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南下救灾(1/2)
几十名读书人被打得卧床不起,甚至有几人直接被打死,这导致再也没有人敢来赵家学院外,大放厥词。/p
但这件事不可能就这么消停下去,而是迅速的向山西各地和整个北方扩散。/p
可以预见,一场比上次更大的讨伐风暴,要不了多久就会形成。/p
因为上次还只是谣传,可如今赵锐却是真的,实打实的让女子抛头露面当了先生,其书院规模更是冠绝古今。/p
赵锐其实也知道,自己办这所书院,无异于公开挑战整个士绅阶级,可是却他不得不为之。/p
想要彻底打破传统的儒家旧观念,他就必须要有一批思想和他一致的新型读书人。/p
然后以这些人为主,吸纳那些思想开明的读书人,拉拢同化那些意志不坚定的读书人,最后淘汰那些思想刻板的顽固分子。/p
否则凭他一人的影响力,最终的结局,很有可能不是他改变这个时代,而是被这时代同化掉。/p
哪怕将来造反成功,也是换汤不换药,那些跟随他的将领文人要不了多久,就会腐败坠落,最多也就是第二个老朱罢了。/p
烈日当空。/p
军营校场上,军旗飘荡,一万五千余名赵家军将士整齐列队,气势恢宏。/p
虽然少了一分肃杀之气,但那统一的红色军服,皮甲背心,黑色的藤条头盔,加上新式的装备,其军容面貌,足以让华夏历代将领为之动容。/p
经历了近两年时间的建设,赵家军第三镇,终于达到了满编满员。/p
全镇人,三个步兵营七千余人,骑兵营,炮兵营,后勤营共八千余人。/p
所有步兵全部装备了新式刺刀火铳,班长和大多后勤人员也装备了手铳,炮兵营更是装备了整整200门弗朗基大炮。/p
迫击炮由于效果不理想,所以再三犹豫后,赵锐还是选择暂时不装备,而是多装备了一百门弗朗基大炮。/p
这才导致三个步兵营没有炮兵大队,兵力下降到2400余人,而炮兵营则增加到三千余人。/p
加上一千骑兵,四千余后勤兵,结果辅助兵力比作战兵力,人数还要多一些,当然炮兵,理论上也算作战兵。/p
可以说,光是凭借着第三镇,就足以横扫整个大明,前提是后勤补给得跟上。/p
但,正所谓凡事有利就有弊,第三镇虽然火力强大,野战无敌,却对后勤极为依赖,远远不是传统军队能比的。/p
“本帅宣布,赵家军第三镇,自今日起,正式成军!”/p
“大帅威武!”/p
“赵家军必胜!”/p
“第三镇无敌!”/p
随着赵锐拔剑一声怒吼,一万多将士齐齐立正,声嘶力竭的呐喊道。/p
这让其他各营前来观摩的将领是又羡慕,又不爽,一群新兵喊赵家军必胜就算了,竟然好意思喊第三镇无敌。/p
同时又有些抱怨大帅偏心,第三镇不但吃的好,军饷也比其他各营高出了两成,而说书先生更是配备到了大队。/p
特意请来观摩的六千土默特部勇士,则是一个个都张大了嘴,显然被震撼得不轻,相比起汉人的步兵和骑兵,他们更惧怕火枪兵和炮兵。/p
本来赵锐是打算让大黑担任第三镇总兵官,可一来大黑坐镇潞安府正忙着救灾维持灾民秩序,走不开。/p
二来第一镇和第二镇都还没有达到满编,所以唯一满编的第三镇他觉得暂时还是由自己兼任总兵官,过个一年半载再让大黑接任更好一些。/p
山西的情况已经稳定。/p
次日,赵锐就带着大军南下潞安府,他可不会真的白白看着河南的上千万百姓饿死,只不过前段时间自身难保。/p
这次赵锐不但带上了第三镇,还带了六千土默特骑兵,五千陷阵营和那两千亲卫营少年。/p
这两千少年已经学完了所有的简体汉字和简单的数学知识,所以他打算带在身边,亲自磨练一番,然后下放到各个部队去,担任教导官和参谋官。/p
随着手下兵马越来越多,又驻扎于各地,让他感觉到了对各部队的掌控在逐步减弱。/p
虽然有宣传司,军法司,后勤司分权,但这些人并不专业,甚至是鱼龙混杂,再加上路途遥远,已经有一些不好的苗头出现了,暂时他也只能让情报处盯紧一些。/p
大军沿着平整宽阔的官道南下,只花了十天,就抵达了潞安府南部泽州。/p
河南陕西等地,今年二月开春以来,就未下过一场雨,加上年年灾害,和反贼兵祸的肆虐,这导致大量的百姓都陷入了绝境,开始逃亡。/p
而山西这两年由于免税和赵锐的治理,早已声名远播,所以成为了首选之地,自去年冬季,就陆续有大量的流民逃往山西。/p
不过规模都不大,但从今年三月份以来,人数却是暴涨,以至于五月份的时候达到了一百多万。/p
刚开始王银和赵明等人一番商量后,还让平阳府和潞安府的特使负责收拢流民,黑字营和宁字营从旁协助,为此调拨了大量的粮食南下。/p
可到了后来,随着流民的人数越来越多,粮食也是如流水一般消耗出去,只得停止收留流民。/p
并让宁字营和黑字营,阻止流民继续窜入平阳府和潞安府,平阳府还好一些,只需要将船只收拢,沿黄河北岸驻扎,流民很难渡河,进入境内。/p
但潞安府和怀庆府之间虽然有山脉阻隔,可依然挡不住翻山越岭窜入的流民,山区里的村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