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 【两所学堂】(1/2)
261【两所学堂】
留美童生,在上海约翰书院(圣约翰大学前身)担任主讲多年的唐国安怎么也想不到,跟随盛道台在南河沿的子爵府走了一遭之后,自己的脑袋上就有六品学正、京师大学堂筹备总办的帽子,还兼着第一军军学部科员的差使杀手房东俏房客。
一切都好像是在梦中一样,遭际是那么的令人难以置信,朦朦胧胧的、恍恍惚惚的,似乎不那么实在,可仔细一想,事实就是如此!在南河沿子爵府中不过待了一个小时多一点的时间,黄缎子的圣旨就下来了。六品官员,即便是正式委任的六品官员最多能看到吏部的委扎子,决计见不着黄缎子的圣旨啊!
这些,都是表面的东西,所以令唐国安觉得有些不实在,不敢相信。可是,子爵杨大人的一席话,言犹在耳,字字句句的格外清晰。
“中国亟待建立一个从幼儿启蒙到大学堂的教育体系,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在教育体系、学位认证方面尽量的与欧美国家接龙。蒸汽舰船时代已经让整个世界,特别是东西方文明的距离不再遥不可及,而是伸手可触。在当今中国全面落后于世界列强的此时,没有的别的路,只有学习列强,在各个方面与世界加强交流,融入世界体系,才有可能从世界体系之中汲取营养壮大自身,才有可能在壮大自身的前提下试图改变世界体系的规则,引领整个世界。”
建大学堂,建高等师范学堂,建专科学堂......六品学正自己个儿就可以做主,缺钱?径直打电报到芦台的第一军司令部军政部经理处讨要即可,何况,自己兜里还揣着杨大人私相授受的40万两银票。
40万两啊!足以在京师的德胜门外西北角的那个曾经驻扎过光荣的第三旅的地方,建起一座当今大清国设施最好、条件最佳的大学堂了,至于师资嘛,那就要看唐某人自己的本事了!约翰书院,美国的同学、老师,这些就是资源!
三十五岁的唐国安乃是广东人,第二批留美童生之一,美国耶鲁大学法律系肄业,之所以是肄业而非毕业获得学位,完全是因为满清中国政府中止了留美童生计划使然。
看到美国和大清国的迥然差异,唐国安深深的体会到,差异在于教育,要把一个传统的、封闭的、封建的教育体系改变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开放的、开明进步的教育体系,一个人的力量无法做到!可是,又不能不为此去奋斗!国,是自己的国,家,是自己的家,爱于不爱不在于从国家得到多少,而在于付出多少!可惜,这些想法是不会被以前的那些大清国官员们得悉、接受甚至支持的,不得已之下,唐国安只能寄身于上海梵王渡的约翰书院,以教书育人向自己的祖国尽到一份绵薄之力网游之天下无双。
今天,付出的机会来到了,不,准确的说,是一份努力可以得到十分、百分效果的机会来到了!不管给以这个机会的那位子爵爷是多么的年轻,不管子爵爷在坊间传言中是“目不识丁”的武人出身......真是吗?说这话的人统统的可以去蹈海自尽以谢罪了!
唐国安决计不相信杨大人目不识丁,对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杨大人比唐某人看得更清楚!试问,一个目不识丁的武夫能做到吗?如此,从踏出杨府的那一刻起,唐国安就下定了毕生追随、效力鞍马于杨格的决心。
送走客人的杨格分外兴奋,他浑然不觉自己又小小的改变了一次历史,把前世清华大学堂的创办人挪移到京师大学堂筹备总办的位置上。即便他那颗除了军事没有太多别的东西的小脑袋瓜能够想起“唐国安”三个字的意义何在,那又如何呢?此等人才不用可惜喽!
“笃笃。”杨府二进院子办事房的门被敲响了。
“进来。”
门开了,冯秀若端着一杯新茶进了门,在某人直愣愣的目光注视下把新沏的茶水放在书案上,又将已经发白的茶水收起。
“若......这些事,让别人做就行了。”
若,这是两人在私下里的爱称,这些天来.......反正,听到这个字眼儿,冯秀若的脸腾地就红起来,端着茶盘匆匆向外走,又听背后那个冤家恬不知耻的说:“等会儿,陪陪我嘛,这一会儿工夫就见了三拨人,累得慌。”
“报告!”门口,新任副官郑邦彦捧着一个盒子立正敬礼,见夫人也在,略略一愣,随即就高声道:“师长,夫人,第一师野战医院院长郑士良求见!”
敢情三百年是一家啊,这么急匆匆的赶来报告,甚至撞破了师长好不容易酝酿起来的好心情,你,没见着夫人在吗?!你,不知道新婚伊始、如胶似漆的啥意思吗?
“哦,快请。”
郑邦彦丢下手里的盒子飞快的溜掉,前任王昌担任第三旅司令部的作战主任参谋,当然要开到陕甘去平乱了。郑某人嘛,王家堡一战挨了重臼炮炮弹而导致听力受损严重,调理了大半年才恢复过来,失去了进入武备学堂德文班的机会,好不容易争取到军参谋官副官一职......其实,是参谋官点名要郑某人担任副官的。
冯秀若离去,杨格打开盒子,立时知道这盒子是谁送来的了。
盒子里是一套军礼服,少将军衔的军礼服。哼哼,杨某人大婚都十几天了才送到,未免缺乏了那么一点点的诚意啊。
郑士良身穿花呢西服,带着一顶乳白色的礼帽式的凉帽,在门口脱帽致礼后,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