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综武侠(完)(4/5)
何如何,这金军竟然就直接兵临汴京城外的了。怎么回事?
白明上门,讲了各种原委。
很简单,不外乎“内斗”二字。
对这时代的朝堂大官们来讲,他们可没有什么节操和国土不可丧的概念。
为了搞掉自己的政敌,为了给自己的高官厚禄优渥生活添砖加瓦,为了让自己的子嗣们各个都有官可做,各个儿子都能让自己的孙子和外孙们有官做,为了让自己的女儿们带着能在夫家挺得齐腰的嫁妆,为了让自己的孙女和外孙女不用为了自己的嫁妆,要从四岁开始就和母亲一起做各种手工活来一点点攒起嫁妆,他们必须要搞到钱。
所以他们选择和金国交换情报,出卖自己朝堂的军队的行军路线,让主战派失利,用些没用的地方和一场败仗换来了朝堂上的巨大话语权,还有什么比这些更合算的买卖吗?他们当然认为这是很合算的。
又不是他们第一个干这种事情。
干这事情的人多了。
出卖国土换取政治资本,甚至是向敌国借兵去攻打国内的那些妄图动摇国家社稷的农民起义。
那些官员们是无法理解,为什么那些应该随便剥削,理当缴税的泥腿子们要造反。这个国家的农民若非真的无路可走,是绝不会做出造反这等事情的。
活不下去的农民们是不会理解为什么《红楼梦》里头的贾府会倒的。
他们更是不会理解,这些天天吃素的大小姐们是怎么一个月吃到几百两银子的。大小姐们用着那些胭脂水粉时,完全无法理解就是这么区区一盒胭脂的售价,就能让一家农人们好好活上一整年。
这些农民们,他们更是无法接受,自己的邻人因为带着地投奔到了有功名在身的人的身上,那么就可以不用负担税赋,而自己要负担他们的那一部分赋税,还要负担自己那有做官亲戚的白丁邻居们的赋税。
国家收不到足够的税,只能再加税,这税还是这些无门无路的农民们的。他们债台高筑,不得不卖儿卖女,不得不卖身为奴。有时候,被他们卖掉的孩子很可能是家里最有可能活下来的那一个人。人间惨剧不过如是。
知道这种人间惨剧,王安石便想要变法。
土改政策触动了阶级的利益,所以他j□j掉了。写出《资治通鉴》的司马光,也不过是个为了政治立场而可以轻易搞掉自己政敌的家伙。就算他明知道王安石的做法,是真正在为这个国家好,他也照样做了他所做的事情。
世上搞变法的人没有一个好下场,从商鞅开始,这就成了某种理所当然的附带诅咒。
可比起搞变法的人身死族灭,更惨的是亲眼见到自己所推崇的变法被一条条的废止。最起码前者在死前,尚且知道自己的变法会成功。
林葳蕤要做的,就是在满城官员与皇帝一起被金兵掳去了后,揭竿而起。
没得清君侧,哦,那就为了驱逐金兵而起义吧。
我这是义军。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反正这不是林葳蕤第一次干这种事情。
况且,她说的确实是实话。
谁说不是?
她确实是在打金兵,不过打着打着,就拢了一堆活不下去的农民成了士兵。
然后,她这仗打了十三年。
在宋朝一退再退之时,她将那句明朝的祖训让人传遍了天下。
与割地赔款年年岁岁上贡,又将公主皇后妃嫔和各官员的妻子女儿们统统献给金军,但求保下性命的皇帝和官员们相比,血还不曾冷的文人豪客们更中意林葳蕤的口号。
她逼着南宋朝堂的皇帝做出选择。
他若是承认这话,那就好,她给这皇帝打工,不用你掏一毛钱,我自给自足,我给自己打工去。
若是你不承认……那我保证不出一个月,你就得在天下文人的心中丧尽了形象。
哦,正统……?
赵匡胤算个什么路子正统的皇帝?
汉朝这么正统的王朝的开国皇帝,也是个草莽出生的流氓头子呢。
你说女人何以为帝?
等一下,我什么时候说过我要当皇帝了。
“为国为民而战,何须身外之名?”
林葳蕤很淡定很谦虚,她压根就不稀罕宋朝给她的官,她更不喜欢人家宋朝送上来的结亲的宗室子弟。
滚你丫的。
顾惜朝等送走了那上门来求亲的侍者,回去就捶桌大笑。
看到自己的大师姐林葳蕤的脸上露出那种尴尬的神色实在是太有趣了。
这么罕见的表情他一定要好好的回忆回忆。
改名叫做白愁飞的白将军则是看着继续看着军图,心中默默规划着下一步该怎么去。
林葳蕤打下了地方,留下了大批带着没用反而是拖累的人手,再留下了自己队伍里的军官。
她干的事情基本上都是,打下来一片地,接着是打大户,分土地。
手上有了地的人,为了保护属于自己的财产,会迸发出惊人而又可怕的潜能。
在这个农本位的时代里,土地是比什么都要好的财产。
林葳蕤所注意的,是别的。
她要搞工业革命。
在这十年里她已经搞出了纺织厂。
她雇了大批的女工们到她建的纺织厂里干活。
然后下了死令,所有的孩子,无分男女,必须要上学。所有人必须要认识了两千个大字才能决定不再继续念书。
不收你钱,但是你必须念书。
谁瞒着不
第4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