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章 零章 兰芳(1/2)
一直希望占领缅南后反攻泰国的英国人,对于驻印军的不配合大为光火。双方的争执不断升级,以至于影响到了正在前线作战的军队。
被英军指挥部调离的驱逐舰支队,忽然之间返回丹老港对面,将粗壮的炮管斜指向已经占领丹老的驻印军部队,大有一言不和炮轰码头的趋势。
丹老驻守的驻印军,第一时间下令退入后面的山岗,只留下少数人警戒被迫停泊在码头的坦克登陆艇。英国人不可能登陆丹老,驻印军手头也没有可以攻击驱逐舰的重型武器,机场上只有一个中队p-51b战斗机。
但是缅北的驻印军主力马上收缩防线,放弃了逐步深入缅南的行动,开始向西警戒,摆出一副你打我丹老,我就回师攻打印度东部英军的姿态。
夹杂在驻印军中间的少数美军部队,顿时吓傻了,慌忙撤出了缅北前沿阵地。驻印军主力一走,兵力不足的美军,很容易就会被日本驻守缅甸的部队给包饺子。
日本人亦是大吃一惊,但是疑神疑鬼地他们,总觉得这是一个诱敌深入的计策,非但没有趁机尾追狠狠咬上狼狈撤退的美军一口,反而主动向南收缩了一道防线。
心急火燎的美国人,终于也恼了。
退出来的美军士兵,沿着公路和驻印军抢路而行,提前堵在了驻印军和英国军队之间的交通要冲上,坚决挡住了两方有可能的正面对峙情况。
形势逐步缓了下来。
北方军大本营派了代表,和英美进行了一长烈的谈判,美国人站在了英国人这一边,但是对英国人首先采取对抗措施也表示了不满。
双方很快都各退让一步。驻印军不得继续扩大丹老占领范围,换取了英军不对驻印军的下一步行动进行阻止。英国人停止对驻印军的恶意报复,换取了驻印军回到缅北原来防线,保持对缅南日军的压力。
谈判结束后,英国人阴沉着脸首先拂袖而去,嘴里嘟囔了几句,鸦片战争的大英帝国威风终于失去效应了。
美国人死板着脸,同样是非常不高兴,强烈要求北方军尽快发动对日本本土进行大规模轰炸的计划再次无果而终。
北方军却悄悄舒了一口气,总算是最后时刻犹太人紧急发力,让英美两国勉强同意了由北方军政府和犹太人合作恢复南洋华人政权计划的继续进行。(
在南洋华人政权的问题上,最喜欢搞分而治之的英国人,在谈判桌上出了一个狠招,就是坚决反对由北方军政府主导,而是应有在新加坡等地的南洋华人后裔主导复国。无论是法理上,还是历史上,这批从当年兰芳共和国逃离出来的南洋华人后裔确实有这个资格。只是这批华人后裔,明显亲向于英美的态度,让北方军政府极为不满。
北方军政府最后绕了一个大圈,让更想有一块稳定地盘的犹太人出面对付英美两国势力的巨大压力。
狡猾的英国人马上也出招了,中东建国的大蛋糕一扔出去,犹太人眼珠都红了。
显然精于盘算的犹太人,毫不客气地吞下了英国人给的蛋糕,但是却没有放弃北方军政府当初的协议,中东建国和西婆罗洲自治领的计划居然同时启动。
吃了一记闷棍的英国人,在美国人另有目的的推动下,被迫同意了犹太人的脚踏两条船计划,只是同样决定让亲英美的南洋华裔在新加坡建国,目的自然是分化南洋华人,恶心一下北方军政府的努力罢了。
北方军政府无所谓,只要在南洋打进一个楔子就是重大胜利了。
谈判所造成的唯一恶果就是,盟军策划中的东南亚反击战成了泡影,甚至连缅南都没有成功夺取下来。
谈判结束后,盟军内部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民国三十三年六月,马里亚纳海战结束,九艘航母组成的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机动舰队在同拥有十五艘航母的美国海军第五舰队大规模交战。日本海军的机动舰队大败亏输,被击沉三艘航空母舰,但是舰载机损失殆尽造成的后果更为严重。
至少在半年之内,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无法获得足够的舰载机担任空中作战了。
在这场被美国人戏称为马里亚纳猎火鸡的大规模航母对战中,美国海军舰船上配备的k12型127毫米高射炮表现出色,甚至抢过了舰载机部队击沉日军航母的风头,击落了大批来袭的日本海军舰载机。
k12型高平两用炮是美国海军标准副炮配置,口径127毫米,对海射程15.2千米,对空射程11.4千米,射速15—22发每分钟。
实际上,127毫米高射炮之所以战功显赫,纯粹得益于美国人研发的无线电近炸引信炮弹。其核心部件是装在引信中的微型无线电收发机,该设备接收目标信号回波达到一定频率时,也就是离目标距离最近时,内置电路即自行点火引爆炮弹。
无线电近炸引信的使用,令美国海军的防空火力有效度大为增加,因此也被被视为盟军的重要秘密武器,在初期一直避免在可能落入敌方手中的情况下使用,一直到马里亚纳海战才被撤销限制。在海战中,美国军舰发射的近炸引信高射炮弹发挥得淋漓尽致,打得日本海军舰载机象树叶一样成片地往下掉。
只是仅仅靠电子管研制成功的无线电近炸引信,一直没有解决小型化的问题,这种近炸引信只能在100毫米以上口径的火炮上使用,除了美国海军大量配备的127毫米高射炮外,还可以在陆军的105毫米或15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