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1章 谁能理解大宁皇帝的难处?(1/1)
随着大宁版图的不断扩张,为了加大对新占地域的控制力,迁都一事迫在眉睫。
关宁早有考虑,是为将来攻占梁国魏国而做准备。
但也不能着急,要反复衡量选址,迁都可是大事。
这是架空古代,而非他熟悉的历史,中原三国地广,远非曾经可比拟。
古代出行不便,交通不畅,如何加强朝廷对地方的管治是他一直在考虑的事情,可有些实际情况暂时无法改变,只能另外寻求策略。
迁移国都居中而定。
这只是其一。
对于如梁国这般广袤地域,若以朝廷层层治理,可谓是耗时耗力。
因而,关宁决定在新占领国土实行分封,才有了现在的局面。
这是无奈之举,却也是最好的选择,同时也让他备受争议。
关宁知道这些言论是什么。
可又怎么能做到绝对完美?
授封也就罢了,还接受义捐,这跟卖官鬻爵无异,军中将士首先起了心思。
我在战场上拼死搏杀才能得以被封授爵位封地,为何这些权贵势要之家,只是出钱义捐即可得到相同待遇?
如此心中自有不平,将来又有谁愿意拼命?
有这样的想法也实属正常。
可关宁必须要这样做,他需要这些义捐。
用这些人的钱粮才能养了军队!
授封水师就是为了安稳军心,要让他们明白,凭借军功得到的,是义捐万万都比不了的……x33
谁又能理解大宁皇帝的难处?
年还没过完就在这天寒地冻中出行,难道在宫里的龙床睡不舒服吗?
实在是没有办法。从辽庆行省传来急报,军心动荡,请天策府速出安抚之策!
原戍边大军已在战局扭转时更名为征讨大军,依旧分为一军,二军。
没有细分是为了战时集中指挥统一调度。
征讨大军开始反攻,先夺回北林行省,后又攻占上云行省,直至攻到辽庆行省,而今尽驻守于此。x33
一军统帅为荆国公郝仓,急报也是由他发出。
若非不得已,郝仓也不会发这般急报。
关宁也能够理解。
作为戍边军他们已驻守边境数年,随即战争爆发,又拼杀五年,即使郝仓带兵有方,可因时限太长,也难保人心异动。
他们想要回乡了!
有家室的想回家,没有家室的想有家室……
关宁必须尽快前往安抚。
在急报中,郝仓又提及梁帝朱桢使出攻心之计。
他派人散播舆论,直言大宁皇帝治军严苛,军武惧疲,不让休整,不封不赏,放任在外,还许以高官厚禄,拉拢军中将士……
本在异乡驻守,归期未定,也因此人心异动……
朱桢回朝,便玩起了心计。
这个人可比他父亲朱温,他弟弟朱镇更为难缠。
关宁深知其中利害,路途也不敢耽搁,不进州府,一路前行。
就在关宁赶往之时,大梁天顺皇帝回朝也不过一月之时。
从大宁国都上京城回梁国国都汴京,可谓是路途遥远。
朱桢一路不敢停歇,以最快的速度返回,跟出行时高调宣扬不同,返回时乔装成民,假装流民通关,东绕西跑,艰难返回。
曾经的梁地已成宁土。求和失败,两国处于敌对,他不得不小心谨慎。
梁国朝堂官员,梁国城民百姓等着他们的陛下回来……
他回来了!
同时也带回来一个不好的消息……大宁皇帝拒绝他的求和!
朱桢恨啊!
可善于操弄人心的他又怎么会放过这个机会?
“朕苦苦哀求,甚至是祈求,祈求大宁皇帝能放过梁国,放过可怜的梁民,可那个暴君,那个刽子手他根本不接受求和,他说要灭掉梁国,他说要屠尽梁民……”
在朝议上他是这么说的。
甚至,他丢弃皇帝威严走上街头,就像一个说书人对着城民百姓说这样的话。
在他的描述中,大宁皇帝是个无恶不作的暴君,是一个杀人如麻的恶魔!
“知道吗?”
“在霸城一战,大宁皇帝杀了我梁军十万兵!”
“他有一个嗜好,只是杀了人还不够,还要折磨人,他的宫廷太医院不是为了救人,而是解刨人,就像庖丁解牛那样,把人的器官都取出来……”
“他说要灭了梁国,他要让梁国成为地狱,他在辽庆行省放了十万兵,随时进攻!”
朱桢极尽夸大!
他就是要引起梁民对大宁皇帝的抵制之心,激发起民众的战意。
利用同情拉仇恨!
他还效仿大宁,在他回朝的一个月内,寻了近百人,如是讲读人那般到处宣扬大宁皇帝之恶。
在这样不遗余力的宣传下,大宁皇帝成了无恶不作,杀人如麻的恶魔,成了能吓哭小孩的存在。
ps:过渡情节卡文,容我好好想想,谢谢大家。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