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太子之选(2/3)
伐,保吴国平安,立下汗马功劳,国富富于民,国强强于兵,列国纷争,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说什么都是假的。本王继任以来,西有强楚,南有雄越,北有宋、晋、齐、鲁,都对我吴国虎视眈眈。
幸我大吴有孙将军,百战百胜,这才让吴国得以求存,在当今诸侯列国之中才有一席之地,孙将军今日举荐太子,你也说说吧!“
吴王阖闾一席话也是肺腑之言,在列国之中求存,若兵不强,则国难盛,孙武于吴国,可谓也是中流砥柱,国之栋梁。
”吴国能有今日,全凭王上胸怀大志,列国之争已持续百年,强者生而弱者亡,大周开国之时,诸侯百余国,现如今列国之中,吴国强盛,是为继齐、楚、晋、秦之后最强之国。
保持一个强大的军队于吴国来说,关系存亡,同时也关系吴国权贵、百姓福祉。
三公子夫差时刻以兴盛吴国为己任,以身作责,身先士卒,居安而思危,是继承王上大志最佳人选,也是保吴国平安的最大保证。
我孙武一介武将,于朝中之事不善权谋,却也为吴国百年谋计,今日不拘于节,推举三公子夫差为太子之选。“
孙武虽然行武出身,但一席话却也让群臣后脊发凉。
列国之争,争的是征伐,适用的是弱肉强食之理,吴国能有今日,是当今吴王为吴国四处打下来的。
只有威服列国,才是吴国存亡之道,也是群臣能保荣华之理。
”孙将军对吴国一片忠心,实是我群臣之楷模。
孙将军为我吴国大小百战,身先士座,不惧个人生死,只保吴国平安,其心无私,本王深表感激。
孙将军举荐公了夫差,也是为吴国存亡,不拘于礼,实是用兵之道,取胜之法。“
吴王说完,看了看殿下众人又道:”刚才三位爱卿都已举荐,伍受卿任人以贤,伯爱卿遵行祖训,孙爱卿以吴国兴亡为己任,各举荐了我的三个犬子,本王十分欣慰。
三位爱卿忠君爱国之心,当为我吴国群臣表率,也是本王的福祉。
传本王令,自今日起,三位爱卿享大周天子上卿之礼,于我吴国之内律法之束,在此大殿,免跪拜之礼,赐坐。“
吴王也是对三位权臣大加赞赏,如此礼遇,在列国之中也是罕至。
远超当年齐恒公对管相国的礼遇。
三个公子听闻,亲自从大殿边上搬来三张椅子,亲扶三人落坐。
”越国勾践一直窥视我吴国疆土,虽然与我吴国示好,可防人之心却不能不能,居安思危,才能保吴国百年强盛。
公了夫差,身先士卒,为我王室表率。
这一月以来,巡防吴都,保吴都平安,也是用心良苦。
本王今日封公子夫差为偏将军,领兵一万明日启程驻扎于吴越交界。
差儿,还不殿下领命!“
夫差一听,立时跪在殿中。
”儿夫差领命,谢父王。“
”大公子波,一直协助太宰伯爱卿处理列国之交及宗室之事,身为长子,以身作责,不辞辛劳。
此次越国莲花公主生辰之邀,波儿处理得当,任人以贤,不私情,实在难得可贵。
本王今日封公子波为吴少宰,日后你就辅佐伯爱卿处理列国之事吧。“
吴王说完,公子波已跪在殿下领命。
公子波此时心里兴奋,却也疑惑重重,在等着其二弟公子山的封赐,对三弟公子夫差,他则连正眼都不瞧。
”治国之要,民为本。
今年吴国境内大旱连连,百姓疾苦。
幸得公子山协助伍爱卿及时救灾,解百姓之危,多次提请本王为灾民减赋,公子山赤子之心,让本王心慰。
山儿,你也殿内听封吧。
本王封你为佐辅官,就辅助伍爱卿管理吴国内务吧。“
吴王对三个公子各有分封,高下之分,却也明了。
夫差虽然第一个受封,却只是一员偏将,却手握重兵。
而公子波为少宰,却已位列三司之上,而公子山的佐辅官,也是仅次于相国,在其它国也可称为右相国了。
两人之位已超越一众群臣,只在三位权臣之下。
一时之间,众臣疑惑重重,都不再语,也不知道吴王心里到底偏向于谁。
”众位卿家,今日朝会,本欲择一选之,只是吴国太子之选关系吴国兴亡,本王一时之间,也难与定夺。
殿下三儿,你们今日受封,自今日起,可入朝议事,作为本王亲儿,你们勿必与吴国兴亡为己任,为吴国百姓谋福利,尽心尽职。
太子之选,本王观其后效,在你们三人之中择之。
你们三人该秉承兄弟情谊,团结友爱,不可私下互斗,有损我吴国威仪。
你们三人可否清楚?“
殿中三人一听吴王之令,齐声道:“儿臣谨记父王教诲,以吴国兴亡为己任,为吴国百姓谋福利,尽心尽职,死而后己。”
“你们三人退下吧!”
吴王说完看了看众臣又道:“各位卿家,还有奏报吗?”
孙武一听,朝前两步跪在殿中。
“孙将军,刚才本王召令,你难道不知吗?
还不给本王起身,你这是想违抗本王召令?”
孙武一惊,只得站起身来。
而吴王则微笑以对。
众臣这才想起,刚才三位权臣已为大周上卿,殿内免跪拜之礼,所以吴王见孙武跪拜,这才厉色训话,其实也是对孙武之尊。
“回王上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