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烽火连绵潼关路(1/2)
经过商议之后,静瑶决定让白眉鹰王殷天正和五旗四门留守光明顶;五散人在江南整合徐寿辉、郭子兴等各路义军;静瑶和杨逍、韦一笑前往黄淮,整合韩林儿、刘福通各路义军。计议已定,众人欢聚一堂,饮宴之后,各自道别而去。
静瑶不愿大张旗鼓,只带了杨逍、韦一笑,一行三人,策马向东而去。静瑶和杨逍韦一笑都是当世一等一的高手,沿途遇到小股流寇,自是顺手除去。数日后进了玉门关,随着一路向东,气候渐渐热了起来。
将到中午,三人看到前方有一处树林,打算到那里打尖休息。策马走到近处,只见树阴下已有九个人坐着。八名大汉均作猎户打扮,腰挎佩刀,背负弓箭,还带着五六头猎鹰,墨羽利爪,模样极是神骏。另一人却是个年轻公子,身穿宝蓝绸衫,轻摇折扇,掩不住一副雍容华贵之气。静瑶只一瞥,便看出她其实是一个绝美的女子。
正在此时,只听得东边大路上马蹄杂沓,一群人乱糟糟的乘马奔驰而来。这群人是一队元兵,约莫五六十人,另有一百多名妇女,被元兵用绳缚了曳之而行。这些妇女跌跌撞撞,如何跟得上马匹,有的跌倒在地,便被绳子拉着随地拖行。
所有妇女都是汉人,显是这群元兵掳掠来的百姓,其中半数都已衣衫被撕碍稀烂,有的更裸露了大半身,哭哭啼啼,极是凄惨。元兵有的手持酒瓶,喝得半醉,有的则挥鞭抽打众女。这些蒙古兵一生长于马背,鞭术精良,马鞭抽出,回手一拖,便卷下了女子身上一大片衣衫。余人欢呼喝彩,喧声笑嚷。
杨逍和韦一笑转头望着静瑶,只等着她的号令去杀元兵。忽听得那女扮男装的年轻公子说道:“吴六破,你去叫他们放了这干妇女,如此胡闹,成甚么样子!”
名大汉应道:“是!”解下系在柳树上的一匹黄马,翻身上了马背,驰将过去,大声说道:“喂,大白天这般胡闹,你们也没官长管束么?快快把众妇女放了!”
元兵队中一名军官骑马越众而出,臂弯中搂着一个少女,斜着醉眼,哈哈大笑,说道:“你这死囚活得不耐烦了,来管老爷的闲事!”那大汉冷冷的道:“天下盗贼四起,都是你们这班不恤百姓的官兵闹出来的,乘早给我规矩些罢。”
那军官打量柳荫下的众人,心下微感诧异,暗想寻常老百姓一见官兵,远远躲开尚自不及,怎地这群人吃了豹子胆、老虎心,竟敢管起官军的事来?
一眼掠过,见那年轻公子俊美异常,雪白的手掌和白玉的扇柄几无分别。他心中欲念大炽,大笑道:“兔儿相公,跟了老爷去罢!有得你享福的!”说着双腿一挟,催马向那少年公子冲来。
那公子本来和颜悦色,瞧着众元兵的暴行似乎也不生气,待听得这军官如此无礼,秀眉微微一蹩,说道:“别留一个活口。”
这“口”字刚说出,飕的一声响,一支羽箭射出,在那军官身上洞胸而过,乃是那公子身旁一个猎户所发。此人发箭手法之快,劲力之强,几乎已是武林中的一流好手,寻常猎户岂能有此本事?
只听得飕飕飕连珠箭发,八名猎户一齐放箭,当真是百步穿杨,箭无虚发,每一箭便射死一名元兵。众元兵虽然变起仓卒,大吃一惊,但个个弓马娴熟,大声呐喊,便即还箭。余下七名猎户也即上马冲去,一箭一个,一箭一个,顷刻之间,射死了三十余名元兵。
其余元兵见势头不对,连声呼哨,丢下众妇女回马便走。那八名猎户胯下都是骏马,风驰电掣般追将上去,八枝箭射出,便有八名元兵倒下,追出不到一里,蒙古官兵尽数就歼。
那女扮男装的少年公子牵过坐骑,纵马而去,更不回头再望一眼。她号令部属在瞬息间屠灭五十余名蒙古官兵,便似家常便饭一般,竟是丝毫不以为意。
“那八名猎户杀鞑子,救百姓,侠义为怀,令人好生敬佩。杨左使,你能否看出这八人的来历?”韦一笑问道。
“这八人箭法如此神妙,又精通骑术,不似是中原哪一个门派的人物。更加奇怪的是,他们对那位女扮男装的公子极是恭敬。真是让人费解。”杨逍沉吟道。
静瑶摇了摇头道:“两位有没有注意到那位姑娘的神色,还有那些猎户的措辞?她对于元军凌辱百姓,最初并无愠色。那猎户要元兵释放民女,用的更是上官训斥下属的口吻。真正开始动手,是在元军军官冒犯了那位女子之后。”
“两位有没有注意到,那位女子身上的雍容华贵之气?这种气质只有从小生活在豪门世族才能养成,绝不是江湖人士能有的。而她手下的那八个猎户,精通骑射。我猜那个女子,极可能是元廷豪门重臣之女。”
杨逍和韦一笑听得目瞪口呆,他们原以为遇到了反元侠士,却被静瑶说成了元廷贵女。可是细细一想,静瑶分析的极有道理。杨逍叹道:“教主英明,我们果然想得太简单了。”静瑶笑道:“两位都是光明磊落的豪杰之士,凡事难免以己度人,正所谓君子可欺之以方。”
经历了这段小插曲,众人继续策马东行。沿途却见元军调动极是频繁,静瑶等人与乡民攀谈,才知道原来义军的活动范围已经到了陕西一带。
去年(元顺帝至正十五年),刘福通拥韩林儿在亳州称帝,国号为宋。汴梁以南邓、许、嵩、洛诸府州皆为义军所有。察罕帖木儿(赵敏之父)驻戍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