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七章 韩成,宁国公主闹出人命。朱允炆:皇爷爷一定会保佑我的!(5/5)
只见身前的虚空之中,立刻浮现出了一道光门。这一幕,直接就将拿着鞭子来回踱步,迫不及待想要到建文朝活动活动手脚的朱元璋,看的呆住了。
韩成这混小子这一手,看起来很可以啊!
像是神仙中人的手段!
韩成看看眼前的效果,再看看朱元璋那目瞪口呆的反应,暗自点点头。
还别说,系统给自己的这种打开时空之门,前去建文朝的办法,还是挺有逼格的。
“走吧,岳父大人,咱们可以去建文朝,去看看你的孝子贤孙。”
韩成出声说道。
听到韩成的话,陷入到震动里的朱元璋,这才回过神来。
当下手里握着那根杀伤力十足的鞭子,和韩成一起迈步踏进了那虚空浮现的光门。
在他二人踏入光门后,那光门便闭合消失不见,
武英殿里变得空空荡荡,不见韩成和朱元璋二人的身影……
……
建文时空,建文二年。
一封又一封的战报,不断的从北方传来。
大明这个新兴的帝国,此时正遭受着战乱,经历着建国之后最大的一场危机……
“陛下,还请不用担忧,燕逆不过疥癣之疾,很容易便能除去。
不足为惧!
如今燕逆虽然拥有了一些地方,可其所拥有的只是一些苦寒之地。
整个大明,绝大部分的地方还都在朝廷掌控之中。
陛下又是太祖高皇帝亲定之人,顺天应民,继承大统,有大义在手。
天下之人,都不会和燕燕逆同心。
燕逆此时虽张狂,但也不能张狂太久。
曹国公有名将之姿,骁勇善战,谋略不输其父。
乃是将门虎子。
有他在前方统兵作战,定然能平了燕逆!”
朝堂之上,黄子澄望着建文帝朱允炆出声宽慰。
见朱允炆依旧有些忧心忡忡的样子,黄子澄便接着鼓动三寸不烂之舌,继续开口道:
“陛下您熟读史书,学问高深,且想一想,从古至今焉有造反成功之藩王?
历朝历代,不论是哪个藩王造反,等待他的都只有被平叛这一条路!
只有死无葬身之地!
燕逆也一样如此!”
听到黄子澄如此说,朱允炆再仔细一想,觉得他说的非常有道理。
从古至今,还确实没有哪个藩王能造反成功!
“若非黄翰林与我分说,我险些就想岔了!”
身穿龙袍的朱允炆,伸手拉着黄子澄的手,满是真诚的说道。
结果话刚落音,便有人一路急匆匆而来。
送来最新情报。
说是在前面领军作战的李景隆,带领兵马前去救援被燕逆围攻的大同。
结果出关之后,燕逆已经撤军返回到顺天。
李景隆连燕逆的影子都没有摸着,只能带兵再次返回德州驻扎。
此时乃寒冬腊月,北方更冷。
一来一回之间,耗费钱粮无数。
有众多兵马,因为长途跋涉以及冰冻而死……
得到这一消息后,气氛显得有些凝滞。
尤其是黄子澄,更是呆了呆。
刚刚他还在这里向皇帝说,李景隆骁勇善战有谋略的。
这怎么话刚落音,李景隆的战报就传来了?
“陛下,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古之为将者,必须有便宜行事之权。
不然前方距离京师如此之远,为将者,若是没有便宜行事之权,事事都要禀告,根本不及做出相应的变化来。
战机稍纵即逝。
请陛下增加曹国公权力,
让其全权负责前方之战事,一切皆可便宜行事!”
黄子澄这个当初举荐李景隆的人,马上站出来说话。
哪怕是是到了现在,他也不觉得李景隆不能打。
认为李景隆之所以在对战朱棣的战斗中,接连失利,不是李景隆的能力不行。
而是他手中的权力太小。
这个看法明显就很扯淡。
可朱允炆听完之后,却深以为然道:“黄翰林说的对,确实如此
给朕拟旨,给曹国公专征伐之权,赏赐黄钺弓矢!”
随着朱允炆一声令下,立刻就有人做出相应的安排来。
很快,相应的圣旨写好,有朝廷使者,带着这些东西,一路快马朝德州而去……
做完了这些安排后,黄子澄等不少人心里都轻松起来。
觉得有了这样的激励,李景隆必然能战胜朱棣!
朱允炆也同样是信心十足。
可再仔细想想的话,多少还是有些担忧。
毕竟这些时间来,朱棣做出了太多出乎他预料的事。
想着这种种事情,他显得有些心神不宁。
最终决定到太庙,去祭拜一下自己的皇爷爷。
让皇爷爷保佑大明,保佑自己。
想来皇爷爷在知道了自己现在所面临的困境,一定会大力支持自己,并将朱棣这个造反之人解决!
一定会是这样的,他太了解自己的皇爷爷了!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