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1/2)
“它不仅仅是粮食!”敦亲王摸着鼓鼓囊囊的麻袋,有些感慨。/p
“这是天下百姓之根本,我们这些人在皇城中待久了,眼睛里看到的只有权势和利益,但这些,这些才是我们的立身之本!”/p
赵文有些似懂非懂,“王妃娘娘真是厉害,筹集到了如此多的粮食,雒州城可以暂时松一口气了。”/p
“王妃娘娘虽然有本事,但她还是太大意了。”/p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君王都最忌惮四个字。/p
“功高盖主!”/p
前些日子弥须子当着皇城百姓的面,说沈雀辞是拯救天下的凤王。/p
弥须子是玄门祖师,也是国师。在天下百姓心中的位置不可撼动。/p
如今沈雀辞借助玄门的力量替雒州解围,救百姓于饥荒。事情结束之后,卫莲生与沈雀辞二人在百姓心中的位置,恐怕会让皇帝“忌惮”!/p
赵文在旁边继续清点,只听见敦亲王叹了一口气,嘀咕了一句:“德才兼备之人,才能救天下。”/p
“王爷,您…您别忘了,世子爷还有皇城呢,若我们有异,恐怕…”/p
赵文最了解自己的主子,他往往能够透过一些事情看到潜伏的危机。但常常忽略自己的位置,把自己陷入危机中。/p
临行前,皇上下了一道密旨到敦亲王府。/p
卫王爷与卫王妃赈灾,命敦亲王协助,全力缓解雒州的灾情。/p
这圣旨看上去没有任何问题,可就在当天夜里,敦亲王府世子赵天心被宣召入宫,做了宫中的编撰。/p
宫中编撰是一个清闲的职务,皇上说这是对敦亲王府的赏赐。/p
“世子如今在宫中也不知道怎么样了,王爷,我们到底该怎么办?”/p
想起赵天心,赵文不禁有些担心。世子从小纯良又不爱拘束,虽然有些小聪明,但在皇上面前,恐怕凶多吉少。/p
微弱的油灯被风吹的闪烁不定,敦亲王心中也开始犹疑。/p
“当务之急是先缓解雒州灾情,今天不是有人上报,说有几处适合钻井取水的地方吗?你明天就带人过去看看,要是合适就原地施工,早日找到水源。”/p
“是。”/p
干旱了很久的雒州城,第一次在夜晚有些些许凉风,甚至飘起了细雨。/p
沈雀辞站在回廊之下伸出手去接,手掌间润润的,真的有下雨了。/p
她已经听见了外面的欢呼声,虽然这场细雨并不能拯救这些百姓于水火之中。但终归是件好事情,这才是真正的及时雨。/p
“主子,披上衣服吧,外面起风了。”/p
梨黛拿来披风给她披上,望了望天空叹了口气,“这雨太小了,落在地上根本看不着。”/p
“没关系,我相信老天爷不会这么狠心的。雒州旱了这么久,若是一场雨浇透了,恐怕不是什么好事情。”/p
沈雀辞回房间之前特意将林寿叫了过来。/p
“林大人,我听说你也是玄门林氏旁支一脉,这次的粮食也都是林氏出手相助,说起来也是林大人的本家。”/p
“娘娘,下官的确是林氏旁支一脉,但早已经脱离家族庇佑多年,谈不上是林氏的人。”/p
林寿不卑不亢,从他的父辈开始,就已经和林家没有什么往来,虽说是旁支,但也没有多少人承认他们这一支了。/p
“我也只是好奇而已,林大人不必介意。对了,这几日施粥的情况如何?”/p
“所有的粮食都在府衙之中,按照卫王爷的意思,每日施粥三次。避免因为粮食在百姓的手里引起动乱。”/p
沈雀辞点点头,卫莲生这一点考虑得很好。毕竟人心叵测,谁能说得清楚呢。/p
“从明日起,在粥里加入绿豆,不仅能缓解稻米的紧缺,也能清热解毒。雒州旱了许久,很多人心中暑热难消,久而久之会憋出病来。”/p
回来之前,沈重阳提醒过她,大旱之后恐有大疫,若有了疫病,那才是真正棘手的问题。/p
施粥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刘寿是个很好的父母官,这几天已经憔悴得不成样子了。/p
“卫王妃在粥里加了绿豆,是怕百姓中有人生病?”/p
“敦亲王久经沙场,应该比我更明白,摧毁一座城池最快的办法不是刀剑,而是疫病。我是医者,自然是不想这些事情发生的。”/p
敦亲王摸了摸自己花白的胡子,似乎终于下定了某种决心。/p
他想要赌一把,赌眼前这个女子有没有胆量和实力与上头的势力一战。/p
敦亲王年纪大了,他本不想参与这些事情,但他还有儿子、族人…他都能预见自己死后,赵家的下场。/p
沈雀辞发现了他的异样,眼神犹疑,眉头紧锁,“王爷似乎有心事?”/p
“本王只是在想,若卫王爷回不了楼兰,是不是一辈子都只能做王爷。”/p
这话可以说是疯癫之语,沈雀辞差点脱口而出:不做王爷?还能做皇上吗?/p
沈雀辞微微一笑,本能地将敦亲王的话搪塞回去,“我只是个女子,能够成为王妃已经是妄想。敦亲王还是莫要胡说,我与王爷还想过安稳日子呢。”/p
沈雀辞不知道敦亲王此行的目的是什么,但总觉得这一次雒州会出大事。/p
不仅仅是干旱之灾,很有可能会有一场人祸浩劫。/p
自古改朝换代要死多少人,皇位之下白骨累累。哪个帝王不是踩着尸体上位,那些在动乱站错了队,跟错了人的,最后又会是什么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