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三国连横(1/2)
春申君和信陵君两个人奔波忙碌,却都没有成为两国大军的领军人,魏国出动大军三十万,一路向西出魏国大梁军军营等待楚国出动的三十万大军。/p
说是三十万大军,但真正的作战军队也就二十万左右,在战国时期还没有后世三国那样带领十万大军就敢说二十万,带领二十万就敢说五十万,一半靠人一半靠忽悠。/p
战国时期的大军数量还是相对比较真实的,只是这一战实在是太大,四十万大军度已于楚国和魏国来说已经是极限,毕竟这和之后的亡国之战不同,那个时候各个国家垂死挣扎,已经管不了那么多,所以军队的数量更多。/p
现在不同,打完了日子还得过,不能为了弱秦家底都折腾出去,和赵国说出兵三十万,那只是表面上的说辞,真正两国出动四十万大军,在战国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情况,可见这一次楚国和魏国至少在初期对弱秦还是充满信心。/p
“报,赵国上将军廉颇到!”/p
通信官在中军幕府大声禀报,在座的是楚国将军项原和魏国将军晋鄙,同时两国副将裨将数十人站在中军幕府,按照三国约定,魏国将军晋鄙为三国军队统帅。/p
其实从资历和声望上,赵国上将军之廉颇绝对在晋鄙之上,但当魏国信陵君提出来这个要求的时候,赵括并没有提出反对,楚国春申君黄歇看到赵国没有反对,便也认同,毕竟主帅只是发号施令,真正执行的还是各国的主将。/p
“传令赵军在大军右侧安营。”/p
老将军晋鄙也是百战老将,魏国柱石,在对军队指挥上有着丰富的经验,绝对不在廉颇之下,只是领军打仗,战场上的事情瞬息万变,经验是一方面,更重要是将领的谋略应变能力,这一点上廉颇绝对在晋鄙之上。/p
“回禀将军,赵国上将军廉颇只带领两千骑兵,并没又率领大队人马,根据斥候禀报也没有发现赵国大军踪迹。”/p
传令官的话让魏国将军晋鄙和楚国将军项原两个人为之一愣,赵国出动三十万大军已经说好的,就算是没有三十万至少也和两国一样有二十万,没有六十万大军不可能击败秦国大军。/p
“我就说赵国靠不住,现在的赵国就想着怎么从各国的身上弄好处,一年前的秦赵之战让招过人吃尽了苦头,据说粮仓里的老鼠都饿死了,被当做军粮吃掉了!”/p
楚国将军项原不屑的向魏国将军晋鄙说道,这就是项氏一族,他们再次之前是楚国征战百越的壁垒,在中原战场并没有项氏一族的痕迹,但是在百越,听到项氏一族绝对是闻风丧胆。/p
项原对于晋鄙和廉颇早有耳闻,但廉颇和晋鄙对项原却知之甚少,只是知道他是楚国项氏一族的成员,这一次楚王听了朝臣的意见为了平衡黄歇的力量,毕竟最近黄歇表现的太活跃。/p
项原在百越战场所向披靡,就算是晋鄙和廉颇是百战老将,但项原根本不在意,这一次项原可是准备大大彰显一下楚国大军的威风,之前楚国不断败给秦国,项氏一族可是不服气的。/p
“项原将军,此时三国连横,赵国兵精马壮和秦国多有交战,或许是赵军速度慢,廉颇将军先行抵达,不要介怀。”/p
晋鄙毕竟是百战老将,对赵国和廉颇都十分的熟悉,这个时候又是三军主将,自然要打圆场,楚国这位不是好惹的主,赵国那位更不是吃素的货,自己这个主将还真不好当。/p
尽管心中不服气,但表面上的礼节还是不能少的,晋鄙和项原带领众将出了中军幕府迎接赵国上将军廉颇,三位老将终于在魏军大营走到一起,这也标志着这场针对秦国的三国连横终于拉开序幕。/p
魏国大营中军幕府之中,廉颇和项原在两侧落座,众位副将和裨将在两侧站立,针对秦国开战的战前会议即将召开,会议之后就是分兵进攻。/p
“廉颇上将军,赵国大军所到何处,何时才能抵达大营。”/p
魏国将军晋鄙向赵国上将军廉颇拱手施礼,赵军行动的快慢决定着为了三国联军的行动计划,晋鄙不得不问。/p
“我赵军三十万大军在丹水大营集结,我赵王命,赵国大军在丹水方向向离石要塞秦军展开进攻。”/p
上将军廉颇还了一礼,在廉颇出兵之前,赵括和廉颇对整个秦国的形式和赵国此次出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p
两位都是兵家强者,特别是当赵括拿出来鲁仲连送来的药单的时候,上将军廉颇心中就已经明白,秦王嬴稷很可能是装病,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这场战争绝对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p
赵括对廉颇也是坦诚相待,将梦蝶的事情和廉颇和盘托出,这个时候赵国的三十万大军对于赵国的作用实在是太重要。/p
而且赵括对魏国和楚国实在是没有信心,两国军队的战力不要说对秦国,即便是对赵国都没有一战之力。/p
即便是六十万大军,这六十万大军也抵挡不住秦国五十万大军的进攻,而且梦蝶的情报已经传到邯郸,两国兵马不过是四十万而已。/p
最后赵括和廉颇两个人研究决定,赵国大军不加入到这场中原大战之中,而是在丹水和秦军展开大战,进可攻退可守,楚国和魏国联军胜利,赵军可以再北部展开进攻,如果失利赵国大军亦可以在北部牵制秦军主力。/p
“上将军,三国连横赵国大军在丹水进攻秦军,是担心这一战赵国没有利益可图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