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三章 佛儒之道 异曲而同(1/2)
听见晁文正一番话直指关键,姬英华眉头轻轻挑了起来,声音低沉说道:“师兄的意思是?”眼角闪出了一丝杀机。 。
晁文正却视而不见,突然转了话锋,继续说道:“太子身为储君,将来之国家首脑,是所有臣民未来‘精’神寄托所在。其首要之务在于凝聚人心,建立威望,及其当政之后,方能赢得众望,顺利执政。所以,太子须由一个能赢得大多数人心的皇子来担当。就现状来看,申生并不适合担任太子。”
“嗯?”姬英华听到这里,眼中的杀机不觉又消失了。
晁文正将姬英华神‘色’看在眼中,顿了一下,方才缓缓说道:“到底谁更适合做太子?瑶光公主一方自是倾向于现任太子申生,而朝廷内外各方势力肯定也有各自心属之人。师弟身为皇帝,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如何协调各方势力,使他们一致拥护未来的新太子。若师弟自做主张,冒然提出一个新太子人选来,必然引起各方势力疑虑,可能会引起朝局动‘荡’,更恐怕要为新太子将来即位埋下一些隐患。”
“这?”姬英华眼中闪过一丝疑‘惑’。抬头看了晁文正一眼,慢慢将目光转向天际,望着翻腾变幻的绚烂云海,沉思起来。晁文正也抬头远望,不再说话。
片刻之后,姬英华收回目光,看着晁文正,轻轻点头,说道:“师兄所言极是。我先前的决定有些草率了。”晁文正跟着说道:“关心则‘乱’。太子废立既是国事,更是师弟家事,师弟既是国君,又是父亲,国事与亲情‘交’错纷‘乱’,焉能不疑‘惑’?”顿了一下,又说道:“但我相信,以师弟之过人智慧,所作选择既能为国家择一良君,又能父慈子孝、兄弟友爱。”
“国事与亲情?只需重新择一子,便可使二者不必偏废!”姬英华听了此话,心中顿时一亮,暗道:“是呀,我怎么糊涂了?此事本来极其简单,我却是执‘迷’了。”心中一阵欣悦,冲着晁文正躬身一礼:“多谢师兄点醒我。”晁文正忙伸手相扶,说道:“无论为朝廷,还是为‘私’谊,晁文正都应知无不言。师弟多此一举。”
姬英华站直身体,深深地凝望晁文正一眼,忽然抬手打出一道金‘色’光罩,将二人封在其中。晁文正见此情景,却只是静静立着,丝毫不动声‘色’,似乎早有预料一样。
“上次在雁回山中,”姬英华眼中闪着亮光,下意识地压低了声音,“梦蝶化神飞仙而去,曾留下一条线索,让我去寻一个飞升仙界的秘法。我现在已经掌握了这条线索的一些情况,正设法完整地获得那秘法。若果真能得到飞升仙界秘法,我愿与师兄共同分享。”
“噢?”晁文正眉头急速抖了一下,终于变了神‘色’。心中不住翻涌:“那日在雁回山中,我见梦蝶公主临行前频频回头顾望师弟,便知道她定然留下了一些话,却不曾想事情如此重大。师弟若不是因为有求于我,恐怕不会在此时许下如此诺言。”当即拱手说道:“梦蝶公主所传之法必是仙家之秘。师弟如此慷慨,令文正不胜感‘激’。师弟但有差使,文正决不推辞。”
姬英华脸上现出一丝凝重,郑重说道:“现在大周王朝境内,佛寺僧尼泛滥,不仅使百姓劳费财物,还使得大量青壮劳力逃避劳役,滋养社会糜烂之风,并由此‘诱’发无数纠纷,更严重的是,百姓但知有佛,却不知敬畏官府。凡此种种,已泛滥成灾,使得我大周王朝面临一场前所未有之危机。为根除祸患,我决心在大周王朝境内颁布禁佛令。凡境内所有佛寺,一律由官府没收,寺中僧尼,不论老壮,一律还俗劳作,违令者格杀勿论;凡佛家典籍,一律焚毁,任何人不得收藏,违令者处死,并没收家产。相信此令一经颁布,不出三年,便可将大周王朝境内佛灾清除干净。”
“这?”晁文正听了,却紧紧皱起眉头,一时沉默不语。姬英华不觉一怔,略一顿,问道:“师兄以为禁佛令不妥吗?”晁文正只一沉默,抬头看着姬英华,没有直接回答,却反问道:“师弟以为儒家如何?”
“师兄为何有此一问?”见晁文正避而不答,却说起毫不相关的事情来,姬英华皱了一下眉头,盯着晁文正看。见对方笑而不语,略一沉思,说道:“儒家之士虽然满腹经纶,却因循守旧,是古而非今,不知因变化而革新;满口仁义道德,虽然文章光鲜,却耻于实践,并无切实可行制度,对于百姓而言只是口惠而无实利。不过,”说了儒家一通坏话,话锋一转又说道:“儒家尚礼,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正因为这一点,包括大周王朝在内,几乎所有王朝都奉儒家为百家之首,独尊儒术——至少在表面上如此。”
晁文正仔细听了,笑道:“儒家有这许多‘毛’病,可历代王朝却奉之为神圣,独尊儒术。为何?不为其它,只因为有用罢了。”姬英华听了,仿佛察觉到了什么,不觉又沉思起来。
晁文正接着说道:“儒家劝人尚礼,除了用孝道打动人心之外,其余全都是生硬说教。与儒家相比,佛家劝人向佛的手段可要高明了许多。佛家从人的七情六‘欲’着手,深入剖析喜、怒、哀、乐等‘性’状,直指人心,借以宣扬佛家荒诞学说,令愚民百姓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其为祸较儒家亦深百倍。然而,佛家却劝人忍受痛苦灾难,安于现状。此一点,却与儒家所宣扬礼制有异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