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夏侯渊惨败(1/2)
扬州。
淮南郡,寿春城。
三千人的骑兵团队,趁着茫茫夜色的掩护,从寿春城城东十里外绕过,折返向北,朝着北山疾驰而去。
北山处于下蔡城和寿春城中间偏北的位置。
这里也是曹军从谯郡南下,除水路外攻击寿春的最短路途。
如果绕过北山,则需要多消耗十余日的时间。
大公子,前面就是山口了。
为首一身银色铠甲,手持长枪,一双虎目即使在黑夜中,也显得格外有神。
权弟说的北山凤口应该就是这里了。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带着骑兵队伍,千里奔袭寿春的小霸王孙策!
孙策伸手入怀,摸出了一个红色的锦囊。
他还记得孙权临行前告诉他,到了北山凤口处拆开第一个锦囊。
听到亲兵的提醒,孙策这才拆开锦囊。
孙策用两根手指将纸取出,轻轻一抖便将折好的纸铺展开。
上面有孙权娟秀的字体写到:到达北山凤口,采石、伐木,用作守住山谷的工具。
谷口、山谷中部、山谷出口分别派兵五百。
等到有军队通过,放他们进入山谷,待到全部进入后,便扔下滚石、木檑,重创敌军,且封死山谷的出入口,到时再攻寿春,拆开第二个锦囊便可。
孙策看完锦囊后,下意识的抬起头环顾四周。
北山山谷狭长,两边怪石嶙峋,树木茂密,极易埋伏。
孙策有些疑惑,难道曹操真的会派兵来攻打寿春吗?
大公子,我看这里地势险峻,曹军真的会从这儿走吗?别说是孙策,就连他身旁的亲兵,也对孙权的筹划产生质疑。
孙策摸着下巴,沉吟了片刻后发号施令道:传令下去,就按照权弟锦囊上所书写的去做!
可是大公子,万一曹军已经绕过北山,我们岂不是徒劳无功,又白白的浪费了攻取寿春的好机会?亲兵问道。
孙策摇摇头,说道:兵贵神速,曹操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
如果曹操真的出兵,我料定曹操派出的也必定是骑兵。
可即便如此,绕过北山还需要多花上几天的时间。
战机稍纵即逝,所以曹操的部下绝不会舍近求远,权弟的判断是准确的。
孙策再次暗暗佩服孙权的智谋,只是他不明白孙权为什么就这么肯定,曹操一定会出兵?
据孙策所知,曹操经营兖州和谯郡,兵粮已经捉襟见肘,曹操又怎么会主动出兵平定袁术?
不过一想到孙权料事如神,这次平定江夏,生擒张勋,都是孙权的计谋,孙策也就稍稍安心,立刻吩咐手下动了起来。
直到天明时分,孙策一切准备停当。
他率领剩余的一千五百名骑兵部队,埋伏在山谷外不远处的丛林当中。
不多时,便有探马匆匆忙忙的跑了过来。
禀报大公子,曹操部将夏侯渊,率领五千轻骑,距离北山凤口已经仅剩下十里的距离了!
原本坐在地上的孙策蹭的一下站了起来,两只眼睛里绽放出浓郁的战意。
夏侯渊!
那可是曹操手下的悍将。
孙策摩拳擦掌,看来权弟所料不错,这一次总算是能够大干一场了!
来人,点齐兵马,我们也朝着北山山口出发!孙策大手一挥,穿盔戴甲,随后拿起靠在一旁的长枪翻身上马。
一千五百命骑兵令行禁止,哗啦啦全部跨上骏马,随着孙策朝着北山山口冲了过去。
骑兵马快,等到孙策到达山口的时候,探马来报说夏侯渊已经率军进入谷口。
好,众将士听令,随我弃马上山,伏击夏侯渊!孙策倒提着长枪,翻身下马,率先朝着山上走去。
山谷中的夏侯渊率领骑兵进入山谷,可他刚一进入山谷,便放慢了速度。
他看着两边的峭壁,已经飞起的惊鸟,心中隐隐的感到不安。
将军,小心有埋伏啊。夏侯渊身旁的亲兵,小声的提醒道。
夏侯渊嗯了一声,一双眼睛如鹰隼般,在山间的两侧来回逡巡不定。
猛然间,夏侯渊见到了山边悬崖上,几棵树之间,露出一面白绿相间的旗帜。
隐约间可以看到,旗帜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孙字!
如果不是仔细看,在树荫的遮挡下,很难看清那到底是什么。
不好,有埋伏!夏侯渊当机立断,大吼一声:撤退!撤出山谷!
夏侯渊相当机警,他之所以叫骑兵放慢速度,就是担心山谷中藏有伏兵。
现在,看来是印证了他的判断。
大公子,夏侯渊发现了,我们该怎么办?孙策身边的亲兵,听到山谷中传来的呼喊声,满脸焦急的问道。
孙策右手攥拳,狠狠地向下一挥,怒道:给我打!狠狠地打!
亲兵领命,赶忙放出信号。
霎时间,山谷中喊杀声如海浪般此起彼伏!
杀啊!活捉夏侯渊!
轰隆隆!
硕大的滚石和木檑,沿着山体被丢了下去。
山坡上,放弃马匹的骑兵,一个个拿出弓箭,疯狂的朝着山谷nèi_shè击。
仅管曹军的骑兵及时调转马头,可因为马匹的身材健硕,山谷狭小,想要一下子完全调过去极为困难。
而且骑兵甲士们为了让夏侯渊先逃出山谷,自动的分出一条通道,从而耽误了调转马头的时机。
也正是因为如此,滚石和木檑从天而降,将曹军的骑兵砸的血肉模糊,脑浆迸裂!
撤!快撤!亲兵一边掩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