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风声鹤唳(1/2)
第557章风声鹤唳
安禄山的造反震动了长安,长安城内顿时一片风声鹤唳。
首先就是刚刚企稳的地价再次向下急跌,平康坊有一座三亩宅,去年开价还是五万贯,当安禄山即将造反的消息传来后,这座宅子立刻降到三万贯,但无人问津。
安禄山举兵造反的消息传来,这座宅子的价格已经降到一万贯,但依然无人问津。
类似这样的宅子很多,价格都一降再降,却没有人肯掏钱买了。
与此同时,有人在城内制造金银恐慌,导致金价和银价暴涨,官方金银兑换价格不变,但已经兑换不到金银。
而黑市的银价已经涨到三比一,要三贯钱才能兑换一两银子。
黄金也一样,三十贯钱兑换一两黄金,同样涨了三倍。
所有人都知道,金银携带方便,关键时候能保命。
随着金银价格暴涨,物价也随之大帐,斗米从两百钱涨到四百钱,引发了长安的抢米风潮。
得到安禄山造反起兵的消息,天子李隆基俨如被一棒敲醒,他震怒异常,自己这么信任的安禄山居然造反,李隆基破天荒地回到阔别已久的御书房,召集数十名重臣商议对策。
杨国忠上前得意洋洋道:“陛下,微臣早就说过安禄山必反.”
李隆基心中着实恼火,他怒斥道:“现在是说这种风凉话的时候吗?有什么应对之策就说,没有就下去!”
杨国忠一句话说不出,只得尴尬地退了下去。
韦见素上前道:“安禄山不过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地方军阀,一个头脑简单的胡人,带领一群同样的愚昧的胡人造反,现在已经不是五胡乱华的时候了,我大唐有近五千万汉人,足以将这一小撮造反者淹死,陛下不必慌张。”
李隆基点点头,韦见素的话让他心中舒服了很多,他点点头道:“韦相国有什么具体的建议吗?”
韦见素躬身道:“陛下,安禄山经营幽州已久,他对幽州控制稳固,我们一时难以插手,但河东不一样,他刚兼任河东节度使,不可能掌控河东,卑职建议立刻任命太原尹王承业为河东节度使,重新整顿河东军队,他原是羽林军大将军,正适合当然此职。”
李隆基点点头,当即令道:“传朕旨意,封太原尹王承业为河东节度使,由卢奉义出任监军!”
众人愕然,怎么又多了一个监军,李隆基叹息道:“朕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没有在幽州派驻监军,以至于让这些藩镇坐大造反,从今天开始,所有外派军队必须有监军,由内侍担任。”
兵部尚书独孤烈担忧道:“陛下,监军会掣肘主将,恐怕对作战不利。”
李隆基不置可否道:“监军不干涉正常军务,只监视异常调动。”
但什么叫异常,什么叫正常,根本就没有规定,还不是由监军自主决定,独孤烈正要再劝,李隆基却摆摆手,“朕意已决,不要再劝了。”
独孤烈无奈,只得退下,李隆基看他一眼,淡淡问道:“独孤尚书,李邺现在何处?”
独孤烈心中一凛,连忙道:“微臣也不知晓,陛下取消了述职,他应该在安西或者河中了吧!”
李隆基沉吟一下道:“他是大唐的栋梁之才,现在大唐内乱,他在安西太屈才了,调回来吧!传朕旨意,立刻宣安西节度使李邺回朝,任命席元庆暂代安西节度使,任命丰王李珙为安西大都护,安西北庭都转运使,节制安西、北庭军事,任命河中都督长史谢缙为河中都督,受丰王节制。”
独孤烈心中明白,这是天子剥夺李邺的军权了,他早就有这个想法,但受虢国夫人和高力士的影响,一直举棋不定,直到安禄山造反,他才摆脱了外界影响,终于下定了决心。
这时,杨国忠看出了端倪,天子已经不信任外臣了,他也知道,自己作为右相,必须有所表态,否则自己右相之位难保。
杨国忠出列道:“陛下亡羊补牢,处置果断,微臣深为赞同,微臣建议,由亲王坐镇地方,指导各地抗击安禄山,团结军民众志成城,共渡难关!”
杨国忠的表态说到了天子李隆基的心坎上,他点点头,“爱卿所言极是,朕会考虑,现在朕很关心洛阳的防御,杨相国有什么想法?”
杨国忠躬身道:“微臣推荐户部尚书鲜于仲通为洛阳留守,率领洛阳军民坚守洛阳。”
李隆基点点头,鲜于仲通也是带兵之将,可以重用,应对安禄山那帮乌合之众足够了。
他当即下旨道:“封鲜于仲通为骠骑大将军,出任洛阳留守,在关中募兵三万,赶赴洛阳防御。”
历史就这样阴差阳错,原本应该是封常清去洛阳防御,因为李邺的存在,封常清逃过了这一劫,改为鲜于仲通赶赴洛阳防御。
这个时候,封常清在长安落魄,是他的不幸,但也是他的万幸。
天子李隆基随即又下旨,从常平仓调米十万石,以三百文每斗的价格向市场销售,疯长的米价立刻被打压下来,稳定在每斗三百文左右。
桥陵,飞龙带着三百名手下正从密室里搬运财物,飞龙头戴紫金冠,身穿紫色道袍,申请肃然地盯着一只只大木箱,他心中有些不安,怎么全是大木箱子,虽然他的木箱子上也没有任何标识,但他不光是大木箱子,还有三十桶火药,装在大木桶内。
可是他没有看见火药桶,怎么回事?
搬出了两百只大箱子,一名武士首领上前道:“启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