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整顿兵工厂(1/2)
郡王府,牌子虽然没被拆掉,但整个太原的人都知道,这里已经成为了火器制造局。/p
里面的花草树木,假山水池,早已被糟蹋的面目全非,若非外人一直无法进入其中,估计赵锐暴殄天物之名又得传出。/p
此时,占地极广的郡王府内,全是乒乒乓乓的打铁声,一座座院子里,搭满了打铁的草棚。/p
四周的房间则成了仓库和宿舍,到处堆放着铁料木料和石碳消食等。/p
人太多,条件有限,也只能暂时吃大锅饭,睡大通铺,男女分开。/p
其实无论是晋王府还是郡王府,都不适合作为大型工厂来使用,赵锐也不过是为了权宜之计。/p
所以在太原城北面,汾河西岸附近,他早就规划了一座庞大的兵工厂,和东岸的工业区遥相对应,都在平整地基。/p
晋王府赵锐的设想是今后作为赵家学院的驻址,而郡王府则作为赵家军校来使用。/p
他估计以崇祯的脾性,多半是不会再重新册封新的晋王,给自己增加负担。/p
“二爷!”/p
“大将军。”/p
兵工厂的负责人钱管事和一众管事,见赵锐前来视察,都是赶紧出来迎接。/p
“嗯!”赵锐摆摆手,就边往里走,边询问兵工厂的产量,钱管事赶紧一一介绍。/p
如今的兵工厂早已走上了正规,五千铁匠全部打造火器,每月能生产一万杆火铳,两万颗轰天雷,十万颗手榴弹,定装纸壳弹一百万颗。/p
赵锐听完也是吓了一跳,他没想到只是简单的改进了一下钻床,火铳的产量竟然如此恐怖,也就是说一名铁匠,一个月能打造出四杆。/p
“咱们暂时用不了这么多火铳,必须要调整一下,不然硫磺会跟不上的。”/p
赵锐想了一下说道,铁料他倒是不担心,太原附近有几座铁矿山,品质都不错,至于煤炭,只要有足够的人手去开发,那是要多少有多少。/p
“二爷,那要怎么调整?”钱管事其实也感觉到这样下去恐怕不行,这才生产了半个月,火药就快跟不上了。/p
“成品火铳,产量保持在每月两千杆就足够了,再多生产一千根铳管,手雷保持在两万颗,轰天雷保持在一万颗,子弹倒是无所谓,抽出一半铁匠,来研制火炮和新的火铳,新的火铳枪管上要能套短剑,这样吧,我先到处看看,等看完后,将所有老师傅都叫来开个会。”/p
“好的二爷。”/p
接着赵锐就一个院子,一个院子的逛了起来,总算明白产量为何这么大了。/p
因为铁块全部事先由学徒千锤百打,五千老师傅只是负责打造配件和铳管,节省了不少事儿。/p
而且还是统一标准尺寸,分工合作,再加上钻孔和组装也都是由学徒来完成,这些匠户又十分的卖力,所以才会如此恐怖。/p
“你总共招了多少学徒?”/p
“回二爷,我只招了两千壮汉负责锤打铁块,不过这些匠户,每家几乎都有两三个孩童,年纪大一点的去操作钻床,小一点的去制作手雷和轰天雷的壳子,女童和妇女们则是负责配置火药,制作子弹,组装火统和轰天雷。”/p
“你就直接跟我说,整个兵工厂现在有多少人?”赵锐眉头一皱,因为他已经看见前面院子里全是七八岁大的孩童,在用泥巴做模子。/p
“四万六千一百八十五人。”钱管事掏出册子,看了一眼答道。/p
“大家都只顾着生产,没有人负责最后检查质量吗?”/p
“啊!这个倒是没有。”钱管事一楞,然后摇了摇头,二爷又没说要专门的人检查,所以都是大家自个儿检查的。/p
“这样是不行的,无论子弹火铳还是轰天雷,最后都要有人检查质量,还有十二三岁的少年也就算了,可这些七八岁大的孩童…哎!”/p
赵锐说到最后,也是叹了口气,决定等第一批女教师培养出来后,先教这些工匠的子弟。/p
最后赵锐又检查了一下仓库里的成品,发现了不少问题,果断叫停,他既然连质量这么重要的环节都忽略了。/p
接下来的几日,赵锐亲自坐镇兵工厂进行整顿,按照车间计件制来生产,每个车间都设了一名质量监察员,对生产出来的每一个配件都要进行检查,合格后才能运往组装车间组装。/p
而最后一道成品检查也是不可或缺的,十多名管事,分管生产,财务,质量,后勤,仓库和物资采购,钱管事负责总揽大局,完全按照现代工厂模式来管理。/p
果然,经过赵锐的一番整顿,和几十名夫人入住,兵工厂再也不似原来那般乱糟糟,所有人都是拼命的生产。/p
如果可以的话,赵锐很想将火药厂分开,否则迟早得出大事,奈何现在条件不允许,所以也只能小心一点。/p
两千名老铁匠被抽掉了出来,单独分出几间大院子,用于铸造火炮,和研制新的遂发枪。/p
新型的遂发枪,无非就是枪管上多一个机关,用于固定刺刀,要求是拆装方便,装上刺刀也可射击,对机关之类,赵锐不懂,所以让铁匠们自个儿研究。/p
但火炮赵锐就不能不管了,那种几千斤的红衣大炮是绝对搞不得的,他决定暂时生产两种火炮。/p
一种是六七百斤的弗朗基大炮,简称子母铳,是这时代唯一的一款后堂炮,由西洋人传入,明朝的工匠已经在仿制,许多明军也都装备了。/p
这种火炮事先将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