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钟爱之国》

530小说网(530book.com)

首页 >> 钟爱之国 () >> 第12章 莫有通存通兑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530book.com/75124/

第12章 莫有通存通兑(2/2)

家人都在这个厂里。全家失业的痛苦,远远不是电视里那点经济数据可以表达出来的。

上一世,叶芦伟同村的一家就是这种情况。全家失业,那点安置费买米都不够,因为是“农转非”了的,又没有了土地。

儿女年轻不好意思出去要饭,全靠年过半百的爸妈,半下午去街上捡烂菜叶回来生活。满红玉外表坚强,实则内心柔软,见不得人家受苦,瞒着全家帮衬了那家人不少粮食。

后来叶依衣发现了,还跟老妈大吵了一场。那时候叶依衣大约十七八岁,正是女孩子花钱变得厉害的高中时代,满红玉送出去的粮食,在她眼里足够换好几件“港货”衣服了。

王胖子两年多来,托着销售经理姐夫的福,在蜀川转悠了个遍,尝尽计划经济余韵的苦尾。

姐夫主管销售,长年在广周推销丝绸成品。现在这个时间,还没有开始直接出售生丝给日本和韩国,大约要到明后年,各级机构完全消化了南巡的精神,才真正会放开对私营经济的管制。

像王胖子这种先富起来的,会第一时间建立剿丝厂,大力收购蚕茧剿丝,然后把生丝“高价”卖给日韩,给瓦片国丝绸产业的极速垮塌贡献微薄之力。

国营丝绸产业离开了盘剥蚕农的浮利,加上管理层糜烂到无可救药,被私人企业两年之内就完全击垮,五年之内整个瓦片国的丝绸产业,完全沦为日韩的生丝生产地。

到了那时候,国际蚕茧价居然会被人家打压到每公斤五十元左右,远比现在的价格还低,真是丧尽天良啊。

而国内丝绸业全面坍塌后,连几千年传下来的什么蜀锦苏绣所需要的丝绸,都要靠进口,三千年基业被人打脸打得肿成冬瓜,把老祖宗的脸丢得干干净净,死了只好烧成灰,封印在水泥盒子里,根本不敢埋土地下去见列祖列宗。

可惜的是,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没有人认识到这个问题。

现在正处在追求外资的阶段,很快就会进入基础工业重复扩张,再后来就是圈地等等。为了所谓的外汇,如果不是lún_lǐ水平还没败光,可能女人都会被送去换汇。

最近这两年,国营丝绸厂还能靠地方行政手段,控制采购血汗蚕茧。等打工潮开始蔓延,信息传播更加快速广阔后,嘉陵江畔的传统种桑养蚕收益太低,会逐渐被放弃,然后桑蚕业向更穷更闭塞的地区转移。

一直到叶芦伟穿越过来前,在金沙江河谷一带,桑蚕业还是当地农民的经济支柱,不过早已沦为日韩的廉价原料基地,以那时的物价水平,蚕茧才三十多元每公斤。

叶芦伟自己家是多年的养蚕户,后世多有关注这个产业的情况,知道这两年是投机倒把的最后机会,所以才想起利用这个窗口期挣点小钱。

更重要的是他想试试这里的历史,与前世有什么不同没有。如果不同,他也趁早放下对未来的期望,安静地做一个荣华富贵的穿越美男子。如果相同,那他就什么都不需要做,安静地等着自己未来二十年历史重播就可以了。

王胖子跟叶芦伟推心至腹,叶芦伟从他的言语中,分析这个胖子是有心要做大做强的,追求原料的脚步可能不会停下来。仔细想了想后世的桑蚕养殖路线图,觉得可以给王胖子一点点指点,当然不会是现在。

拿了人家五千块钱,叶芦伟给王胖子留下一个龙光镇税务所值班电话,说有事可以打过去找杜有志转给他。

杜有志当然就是杜飞的副所长爸爸,杜飞呢,就是那个杜一闷。何二流当然更可靠些,不过何二流那个电话哪怕有领导打招呼,正式安装好,最快都大约在冬季了。

钱是英雄胆,叶芦伟再也无法忍受货车和这时代的长途公共汽车。直接包了那胆子明显也不小的中巴车回家。

路过观音庙镇时,司机拐到汽车站,进去找人报了个修车,停了自己车子的班次,转身拉着叶芦伟三人飞奔而去。

.m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状态提示: 第12章 莫有通存通兑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