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掳了个大儒?(1/2)
为何崔博会觉得不妥,其实还是在人手方面。/p
关羽那可是个心高气傲的主儿,韩当也是个不服输的。/p
一千人,两个主帅…一个是国相的义弟,一个是跟胡人打过多次交道的宿将。/p
保不齐他二人有意见不和的情况,二人各执一词发号施令,士卒到底以谁为尊耶?/p
所以崔博一听就坐不住了,这次行动,终究得有个话事人呀!刘备在元氏肯定是走不脱的,那能让关羽给三分薄面,还得让韩当心服口服的,也只有崔博了。/p
不是崔博吹大气,这事儿,除了他和刘备,换谁来,都不好使!/p
“我要求参与这次行动!”/p
其实他是有些无语的,这刚从高邑回来,就要再出塞打鲜卑,当真是闲不下来啊!/p
“好啊!只是那胡人可不比考贼底下的叛兵,彼等穷凶恶极,兵危战凶,阿博真的要去么?”/p
刘备其实是一直等着这句话的,人手安排上他也觉得不妥,最稳妥的是韩当为正,孙昶为辅。/p
奈何关羽主动请缨,刘备也不好拒绝。/p
关羽其人,刘备最是清楚,那叫一个高傲冷酷,一听说鲜卑剽悍难制,当场就坐不住了,非要给鲜卑打服。/p
这刘备倒是也能理解,谁年少时不曾轻狂?谁年少时不曾有过“老子天下第一”这种想法?/p
崔博也算是经历过多场战阵,打仗这事儿他虽然谨慎,但已经是不怵了。/p
“要去的,区区鲜卑,奈何不得我的。”/p
“嗯…”/p
事情基本也交代清楚了,天色也黑了,崔博没有久留,告辞之后直奔家宅方向。/p
……/p
“十九,今日可有雒城或者安平来的书信?”/p
书房内,摇曳着微弱的烛火,崔博借着光翻阅着家中的一切杂事、开支记录。/p
“有!来了两封书,一封自安平来,一封自雒城来,就在崔郎案上…”/p
哦?来了?可是这两封书信来自不同地方是什么鬼?/p
崔博摆了摆手示意崔十九出去,然后他先打开了其中一个蜡丸——/p
“阿博吾侄:”/p
嗯。。说话口吻倒是崔钧的,可是这字迹是怎么回事儿?崔博与其共同守丧三年,对其字迹自然是一清二楚,可是这竟不是他手书?/p
崔博再凑近了细细一看,尼玛!分明是张合的!阿博吾侄???皮!实在是太皮了!/p
崔博此前致书给崔钧,正是要询问关于胡族之事。崔钧此前曾任西河太守,而南匈奴单于庭就在西河治下美稷县。/p
虽然南匈奴与鲜卑不同,但终究还是游牧民族,其习性想必还是差不了太多的。/p
加之西河再往北,也有鲜卑,说不定崔钧就知道呐!/p
“胡人,多逐水草丰美处聚居,小大之部,或千口、或万口,春夏秋不定居实大谬也…胡人或迁部族,然未远也!”/p
嘿…不对呀,崔博有些摸不着头脑——孙昶言鲜卑夏季游牧,居无定所,但是崔博大伯说,胡人一年四季基本都是定居在水草丰美处。/p
罢了,崔博反正是想不通,这事儿他打算暂时先搁一边,等会儿再和孙昶商量下。/p
然后崔博打开了第二个蜡丸,这个应该就是从安平来的。/p
“仆十五拜:郎君嘱咐之事,我已有了眉目,安平有大儒乐隐,或可助郎君一臂之力…”/p
乐隐…乐隐?大儒?/p
崔博有些懵逼了,这天底下的大儒他差不多都知道名字,可是乐隐其人,虽然是老乡,但他还真没听说过。/p
若按崔十五意思,那乐隐并着他那几个徒弟,应该随着这书信来到了元氏。本着礼贤之名,崔博决定去见他一见。/p
“十九,安平来书时,可有数人一并前来?”/p
崔博跑了出去,找到十九问道。/p
“未曾…”/p
嘿,真是奇了怪哉!偌大几个人还走丢了不成?还是说那十五谎报军情?/p
“那门房可有接到过谁的名刺?”/p
崔博换了个思路,那乐隐毕竟是被称为“大儒”之人,礼仪肯定是懂的,来拜门的话,家主人不在的话,会留下名刺才是正常的。/p
“嗯,名刺倒是留的不少,不知郎君要找哪一个?”/p
嗯?名刺不少?崔博自从来了元氏入仕,也有几个月了,还真没好好在元氏待过几天,关于名刺之事,他是问也未问,没想到竟还攒起来了。/p
“算了,我自己去门房找吧。”/p
哒哒哒…/p
常山国金曹掾刘某…法曹掾杜某…/p
貌似…这些同僚崔博还真没跟他们有过交流,如今名刺递到府上,还能怎么办?退给人家?太不合礼!/p
崔博叹了一声,这门房不知咋回事儿,不管啥名刺,来者不拒的。/p
还是抽个空见见这些子同僚吧,至于那些个豪强,还是算了吧。/p
名刺总共收到了有小六十份,崔博翻了又翻,终于找到了乐隐的名刺。/p
名刺和后世名片差不多,但是少了个联系方式,对于乐隐这种远来者应该会住在客舍。/p
“走!去客舍!”/p
崔博才不管晚上去拜访恭敬不恭敬,合不合礼。他要忙的事儿太多了,找完乐隐回来还要和孙昶、张钦合计合计,明儿一早还得去和刘备再叙叙。/p
“东家,你这客舍可曾住着个乐姓的?”/p
崔博踱步到了客舍前台问道。/p
“啥,不轻易泄露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