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名正而言顺(2/3)
龙椅上的永历却直接将在场的数人尽数吓了一跳。“朕,说的是晋王!”
“啊?”
听到这话,李定国当即便是一愣,继而便向永历试探道:“陛下?”
“这事情爱卿已经帮不到朕了,还是有朕亲自来解决吧。”
“可是……”
眼见着李定国对此显得还有些迟疑,永历当即便站了起来,厉声喝道:“晋王是要看着朕哭出来吗?!”
泪水已然是喷薄而出,看到这一幕,李定国连忙拜倒在地,口称不敢,继而退出了大殿。与此同时,那个太监也被永历挥退,大殿上剩下的也只有坐在龙椅上的永历和站在大殿中的张俊这二人而已。
空荡荡的大殿中,昏暗而沉寂,如此空间之中,有的无非是至尊位上的掩面而泣。良久之后,哭泣声渐渐的消退了下来,始终低头看着地砖的张俊听见永历整理妆容的声音,才缓缓的抬起头来。
“朕没记错的话,玉牒和金牌的主人应该是永王,是也不是?”
永历出口相询,张俊抬手便是一礼,继而回道:“陛下圣明,正是烈皇四皇子。”
“他,现在在南京?”
“不,永王殿下如今在金华。”
君臣一问一答,永历也稍微松了口气。他们所说之人,不是别人,正是后世赫赫有名的朱三太子案的男一号,崇祯皇帝的第四子朱慈。
甲申之变,朱慈为李自成俘获,待到李自成兵败一片石,逃离北京时也带着他一同逃亡。结果等到李自成再次失败,朱慈流落民间,为一王姓乡绅收留,改名为王士元。
五年后,王姓乡绅病故,王家不敢再收留其人,朱慈就再度流落民间,后来干脆到了江南当起了和尚,直到余姚的一个胡姓乡绅发现其人气质不凡且满腹诗书,劝其入赘家中,这段流亡的生活才算是暂且告一段落。
历史上,朱慈身处满清对明朝宗室大杀特杀的时代,却做不到谨言慎行,几次泄露身份,最后在七十五岁高龄时被康熙凌迟处死,全家上下不是自杀就是被处斩,没有一个能够幸免的。
朱慈入赘余姚胡家之时,陈文才刚刚在浙西站稳了脚跟,正在面对着洪承畴的巨大威胁。接下来,陈文击败洪承畴,迅速崛起,很快就想起了这位朱三太子好像是入赘在绍兴,便派了张俊去亲自找寻,总算是不负所望。
然而,这位朱三太子也不是一个闲的住的人物,随着陈文的实力越来越强,始终在张俊的监视之下的朱慈冒出了公开身份的打算,结果与他的岳父商议时被派到胡家的情报人员发觉,从而才被张俊上报给陈文,以及接下来陈文派张俊将胡家一家人软禁了起来的事情,而监察司特科的监控名单中的三号人物,就是这位实为皇四子的“朱三太子”。
如今的朱慈不过是一个无拳无勇,被监察司特科软禁的人物而已,但是对于永历来说,他却是这世上最为可怕的存在,因为他的身份代表的不是别的,正是永历作为天子的根本正统性!
所谓正统,先是父死子继,而后才能轮到兄终弟及。明朝丢了北京时的皇帝是崇祯,几个儿子不是死了就是失踪。接下来的南明,弘光比之潞王更具正统性乃是因为他是崇祯的堂兄,虽然轮不上兄终弟及,但是也更没有侄子传位给堂叔的道理,后来的伪太子案,也同样是由此才有了爆发的法理依据。
至于在后面的鲁王、隆武、绍武,正统性就更加单薄了,因为福藩、潞藩和桂藩起码还与崇祯有着共同的祖先万历,而他们则是要往朱元璋那上面数了。
血统如斯,永历即位比之鲁王和绍武就更要具有正统性,也最具崇祯之后的天下共主的资格。可是这份最具正统性的前提却是崇祯绝嗣,否则兄终弟及就要让位给父死子继。由此,朱慈的突然出现,对于永历来说自然是最为难以接受的事情了。
陈文此举,无非是要告诉永历,他自始至终都是有着掀翻牌桌的资本和权利,而且还是名正言顺的如此行事。作为天子,永历连反驳的权利也没有,世人也更不可能为了他这么一个崇祯的堂弟去否认崇祯的儿子的正统性。
陈文是为了顾全抗清大局,还是为了将其留在最后作为杀手锏,永历不得而知,但是这份耐心,却是让他不得不甘拜下风的。
“朕的这位侄子,还好吗?”
“回禀陛下,永王殿下如今吃得好,睡得着,如今妻室子嗣皆有,就是老想去南京拜见我家大王。”
张俊的话,摆明了就是在威胁永历,然而西南分崩离析的今天,大势如此,再加上他的性子,也说不出丝毫反驳的言语出来。
大殿中沉寂了片刻,永历叹了口气,才对张俊问道:“齐王殿下要朕做什么,可以给朕什么?”
君臣之义不复存在,永历能够为一家人做的无非是**裸的交易,仅此而已。龙椅上,天子的颓废,传统的教育让张俊的心中油然而起了一丝愧疚之情,但是一旦联想到陈文,那个他发誓效忠的主帅,这等愧疚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剩下的也无非就是**裸的交易而已了。
“监国!”
这两个字听在耳中,永历当即就明白了陈文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如今的陈文,于江南半壁已经是无冕之王,权利遍布东南,西南明军的解体,最后的受益者也绝对会是其人,至少光是永历听闻的,就已经有好几家藩镇准备,甚至已经向陈文表明了要改换门庭的心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