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走出困境的两条路(1/2)
第六章走出困境的两条路/p
人类对于自然的恐惧造就了敬畏之心,也是秉承着这种敬畏之心,人类文明才得以在敬畏中思考,然后慢慢发展。/p
华夏文明是所有文明中唯一文字历史完整的文明,但是确切的信世却是从周朝开始的,甚至夏商时期的历史又带有一些神话因素,这跟早期华夏种族的神权文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p
从夏商两朝开国先祖的诞生就能看出,当时华夏文明的神权发展。/p
夏朝的开国君主大禹,传说是从父亲鲧尸体的肚子里跳出来的。/p
商朝始祖更是留下‘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神谕。/p
在王诩看来,这一切背后的主要原因,都是为了一个统治的合理性,在远古那个未开化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敬畏除了武力,就应该是精神上的震慑,最先开化拥有智慧的那批人,理所当然的借用了自然的力量创造的‘神灵’。/p
把自己比喻成‘神灵’在人间的代言人,带领着族人繁衍生息,这就是神权社会的初始阶段。/p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类开始开化,衍生智慧,这种粗浅的神权政治就会出现很多分歧,这也是造就了华夏神话中神灵越来愈多的主要原因。/p
直到吸纳了诸多原始部落文化,并且归于一身的周人出现,改变了华夏神权的格局,将统治权正式从‘神灵’手中抢了过来,变成了单纯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权衡。/p
但是即便如此,周人也没有完全舍弃神权带来的部分便利,至少在安抚统领普通人民方面,神权的作用要比皇权更有效。/p
因为神权的出现,是来源于人类最原始的恐惧,即便是两千多年的后世,文盲率极低的现代,‘神权’的力量依旧让人感到害怕。/p
孤竹国能够残喘至今,与神权赋予的精神力量,密不可分,王诩知道不能轻易打破孤竹国人的精神信仰,否则后果难料。/p
因为人类文明发展进程同源同根的关系,远古几大文明中有很多重合相似的地方,尤其是在远古神话中的设定,不管是两河流域文明还是海洋流域文明的神话,设定上都有大量重合,至少风雷雨电这些神邸都是相似的。/p
但是仔细对比一下华夏的神邸,似乎跟其他文明的神邸有所不同。/p
希腊神话中,盗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被宙斯惩罚。/p
但是华夏神话中,带来火种的燧人氏却成为了火祖,并且养育了伏羲女娲这对儿女。/p
圣经中上帝为了惩罚人类的贪婪,发动了洪水要毁灭人类,只留下诺亚一家人繁衍。/p
但是在华夏神话中,共工祝融撞破不周山造成了天陷洪水,作为神的女娲却舍身补天。/p
其他文明中的神,似乎都带着上位者冷漠无情的制裁,而华夏文明中的神,却是引领帮助人类的存在,换句话说,华夏神话中的神,就是为了人类而存在的。/p
神灵这个定义,在华夏文明中除了高高在上的神秘之外,更多的是给华夏人的亲近感。/p
看着外面祈祷完欢呼雀跃的孤竹族人,王诩发现自己找到了心安理得当上这些人‘大帝’的理由。/p
转头看了看还在昏睡的王离,王诩打开了笔记本电脑,开始寻找能够最快帮助族人们走出困境的方法。/p
笔记本电脑用处还是很大的,里面装着他这么多年积攒的几十个t的考古资料,是真的考古资料。/p
虽然里面大部分的资料都是没用的,因为现在才秦朝,后面那些朝代的资料,不是没有出生,就是没有建设。/p
不过总归有一些意外惊喜什么的。/p
比较重要的就是地理和动植物资料,这些资料可以让王诩很快的改善族人的生活状态。/p
迁徙是必须的,现在部落居住的地方并不适合居住,没有适合耕种的地方,也没有充沛的水源,除了周围森林里的野生植物之外,就是靠着打猎果腹,但是如果不在入冬前储存到充足的食物,族人很可能挨不过这个冬天。/p
现在已经入秋了,天气明显要转冷。/p
地球气候的变幻对于人类文明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能够改变一个王朝的兴衰,历史上几次少数民族南下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全球变冷,草原上没有足够的牧草就没有食物来源,他们只能选择掠夺。/p
而很不巧,秦朝就是出于冷潮期的朝代,公元前476年至公元前100年,从战国初期一直到西汉,挪威雪线显示世界气温迅速下降,这在竺可桢的气候变迁图上有明确记载。/p
这也是中原华夏族与四方夷狄蛮羌交融最频繁的时代,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东胡,匈奴,柔然等。/p
而东北沿海地区,更是冷潮期最前沿的受害者,如果不是因为东北地区的气候恶劣难以生存和种田,以东三省的辽阔平原和土地矿物资源,足以支撑起另外一个不弱中原王朝的势力。/p
能够确认应该还是在秦皇岛地区,王诩用手机查了下地图,最后选了几个适合定居的位置,都是有着温泉附近,这样能够解决部分取暖问题,毕竟王诩现在手里能够御寒的方法并不多,火炕倒是有资料,而且王诩自己也会盘,但是没有那么方便的材料啊。/p
这里可不是后世,买点水泥自己就能盘了,在弄出火炕之前,王诩还得先把水泥弄出来,后世那种高质量的水泥肯定弄不出来了。/p
石灰砂浆和糯米石灰浆两者可以选择,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