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回远方来信(1/3)
这日清早,皇甫永安皇甫永宁兄妹二人并排走进玉澄轩的书房,皇甫永宁笑着叫道:“爹,这么早就开始读书么?用早饭啦……”
回应皇甫永宁的是一声沉沉“嗯……”,皇甫永宁大为惊讶,她爹这是怎么了,一清早的就不高兴。
“爹,谁的信?”皇甫永安见自家爹爹手中拿着一纸薄薄的信笺,面沉似水眉头紧锁,赶紧上前相问。
皇甫敬德将手中的信笺放到桌上,沉沉问道:“永宁,可还记得吴大有么?”
皇甫永宁立刻应声回道:“当然记得,吴大有精明干练,作战极为勇猛,要不是中毒箭伤了肺气不得不退役返乡,这会儿累功也该升为牙将了。爹,是他给你写的信?我记得他是渤山郡人,三年前退役回家,他说家里有些产业,因此只领了安置银子,并没有领我们额外给的补贴,这三年来我们也没给他寄银钱。”
皇甫敬德点点头道:“对,就是渤山郡的吴大有,他家在渤山郡西海沿子边上,今儿一早收到吴大有的来信,信中说近日常有些矮子犯边,劫夺我沿海边民的家业。吴大有与矮子交了手,那些矮子人人使刀,刀法的路数有几分忽喇人的影子,着实凶悍的紧,吴大有打退了一队矮子,自己也受了伤,他特意来信提醒为父,小心西海沿子有变。”
“矮子?忽喇人?他们是什么人?是海匪么?从前没有听说过,忽喇离西海沿子好几千里地,难道有人逃到海外了?爹,您快说说,吴大有信里还说了什么?”皇甫永宁皱眉想了想,疑惑的问道。
皇甫敬德摇了摇头,他也不知道那些矮子是什么来历,与忽喇人又有什么关系。皇甫永安一直静静的听着,他沉思了好一阵才开口说道:“我想那吴大有说的可能是倭人。”
“倭人?倭人是什么人?”皇甫敬德父女齐声问道。
皇甫永安抓了抓头,边回想边说道:“我从前听外出游历的师兄说过,坐船出西海往东北方向行驶,莫约大半个月的时间,便能看到数座相隔不远的岛屿,那几座岛上的人个头矮小相貌丑陋性情凶残,好些出海的人在这些矮子手里吃过亏,所以没有船只愿意接近那几座岛屿,他们叫那几座岛为倭子岛,岛上的人被称为倭人。”
“嗯,与吴大有信中所说很是相符,永安,对于倭人你还知道什么?”皇甫敬德问道。
皇甫永安摇摇头道:“我也就知道这些了,爹,这些倭人很麻烦么?哦,听师兄说那几个岛都不很大,大约抵我们大陈的一两个郡吧,我想地方不大,人口应该也不会太多的。”
皇甫永宁轻哼道:“忽喇人口也不算很多,还不是……”
皇甫敬德点点头,他再明白女儿的意思不过了。
正在父子三人沉默之时,打从外面传来齐景焕的声音:“岳父大人,阿安,阿宁,你们都在这里么?”
“哦,焕儿来了,快进来。”皇甫敬德闻声立刻高声招呼,少顷,满面含笑的齐景焕快步走了进来。
“咦,你们这是怎么了?”齐景焕见岳父舅兄和他媳妇儿都神情凝重,不由惊讶的问道。
皇甫永宁率先开口,“阿焕,你知道矮子国的倭人么?”
“矮子国?哦,我想想……阿宁你说的是西海外的矮子国么?他们国中之人身高没有高过五尺的,所以被称为倭人。是他们么?”齐景焕想了想,反问道。
“对对,就是这个矮子国。焕儿,你知道,快仔细说说。”皇甫敬德一听自家女婿的口气,显然是对这矮子国很有了解,便拉他在自己身边坐下,急切的追问。
齐景焕点点头道:“相传七百年之前,有方士奉王命率三千童男童女乘大船出西海求长生不老的仙药,方士一去不返。有人说是遇了海难,也有人说方士求不到仙药不敢回来,便带着童男童女在海岛上自立一国,也不知是什么缘故,在那海岛上诞下的孩子都长不高,往来行船之人见了,便将之称为矮子国,国中之民也就被称为倭人。矮子国四海环海,岛上土地又很贫瘠,还有好几座会喷火的山,还时不时的闹地动,真不是个能住人的地方啊!”
“啊,世上还有这等险恶之地!那个方士怎么偏选了这样的地方立国?”皇甫永宁惊讶道。她原本以为朔北大漠已经很不适宜生存了,想不到还有矮子国这样的地方。
齐景焕笑道:“茫茫大海之上,能找到个落脚点已经是托天之幸,哪里还能挑肥捡瘦。我从前闲来无事,曾翻阅过石渠阁的《海国图志》,前唐之时,矮子国国王曾遣使团来朝,献上明珠百斛,求前唐君主下旨,令百姓与矮子国通婚。前唐富庶繁华,百姓家家丰衣足食,自然看不上瘦小干枯相貌丑陋的倭人,更不要说与倭人通婚,就得离开前唐前往矮子国居住。前唐君主也不会颁布这样的诏书,是以矮子国使团只能灰溜溜返程。”
“哼,真是恬不知耻!”皇甫永安轻哧一声,着实看不上这矮子国的行径。
皇甫敬德却是低叹一声,沉沉道:“这种行径固然可笑,却也可怜。想那矮子国的国主也是为了国中的百姓着想。”
皇甫永宁见齐景焕停了下来,立刻给他倒了杯茶,齐景焕喜不自胜的接过来,美滋滋的说了句:“多谢阿宁。”然后喝了一大口茶水,复又接着说了起来。
“若是那矮子国使团乖乖的回国倒也罢了,可那矮子国的使团进入渤山郡地界之后,便暗中掳劫前唐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