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隆科多贬官忧罪谴 廉亲王晤对侃治术(1)(1/3)
允赶到书房门口,正听里边金自鸣钟沙沙一阵响动,接着钟摆晃动着连撞十二声,隔玻璃向里看,一个五十多岁花白胡须的老人一手端杯子,正侧着身子眯眼看着琅插架的书架。允让苏奴开了门,一步跨进去,微笑道:“舅舅安好?”苏奴就地打个千儿,旋即起身道:“给舅爷请安了!”
“我是夜猫进宅无事不来。如今只有隆科多,哪来什么‘舅舅’、‘舅爷’!”隆科多把抽了一半的书送回书架,转过脸来。此时离得近,允才看出他脸上有些浮肿,连额头的皱纹都有点发亮,手脚动作间也显得迟缓。允笑着吩咐侍候在门口的家人:“给隆大人送一碗参汤。”将手一让请隆科多坐了,说道:“苏奴也坐——舅舅,你心里有气,这我知道。万岁前次一旨查看你家产,你送来十万银票让我收存,我悄悄给你退了回去,是为这个不是?舅舅为亏空的事,当今万岁登极这几年,在野的在朝的官员抄了上千家,他生就的一个‘抄家皇帝’嘛。十四爷都抄了,我这里更是他早就瞄准的地方,有什么安全可言?我替舅舅想的要周全得多——”
允说着,探身向书架上取下一部《左传》,翻了翻,抽出一张笺儿递给隆科多,诚挚地说道:“这是我在顺义置下的一处庄子,十三万本银。抄家只抄浮财产业,不抄祖业祠堂田地,我把日期向前提了十年,你留着备个万一。舅舅,我不是那种过河拆桥无情无义的人。这一条你尽管放心。”
“八爷,这事情不大,可见你的心田。”隆科多接过纸略看了一眼便收了怀里。他的神情有些憔悴,“我心里悬着的是那份玉牒。我去皇史呀瑁是打过收条的。现在只是抄检了我的家,家私都还在宅子里封着没有没收。我现在情形八爷有什么不清楚的?说关就关起来,说杀也只一道旨意——连出门拜客都在这种时分!玉牒是弘时借去了的,我刚刚去三贝勒府见过他,说是八爷借看。三爷也说不安全,请八爷赏还了老奴才,不然,内务府追究起来连累面就大了。”
允看着这位曾经煊赫一时炙手可热的“天字一号”枢臣,不到半年光景隆科多仿佛老了十岁,原来棱角分明的黑红方脸变得皮肉松弛毫无生气,声音凄楚惨怛,丝丝散乱的白发在灯下颤抖。允的心不禁一沉,瞟了一眼苏奴沉吟不语。苏奴其实并不是允的近支侄儿,他的祖先其实是从太宗皇帝就分枝出去了的,到他父亲一代爵位递降,只封了个三等子爵,每年只是在光禄寺领一份六百两银子的年例,余外的收项一概没有,是个地道的闲散宗室子弟。但苏奴从小聪明伶俐,话不多却极善结交钻营,八岁上头进宗学读书,别人只是图个体面,甚至希图几两纸笔银子,苏奴却瞧准了这是结交权贵的机会。康熙皇帝的几个小儿子背不上书,他留替身罚跪,替写文章,帮着磨墨铺纸。/有时还悄悄弄些稗官进去给允允祜允祁这些“叔叔”们解闷儿,买些只值两个子儿的蝈蝈笼、泥人儿送给弘时弘旺这干金尊玉贵的近支皇孙。……既没误了读书也巴结得人人说他“晓事”。因此从宗学里肄业出来,允就要他到十贝子府帮办府务,又荐到礼部刑部帮允办差。允是最早封亲王的总理王大臣,一个票拟分发出来就又当了芜湖盐道,几个密保,康熙才知道爱新觉罗皇家宗室子弟里竟还出了一位能吏,超迁提拔为湖广巡抚。允出兵拉萨,从户部发去的粮食都霉变了,唯独湖广送去的当年新米,允战胜,独本以军功扎扎实实又保一本,又叙他祖上功劳,康熙皇帝又发到允处命礼部议功议叙,一个“贝子”稳稳当当封了下来,又赐为侍卫。因此这个不哼不哈的远支宗室门楣重光,同学的穷宗室背地里都叫他“闷猴”。隆科多说的“玉牒”,上面只有几句话,记载的是现今宝亲王弘历的生辰八字。这种东西当时是绝密文案,为防着有人行妖法或魇昧之术加害皇帝皇阿哥,历来在皇史蜒戏馑锢。三阿哥弘时不知要派什么用场,逼着隆科多弄权偷取出来,允从苏奴那里知道了这件事,又要“借阅”,不然就兜出来打钦命官司,弘时也只好俯就这位惹不起的八叔。
“八叔,”苏奴见允看自己,在杌子上一欠身说道,“这玉牒背也背得烂熟的了。老隆眼下这么个处境,留着确是没益处。不过——”他略一沉吟,脸上闪过一丝狡黠的笑容,“咱们是从弘时贝勒爷那儿‘借’来的,几头不对面这会子舅爷取了去,三爷向我们讨,又该怎么办?”隆科多忙道:“我的确刚从三爷那来,三爷不便亲自来,让我们八爷这悄悄取回去。这个玉牒八爷留着除了招惹是非,真的一点用处也没有……”允这才笑道:“舅舅急什么,我当然还你。”苏奴这才起身,在书架上寻出一本书,从套页子里抽出一份硬皮折子,黄绫封面周匝镶着一道金边,打开了,里边端楷写道:皇四阿哥弘历,于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寅时诞于雍亲王府(雍和宫)。王妃钮祜禄氏、年氏、丫头翠儿珠儿迎儿宝儿在场,稳婆刘卫氏。
这就是那份价值连城,干系几家王公大臣身家性命的“玉牒”了。苏奴却没有直接还给隆科多,吊胃口似的在他眼前晃了一下,双手呈给了允。
允看也没看一眼,顺手将玉牒撂在书案上,转脸对隆科多笑问道:“舅舅去阿尔泰与罗刹合议,几时启程?”隆科多一刻也不想在这是非之地多呆,恨不得立地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