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医匠所(1/2)
第306章医匠所
仅仅一所明德书院罢了,能够招收的平民学子终究有限,仅仅那么一点学子,还影响不了大局,而这也是李翔做出如此行为,却没有遭受世家势力针对的缘故。
毕竟以李翔现在的名望与地位,那些世家还不愿意为了这些小事而影响他们与李翔的关系。
反正,在那些世家们看来,做官的渠道还掌握在他们的手中,那一小波平民学子根本无法影响到他们的地位。
不过,这些世家之人又怎么会想到,接下来的那些变化呢!
而书院的开办,印刷术与造纸术也被李翔提上了日程。当然,这两项技术那是在掘世家的根,李翔若是真的敢提由他自己出来,可就不会像书院这次被视而不见了,到时候李翔就真的要面对世家集体势力的疯狂反扑了。
因此,就按原来李翔所想的那样,是时候再对黄巾进行一波谋划了。反正他们本来就已经站在了世家势力的对立面,虱子多了不怕痒,想必他们也不介意削弱世家吧!
不过,想要让黄巾心甘情愿地当一波儿冤大头,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还得要慢慢谋划才行!
既然书院都已经建成了,但是没有足够的先生授课也不行。而且,还得找几个声望足够高的人物在书院里撑场子才行。这样,那些学生才能更好地相信书院的教书能力,才会愿意加入到明德书院之中。
基于这个目的,李翔为汉末那些有名的大儒都书信一封发出了邀请,诸如水镜先生、庞德公、蔡邕等人,甚至李翔借由荀彧之手向颖川荀氏也发出了邀请。
但是,结果自然不怎么样,水镜先生、庞德公以及荀氏之人皆有他们自己的书院要打理,他们的颖川学院与鹿门学院已经名闻天下,又何苦要到李翔这里。
最终,也只有蔡邕一人接受了李翔的邀请。
不过,虽然李翔正儿八经邀请的人中只有蔡邕一人到了,但却有不少人不请自来,而给了李翔一个个不小的惊喜。
随着李翔来到这汉末三国,很多事情已经悄然发生改变。就比如蔡邕,他这一世便一直呆在江东吴会之地之中,并没有返回洛阳,而这也是李翔为什么上次在洛阳拜访蔡邕失败的原因。
也幸好李翔到河内上任后不久,就得到了这个消息,此次将书信寄入到了吴地之中,否则,李翔此次与蔡邕就又要失之交臂了。
而蔡邕他除了自己到来之外,还为李翔请来了乔玄一起到来。
《三国志·吴书九》中记载,大乔、小乔为“桥公”之女。清代人沈钦韩在《两汉书疏证》一书中说:“桥公者,太尉桥玄也。汉制为三公者方称公。”沈钦韩的意思是,只有官至“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人才能被称作“公”,因此《三国志·吴书九》中记载的“桥公”必为汉太尉桥玄。
只是后来不少学者通过种种推断而否认了这一观点。不过,在这个世界之中,李翔却发现,这位乔玄确实是大小乔的父亲。
刚发现这个事实之后,李翔一开始还吃惊不已。毕竟,乔玄如今怎么也有六七十岁了,这么大把年纪也不知道是怎么生出大小乔,这两个刚刚十几岁的小姑娘的。
起码在这方面的能力上,乔玄确实很令李翔钦佩。
如果说,蔡邕是李翔亲自请来的,而乔玄是被蔡邕出手拐来的。那么,剩下这几位是纯粹是因为李翔的声望而吸引来的。
王烈,字彦方,平原人,少师事陈寔,以义行称,不愿与其师那般做官,喜行走天下,教化世人,最有名的实例便是曾经劝服盗牛者改过自新,成为一个拾金不昧之人。
邴原,字根矩,北海朱虚人,荀彧称其,此一世异人,士之精藻。
管宁,字幼安,亦是北海朱虚人,其割席断义之举名传千古。
这三人并没有接到李翔的邀请,却在听闻李翔将要兴办学院的消息之后而各自来到了河内,毛遂自荐,并主动加入了明德学院之中,担任先生负责教书育人。
只可惜,无论是蔡邕他们,还是管宁这几人,他们仅仅只是愿意来到明德学院之中教书育人,但却始终不愿意在李翔麾下出仕。
似王猛、戏志才之流的名士他们喜功名,想要通过建功立业来印证自己的学识,而他们这几人却都是喜清名之人,立志做如同郑玄那般的经学大家。
这几人既然不愿意在李翔麾下出仕,那么李翔也没有强求。反正只要他们愿意在明德学院之中教书育人,培养出一批批学子,那本身就是对李翔最大的帮助了。
这将近两年的时间,李翔除了筹办明德学院之外,还开设了一所医匠所,而这医匠所的负责人自然是李翔之前召唤出来的孙思邈了。
相比于明德学院的从者云集,愿意加入医匠所的人就没有几个了,没办法,李翔只能挑出一些孤儿孤女们来自行培养了。
医匠所与明德学院的人不同,医匠所将近九成的人不需要学习到什么太过高深的东西,只需要学会一些最基本的清理伤口、包扎等治疗手段就可以了。
在原始的冷兵器时代,每场战争出现的战损,最主要的并不是当场战死之人,而是在大战之后那些受伤的人。
在这个医疗手段相当匮乏的时代,即便是仅仅受到一些非常轻微的轻伤,也有可能因为伤口受到感染而一命呜呼。
而且这个时代一旦在战场上受了重伤,那就等于提前宣告了你的死亡了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