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三章 陈年旧事(2/2)
人那突然上门的表妹是怎么回事,想想安夫人对她娘家无甚好感,虽然同她娘家在礼法上亲密和睦,实际上不过面上情而已,也不会有安夫人想把内侄女许给安然的念头了。没一会儿就有人来给安夫人拜年来了,福久已经窝在安宁怀里打了又一个哈欠了,玉质的九连环已经被弄齐整了,安宁就趁机从正房里出来。问了丫鬟福生和安康在哪儿,就抱着福久过去了。过去一瞧顿时乐了,福生和安康在一旁搂着肩膀,看煦哥儿一个人瞎乐呵呢,安宁过去一人一个弹指,福生顿时不平的嗷起来,又听有些困顿的福久软软的叫了声哥哥,顿时没了音,嘻嘻道:“福久困啦?娘咱回家罢,还是家里睡着舒服。”
这次安宁过来拜年,只带了三个孩子来,因为来家里拜年的男丁还得有张致远在,也有意锻炼张瑶,来的女客就让她接待,一般过来拜年的都是家中子侄,年轻一辈的,接待起来也不会有多大难处的。听福生这么一说,安宁也有了这意思。安煦一听表哥们要走了,不由得冲着安康跑过去抱住就是不撒手了,安宁遂道就让侄子到她家来住两天罢,安大嫂磨不过宝贝儿子,想了想也就同意了,也不用收拾什么衣裳物什的,直接带了个小尾巴回来。
等到晚间来拜年的人才散了,安夫人听了孙子随姑娘家去了,同媳妇儿不由笑道:“也好,也让他两个小表哥教导教导他好好读书识字的。福生和安康三岁宁儿就给他俩启蒙了,那会儿听着《三字经》《千字文》都背的流利。咱家煦哥儿也是聪颖的,等过了正月进了学,也像他父亲和叔叔考取功名,光耀门楣的。”
安大嫂自然顺着安夫人的话说,心里却是想起母亲来信说的想让煦哥儿到京都由父亲、哥哥亲自教导然后入官学读书之事,虽然当时心动,却又觉得不妥。父亲和哥哥如今事务繁忙,且哥哥们膝下都有侄儿要教导的,难免会顾不过来;再来就是婆婆、夫君这一边儿都说不通,家在扬州呢,怎么能让唯一的孙子到京都外祖家去,难免被人家诟病的,单就是她也舍不得。再说江南文风鼎盛,才子辈出,学院虽比不上京都的国子监、官学,但也有极富盛名的白鹿洞书院,还有府学文风浓郁,就是有名望的先生还是能请到的。像是小叔子的先生穆大儒,想到大姑子家的两个孩子能随澄观大师学习心里也是羡慕,她尚在闺中时都曾听父亲提起过澄观大师才学无人能及,能随他读书日后前途无量,但也隐隐佩服大姑子,毕竟能狠下来心来将儿子送到寺庙里,没人伺候自然清苦。她嫁到安家好几年才有这么个儿子,自然希望能在眼皮子底下顾着的,只要煦哥儿争气,日后不但有相公和小叔子为他铺路,还有她娘家舅舅和外祖提挈,再看大姑家姑老爷认得义子也乡试名次靠前,就是和煦哥儿同岁的两个儿子日后前程似锦,不消说这个最小的也是聪颖非常的,更何况姑老爷不到四十已然是正二品的大员,而且还不会止步于此,日后入阁拜相都很有可能。将来不管如何煦哥儿的前程都不会孬了,至于小姑子那边,想起今日之事,就是安大嫂也不禁在心里叹一口气,维持面上情谊就好。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