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1/2)
第四十二章/p
“……老先生的规矩严,教书的时候,是不许叫丫鬟在里头服侍的,清月姐妹跟老先生相处的时日多些,就算难免亲近一些,你也要尊重先生。”/p
因前头清容想叫太太和老爷多些交流的话题,便托了太太在老爷面前帮她说项,让她再回去跟着老先生上学,太太便把清容叫了过来叮嘱一些注意的事项。/p
太太一边说着,眼底里流『露』出来的担忧十分明显,她就是怕清容在老先生处看着先生和两个妹妹相处亲近融洽,把自己挤到了一旁而不高兴。/p
清容噎了一下,才笑着跟太太开玩笑,“难道娘觉得,女儿是个一时半会儿都离不开丫鬟伺候的?还是觉得女儿会那么小气地跟她们争老先生的青眼?”/p
清容之前是很少到老先生处上学的,因她之前『性』子木讷内向,又有一个董清月珠玉在前,清容不愿意去上学,太太也不想『逼』着女儿非要去当才女,只规定了她字是必须要学要练的,她不爱念书,老先生便布置的都是描红的功课。/p
太太也不愿女儿处处被人比了下去,既然读书不成,太太就另寻了人请了刘姑姑到家里来,说是家里的绣娘,其实是只专门教清容的女红,家里的绣活也并不强着刘姑姑做的。/p
可就算是这样,清容也还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一门心思钻在花房里,太太虽然也无奈,可毕竟她只有一个女儿,也就任由她去,只像练字一样,规定她一定要做些针线活,清容便更觉得太太不爱她,跟太太越走越远。/p
可重活一世,清容却知道,太太对女儿的一番慈爱之心,本就『性』子良善柔弱的太太,又想让女儿快活,又想让女儿成才,内心不知道多矛盾。/p
是以清容主动提出管家,让太太借机调理身子,又让太太帮她在董成新面前说项,重新到老先生跟前念书,太太心里不知道多高兴,只觉得女儿长大成人了。/p
“娘哪里是这个意思。”太太见女儿一日比一日的活泼,很是欣慰,笑着揽了清容在身边,“娘知道我们家蓁姐儿最是乖巧懂事了,不过就是娘『操』心惯了,所以多嘴啰嗦几句而已。”/p
“娘放心罢,女儿能自己一个人把花房里的那些花花木木都打理得井井有条,难道是假丫鬟之手做的?不过就是不许丫鬟在跟前服侍罢了,女儿总不至于连研磨倒茶都要人帮我做的。”/p
清容浑不在意的样子,却显得十分自信,看起来落落大方又笑容开朗,太太爱怜地连连点头,道:“我知道蓁姐儿最能干了。”/p
她从床头的抽屉里翻出来一个匣子,递到了清容的手里,叮嘱清容道:“这原是你外祖父送过来给你的,你先前不肯要,如今可愿意带了它回去?”/p
外祖父送过来给她的?/p
清容有些意外,不管前世还是今生,她对外祖家都没有什么印象。/p
匣子四四方方的,红漆黑木,看起来十分精致。/p
她打开一看,里头是一块古朴的砚石,仔细一看,边上却雕着蟾宫折桂的花样,纹路清晰,离得远了瞧,却又什么都瞧不出来。/p
清容的心里更惊讶了,董家虽然富庶,却多年没人中过进士了,直到董成新高中,成了家中唯一一个进士出身的官老爷,可她不知道父母的婚事是什么时候订的,但能够拿得出来这样砚石的外祖父家,想来比起董家也差不到哪里去,只是为何她从前却根本不闻呢?/p
清容暗暗思忖,面上却不显,“娘,我很喜欢这块砚石,外祖父对我真好。”清容笑着把匣子合上,装作不经意的样子问:“这是外祖父什么时候送过来的?娘说我之前不肯要,我怎么不记得了?”/p
太太见清容喜欢,就更高兴了,见清容问起来,也没有怀疑,毕竟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女儿不记得了也很正常。/p
“你六岁那年开蒙,你外祖父知道了,就派人送了这个过来。当时你见了不喜欢,怎么也不肯要,你爹爹当时正忙着春耕的事情,也不知道怎么叫他听说了这件事,差点就让我把这块砚石送给了清月。”/p
“我推说清月还未到开蒙的年纪,你爹爹听了也就没再坚持,后来清月开蒙的时候,你爹爹还特地找人订做了一块送她。”/p
太太说着说着,情绪就有些低落了。想来是因为董成新太过疼爱两个庶女,对她所生的清容却不怎么上心,所以忍不住有些难过。/p
清容不愿意让太太变得不高兴,又有意打听外祖家的事情,便哄着太太告诉她外祖家的情况。/p
太太娘家姓赵,祖上曾今出过一任大学士,到了外祖父一代便是紫金光禄大夫,虽然不当什么要紧的差事,但是家中也是很殷实优渥的,清容的外祖母只生了两个女儿,太太是小女儿,上头还有一个姐姐被留在了家里招赘,太太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和谐单纯的家庭里,因清容的外曾祖父与祖父交好,便许了太太嫁进了董家。/p
只是可惜不管是太太也好,还是清容的姨母也好,子嗣上都不是很如意,太太多年只有清容一个女儿,而清容的姨母更是艰难,一连怀孕生子,生了两儿两女却一个都没有站住,有一个长到了七岁还意外夭折,清容的姨母伤了身子,恐怕再不能有亲生的孩子了,伤心无奈之下,只能停了通房丫鬟的『药』,抱养了通房的孩子养在膝下,如今也算有儿有女。/p
太太说起来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