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都是戏精(1/2)
刘太守轻描淡写道:“贤侄,我只要四千石大米。也不让你吃亏,900文一石如何?”/p
陆远心中稍安,四千石还凑合。可是他看着刘志远的表情,突然醒悟过来。刘太守这是在试探!如果陆远轻易松口,刘太守可就要对陆家粮食存量生疑了。/p
陆远立刻摆出一副牙疼的表情:“大人,陆家上下这么多张嘴,不剩点存粮可不行啊。草民只能卖2000石。”/p
“呵呵,贤侄刚刚接任家主之位,有些事怕是不太清楚。”刘太守道,“陆家跟太守府可是在一条船上。常平仓里的存粮可都是从陆家买的。朝廷若是查到什么端倪,陆家可是首当其冲。”/p
陆远低头沉思一会,抬头道:“大人,陆家最多只能出2500石,真的不能再多了。”/p
“3000石。一石都不能少。”刘志远目光森寒,“咱们在一条船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现在是陆家为顾全大局做出牺牲的时候了。”/p
陆远顿时警觉,需要顾全什么大局?/p
“大人,容我考虑一下。”/p
“每石一贯。而且明日就要入库。”/p
其实刘志远心里也窝着火。本来今年粮价大丰收,正好低价收一批粮食填补常平仓的亏空。可是陆家突然高价收粮,搞得他措手不及。而且粮价上涨的速度出乎刘志远的预料。他认为陆远囤积粮食就是为了大发一笔。按照目前大米的行情,接下来几天涨到每石两贯都有可能。刘志远出价每石一贯,这是要陆家大出血了。/p
“草民…遵命。”陆远装作勉强答应,“明日草民亲自带人送粮入库。”/p
其实这正中陆远下怀。终于有机会去常平仓看看了!而且他本来就准备每石只卖一贯的。/p
“如此甚好。本府会在淮南王面前替你表功的。明日一早,我派人到你府上接洽。”刘志远说完摸摸胡子,端起了自己面前的菊花茶。/p
这就是要送客了。陆远顺势起身告辞。离开时他突然觉得不对,这里边儿又有淮南王什么事?/p
……/p
第二天,太守府的人天没亮就到了。/p
陆远也早就吩咐家丁将粮食装车,亲自押送着车队来到了城东的常平仓。因为常平仓是国有粮仓、储粮重地,设在城中更有利于守卫。/p
东海郡的常平仓占了城东好大一块地方。共有砖木结构的仓房10座50间,最多能够储存3万石粮食。粮仓大门就是一座小型城门,戒备森严,不仅在城门处有披坚执锐的甲士守卫。围墙上还布有弓箭手。/p
太守府的人向守卫出示令牌以后,车队才得以进入。但是每个进入库区的人都被仔细搜身。/p
陆远进入库区以后留心观察,发现这里各间仓房都保持了一定的距离都有人守卫。车队沿着库区中间的道路前进了没多久,停在了最大的一座仓房门口。/p
当仓房大门打开的瞬间,一股发霉的气味突然涌出,差点熏了陆远一个跟斗。库区内的小吏脸上蒙着布,指挥众苦力先从里面搬出了一袋袋陈粮,又将陆家带来的新粮卸下,每车都挑了一袋进行查验,再一一过磅入库。另外还有一些兵士站在外围监视众人。整个过程沉默而严肃。/p
这回太守府并不打算将那些陈粮交给陆远,陆远就借指挥陆家家丁搬运粮食的机会,悄悄弄破一袋陈粮的包装,抓了一把陈粮。这些大米色泽暗黄,霉味浓重。陆远用食指和拇指一搓,直接就变成了了粉末。/p
这些都是陈化粮无疑,连狗都不要吃的。按道理应该运出常平仓销毁,不知道留着还有啥用。/p
陆远也没问,他指挥家丁跟常平仓的管理人员交割清楚,就带人离开了。/p
……/p
于此同时,数百里外的苏州城内。小王爷赵昊窝在驿站中,脸色铁青。/p
两淮和太湖水灾,水路暂时无法通行。赵日天一行就在苏州境内上岸,改走陆路。/p
而苏州灾情也较为严重,城内还好,城郊尤其是靠近太湖的西部地区已经是汪洋一片。数千百姓流离失所。/p
赵日天小王爷前几日收到了紫霞仙子的回信,高兴地整夜都睡不着觉,将回信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几遍,每一个字都背得滚瓜烂熟。/p
赵日天的车队靠近苏州城时,刚好有大批难民堵在城门外。/p
苏州太守没有及时驱赶这些难民,难民们呼天抢地动静很大,让小王爷知道了苏州城外有难民。赵日天回想起紫霞仙子在信中让他要善待百姓,就闹着要下车体察民情。/p
这下可差点把身边的随行人员吓尿了。要是赵日天少了一条毫毛,所有人全都得掉脑袋。/p
但是这位爷要是犟起来九头牛都拉不住。/p
随行人员只好一边稳住赵日天,一边派人严厉斥责苏州太守办事不力。那太守火速抽调了军队将那些流民驱散,又临时找了一些衙役的家属扮作难民站在城门外。/p
待一切准备就绪以后,赵小王爷才从装饰华丽的马车上下来,在苏州官员的陪同下开始体察民情。/p
赵小王爷脸上带着悲天悯人的表情巡视着道路两旁的临时演员们,突然发现不太对劲。/p
他指着人群中一个小胖子说:“咦?不是说遭灾了吗,为什么这个小孩白白胖胖的?”/p
边上小胖子的爹顿时冷汗就下来了,这伙计姓董,是太守府的幕僚,平日里油水很足,一家人都胖。这次他们临时扮作灾民,仓促间没有给小孩子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