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真是应怜”(1/2)
迟疑片刻之后,毓敏说道:“我懂了!你家这玉,和我所持的这玉,并不单单只是皇帝在民间留下遗珠的身份信物,而是寻找和开启那只奇怪玉匣的机关钥匙!”
“这玉匣或许就是一只,又或许不止一只。我今天就答应下来了!李老太君!马夫人!倘若我找到这玉匣的线索,第一时间就来知会你们!”
毓敏之所以这么说话,是因为她意识到了:凭着她现有的情商和决断力,她是跳不出雍正乾隆两难的这个泥坑来的,她根本做不出正确的最终选择。
与其绝望挣扎,还不如置之不理,专心去对付那些自己能够对付得了的事情,譬如寻找这个玉匣的下落。
至于要不要帮雍正,又或者帮着雍正的敌人们早点害死雍正,这种事情想也想不明白的,倒不如索性装个鸵鸟,听其自然发展。
李老太太听到毓敏做出这样的承诺来,眼神一亮,却并没有立即加以赞许,而是沉吟道:“那么……皇帝那头又要怎么去说呢?”
老太太毕竟是深明人情世故,她知道疏不可以间亲。毓敏格格跟雍正皇帝之间的关系,恐怕不只是四爷爷跟侄孙女儿那么简单,因为有了衔玉之事,大家都会猜测毓敏格格跟皇帝之间的血缘关系,比皇帝家谱上所记的更加亲近得多。当然,这是谁也不肯当面点破的,这是个半公开的不可说的秘密。
既然毓敏格格跟皇帝之间是如此之亲,至亲之人相互之间自然会时常触动感情,一个**觉得爷爷待她特别好,特别感动的时候,只怕是什么话都会冲动说出口来的。
所以老太太必须审慎看待此事,她不放心毓敏格格日后见到皇帝的时候,能否守得住今日这段机密。
老太太是想要得到毓敏格格拿得出一个更有说服力的投名状来。
仅仅只凭觉悟,仅仅只凭着一时脑子发热冲口许下的诺言,并不足以取信于人。
其实毓敏一开始就没有猜错:老太太是明确知道玉匣的下落!老太太今日跟毓敏见面说话,就是有诚意想要跟她合作,把玉匣的去向告知于她。但是,老太太全家公然诽谤大清皇帝,早已是个死罪,老太太从来就没有幻想过七岁的小格格能够真的保守这个秘密。
曹家三代四口人能够继续活着,靠的并不是保守这个秘密。曹家对于雍正皇帝的怨谤之意,那是不需要保密的,根本就遮掩不住。
曹家三代四口儿一直没死,靠的就是这个玉匣。这个玉匣子一天没落入雍正皇帝之手,皇帝便舍不得当真灭了曹家满门。
所以毓敏之前对李老太太的各种鄙夷不屑,老太太心知肚明,她就是知道玉匣的下落,她就是虚伪装b,不肯轻易承认。老太太也是别无更佳选择,这件事儿她还只能这样去办。必须要反复磨叽,迂回交涉,直到小格格醍醐灌顶,忽然想通了其中关节,并志愿拿出一个足够强大的投名状出来做个有力的担保,老太太才肯当真指点着毓敏格格顺利找到失踪的玉匣。倘若没有履行这个环节,老太太就贸然吐露真正实情的话,无异于拖着曹家三代人一起自杀。老太太自己倒不怕死,她却不敢因为自个儿的疏忽大意,轻易害死全家四口儿。
必须要有一个足够强大的担保质押,其担保力必须能够抵得过格格跟皇帝之间的亲情关系影响力,务必要使得毓敏格格在皇帝面前无论多么如何地感激涕零,也能够将机密死死地瞒过皇帝的耳目才行。
这件事情老太太是不敢强迫毓敏的,只能耐心等她自己想通了这个要害关节。在此之前,老太太是不会吐露真相的,她才不在乎被毓敏格格斜视和鄙夷了她。
这是李老太太心里所打的如意算盘,她却没有料到毓敏的脑回路跟这个时代的人完全就不一样。
这个时代的人,个个都在艰难挣扎求生存,并且求上进,求富贵。即便是洁身自好的雅士,也须求个安稳。生活安稳这会事儿也不是凭空得来的,仍然是需要得到更多权贵的保护,才可以维持与世无争的平静生活。
就好比法海寺和铁槛寺里分别住持着的穆家和尚爸爸和尼姑女儿,倘若他们没有了佟佳氏穆济格弟弟的得力扶持,只怕就会在穆麟德隆科多倾覆大案之中,成为被殃及的池鱼。
于是李老太太毫不迟疑地相信着:毓敏格格要么就是个有心上进的,就算没有上进之心,仅仅是为了自保无虞,她也是会选择跟富察氏共同进退的。
岂知道毓敏格格根本就不在乎这个!
毓敏有恃无恐,是因为她有金手指,提前吃的准乾隆皇帝日后的所作所为,必不致于丧心病狂,乾隆朝虽然再度开始腐败,但乾隆皇帝一辈子是个心软的家伙,虽然他跟他的爷爷老康一样是个天生的老_流_氓,但除了好_色_贪_淫和纵容贪腐之外,别无大的过错。
甚至连红楼梦这种公然诽谤大清皇族丑闻的歪书,乾隆爷看过之后,竟然也为之悲悯落泪,在甄英莲(薛香菱)的悲惨命运篇章后面,御笔朱批了“真是应怜”四字评语。
这一来,和珅就得了一份乾隆皇帝的密旨,可以公然珍藏红楼梦的其中一个抄本。
这是李老太太完全预见不到的事情,于是老太太便失了计算。毓敏格格根本就不屑于跟李老太太和富察氏秘密订下一个攻守同盟关系来。
老太太问毓敏:皇帝那头又要怎么去说呢?
毓敏格格满不在乎的答道:“你别管!我自有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