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少年气(二合一)(2/3)
p>“这样的话,赶早不赶晚,我让那边的记者下午就过来找你好了,这样万一后面还需要做什么修改的话,留出来的时间也充分些,你记得听电话,等对方到了我再联系你……”在有短信和微信的年代,很多关系尚浅只是一面之缘或者工作关系的人完全可以发个文字消息祝贺。
但项目嘛,肯定还是要做的。
后来经过解释才知道,虽然这段采访并不是专门的访谈节目,不会全部播出,但还是可能有一些片段加入到报道里面,加之上面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所以不可能随便派个什么人过来。
杨奉畑也是呵呵一乐:
“有时间可以回盛京这边来看看,你是柳城人,算起来咱们还是老乡,就算没有项目,也可以回来探探亲嘛。”
尽管主持人对于航空一窍不通,但整个访谈过程还是让常浩南感到极为舒适,一系列问题也是简明有力,却又不至于给人以咄咄逼人之感。
哪怕开局满级号,也依然是需要成长的。
一方面,这个五四奖章推荐对于常浩南的重要性,一下子就掉下来了——你601所不推荐,有的是人排队等着推荐。
而个人荣誉的累积和地位的提高,也具有基本类似的效果。
这种私下对话,本就不是和说场面话的时候。
在工程领域上,这终究是个短板。
电话接通,对方直接自报身份,表示自己是航空工业第一招待所。
常浩南显然不可能如实解释说那段话其实是讲给前生的自己,只好语焉不详地一笔带过去:
嫌命长到续不完了属于是。
原本他面对央视的一对一采访还是有点紧张的。
至于报道的内容,有杜义山参与把关,常浩南反而并不很担心:
随后便是那几个常浩南没有记过的号码。
只是,此前完全没想过会大到这种程度。
毕竟在京航上了两辈子学,他对于学校还是有感情的,这种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不介意帮个忙。
唯有通过完成一个个项目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之后,他的意见才能算是具备了真正的价值。
连建言献策的渠道都不可能有,就更别提产生什么影响了。
那就打不通了。
另一方面,饶是他杨奉畑胆子很大,但面对这么多同行,也有点怕犯众怒。
常浩南过去就对这位总师的性格有所了解。
都打过不止一次。
而他也只需要编辑一个回应短信群发出去了事,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连喝两大杯水之后还是口干舌燥。
常浩南对于杨奉畑的感谢,倒也是发自内心的。
“也没什么,一些个人感悟而已。如果学校方面需要的话,我倒是也可以整理出来……”
“小常啊,你昨天晚上那段发言,就是回答主持人问题,最后还超时了的那段,简直说到大家的心坎里面去了!”
至于为什么有很多个……
毕竟以对方的能耐,只要能在他们的项目上多花点心思,不说直通大结局,至少也可以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1997年这会,国内还没有推出短信业务,因此手机真的就只是个移动的电话,如果打不通……
最简单的例子,如今的常浩南已经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装备建设和航空工业发展的路线。
“杨总谬赞了,我当时临场能想到那些,也是得益于在参加八三工程过程中的一些感想,说到底,还是得感谢您,还有众位前辈给我提供了足够好的机会和平台,包括我这次能够拿奖,也还是仰仗了诸位前辈和同事。”
这种事情,说起来也算是双赢。
在跟杜义山敲定了后续宣传上的一些事情之后,常浩南第二个联系的自然是唐林天。
几分钟后,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响起:
在昨天参加仪式的时候,常浩南在一张表上面看到了几个人在竞争奖章过程中的相关情况。
聊到这里,前者又在电话里透露了一个小秘密:
“脱敏反应是吧……”
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常浩南在随后四个月时间里玩了一波大的,导致这个名字在国防科工委系统内部的高级别人员里面很快扩散开来,盯上他的眼睛相比之前已经多出来了不知道多少倍。
跟后来某位采访丁中礼院士的女主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一次,常浩南没办法用戏谑的办法支应过去。
就像常浩南最早的成果,也就是新舟60项目衍生出的那个机翼常氏模型,如今几乎已经在整个航空工业系统内部推广开来,如果不是还有保密需求的话,恐怕其它行业也会开始采用。
其实不然。
“您是我面对过的,最年轻的专访对象,一般来说,人们在面对一个少年英才的时候,总是期望他表现的更意气风发,或者说更张扬一些,但是您昨晚的表现却让我们看到了一种不一样的状态。”
主要是这帮媒体选择的切入点确实很独特。
别的不说,就拿他最近一直在研究的多物理场仿真课题为例。
在报上自己的名字之后,电话那头用一副了然的语气让他稍等一会,显然打电话的人对于自己的回电早有准备。
很多人有一个误区,就是觉得这种行业内按部就班的规则会限制真正天才的发挥。
“连续报道……一周?”
脾气火爆,甚至带着些许江湖气,不过也是直来直去,言出必行。
除了意料之中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