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六小林vs短笛3(1/2)
世界上不可能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但是任意的两个人又必定都“相似”——我们都会有眼睛,鼻子,嘴……,都能思考,动作……等等
同样的道理,世界上所有人的气都相似,但是任意两个人的气都不会完全相同。
相似的部分称为“共性”,而某个个体区别于其它个体的部分则称为“个性”或者“特性”。
“特性”是一种非常难以把握的东西,把握不好,就会产生非常不好的,乃至于有害的影响,比如让某某春去当文联主席,可想而知这个文联能拿得出什么样的作品。
但是反过来,如果能够切实地掌握“特性”,那么“特性”也会产生非常有利的影响,比如同样是这个某某春,他做喜剧演员的天赋就非同小可,如果能利用好这个“特性”,估计他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以让全国人民开怀大笑。
再打个比方,十个普通壮汉绝对不是十个有统一指挥的士兵的对手;这是因为普通人各有“个性”,很难把力量统一起来;而军队的训练会极大地抹消各人的“个性”,只保留作为士兵的“共性”,因而可以做到统一指挥,高效地发挥所有人的力量。训练越严格,“个性”抹消得越彻底,则这支军队的战斗力越高。
然而十个士兵却有可能打不过一个勇士,一个英雄,这就是“共性”敌不过能掌握的“个性”(智慧,勇气等等)了。
气的“共性”就是它们都是人潜藏的一种能量,而“个性”就是各人的气的波动。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所谓“无”的修炼其实就是极力压制气的“特性”(所以修炼完成时,气的波动会被压制得非常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不可消除),最大程度地利用气的能量“共性”。
而超越了“无”的境界“真”,就是指确实地了解并掌握了气的“特性”,很显然,到了这个境界以后,要着重利用的就不再是气的“共性”,而是“特性”。(也因此,气的“特性”——波动——不再需要特别压制,所以乐平才会感觉天津饭的气“这种波动特别适合他,恰到好处”)
限于作者的表达能力,可能大家看得莫名其妙。这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烧火做饭。
在修炼“无”之前,对气的使用,就好像用柴火灶煮饭,能量会极大的浪费;修炼“无”之后,用的火就成了煤火灶或者煤气灶,毫无疑问,这对火的利用要高效得多。
至于“真”的境界,则是大厨烧菜。该用柴火用柴火,该用煤火用煤火,该用大火用大火,该用小火用小火,切实掌握各种火的“特性”,恰到好处地加以利用。
————
现在,小林成了z战士之中第二个领悟了“真”的人。不过,“真”只是一种境界,没有相应的具体招式并不能体现出这种境界的威力(这个道理就好像画家必须要用具体的画作来体现他到达的水平一样)。
作为刚刚领悟的境界,当然不可能立刻开发出什么新招式,所以现在的小林战斗力提高得有限,甚至可以说,跟原来没什么不同。
“让我看看有什么不同。”等到小林的吼声止歇,短笛才淡然道,“我很期待。”
“别急,我还要熟练一下。”小林说罢,原地不动,凭空挥出一拳——就是悟空击败琪琪的那招。
短笛色变,侧身闪过,拳风被悟空挡了下来。
不等短笛站稳,小林大叫着闪身冲上,一连十几下重拳,哔哩啪啦地砸在短笛身上。
把小林的重拳尽数挡住,之后短笛直接还了一记踢腿……一脚踢空。
“什么?”
“怎么会!”
“好自然。”
刚才面对短笛这一脚,小林展开了残像拳,当然,是配合着反无使用的。
明明是初学乍练,却没有一丝一毫的不自然,跟同样是初学乍练的紫罗兰比起来,完全就是两个不同的层次。乐平甚至觉得,小林的反无残像拳,比自己用得还要好。(因为气的个性的原因,紫罗兰的反无残像拳用得很不自然,乐平只要留心,就能够分辨得出真身所在;乐平自己用得要好得多,但并不是无懈可击,无非是熟能生巧,把那种不自然压制到很难察觉的地步,然而小林现在用的反无残像拳,完全没有不自然的地方)
“这就是‘真’吗?真是太厉害了。”
眼见小林只是因为境界的提升就把自己苦练已久的绝技在瞬间用得这么完美,乐平暗暗下着决心,无论如何也要领悟这个“真”。
短笛一脚踢空,怔了一下,还没来得及展开气感(修炼到‘无’的境界后养成的习惯),小林已经出现,双手撑地,双腿同时提出,把短笛狠狠地踢上了天空。这还不算,不等短笛调整过来,小林又追加了一记龟波气功,他知道对手他实力非常强大,半点都没留情,龟波气功是全功率发射。
由下往上,一个气功波推着短笛远远飞出,转眼消失在天空中。
“这……我该如何……判罚?”裁判先生无所适从了
“不必判罚,这种程度的攻击,还打不败那家伙。”乐平仰头看着天空,替裁判做着解说。
天空中忽然闪现一团爆炸的焰火,非常之明亮,看起来范围也不小;考虑爆炸地点在遥远的空中,恐怕实际爆炸范围更是非同小可。几秒钟之后,强劲的爆炸暴风从赛场呼呼吹过。
“小林这家伙……”乐平喃喃道,“如果换成是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