真的不多,只好抓着埃里希.冯.法金汉一派故意让战争的进程拖慢,导致国内物资出现匮乏,最终才使得国家陷入动荡导致战败的事情在狂喷。
国家战败了,国家陷入动荡,军队的领导者却是在忙着互相撕咬,没有任何一点能够比这个更加能够承托出一个国家的悲哀了。
弗里德里希.艾伯特无法寄望于军队,他带着万分的不情愿,只能稍微远离正在内讧的军队,想着怎么能够处理这个即将变得支离破碎的国家。
“我们处在一个幸运和不幸交织的时代,现在我们已经只能尽力地去维护国家的尊严了。”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对支持自己的人说:“对于我们(政府)来说,唯一的遮羞布是,南方至少还有人愿意服从我们的领导,去和那些正在分裂国家的叛军进行作战。”
愿意服从魏玛政府的人?说的不就是李奇那些站出来与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开片”的人嘛!他们这些人虽然是带着一些目的,但在这个年代谁没有带着一些目标在做事?
“是真的,领袖说的是真的!”库尔特.蔡茨勒获得了一些消息,他显得失魂落魄,对赫尔曼.戈林说:“协约国真的会进入德意志本土,他们也的确进入了!”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