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土司叛乱(1/2)
就在朱厚照打着税收的主意的时候,一本内阁的奏疏送到了御案上。朱厚照心里一沉,因为他害怕又是哪里发生了天灾,在吞噬着自己子民的生命。
怀着紧张的心情翻阅,这是一本云南布政使熊海波上奏的奏疏,其中说道正德六年四月,云南新平县百姓因被治下土司奴役压榨,无食充饥,遂攻打当地土司府,导致当地爆发民乱,而后被黔国公沐昆派人镇压。其中还提到了土司在西南地区“世有其地、世管其民、世统其兵、世袭其职、世治其所、世入其流、世受其封”的弊端,称这样下去当地百姓“只知有土司而不知有天子”,迟早会尾大不掉,请求朝廷趁早决断。
看到“民乱”的时候,朱厚照心中大喜,毕竟自己这个“天下兵马大元帅”迄今为止都还动用过一兵一卒出征呢,但又看到被“黔国公沐昆镇压”,把沐英从土里刨出来教育子孙的心都有了。
“大胆沐昆,居然敢抢朕的功劳!”朱厚照有几分气不过。
随后心里就开始思索土司制度的利与弊了。
因为云贵地区多山岭,所以当地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聚落,且因为经济教育不发达的缘故,当地百姓多不受官府管控,起初官府也曾出兵镇压,但一是耗费过大,得不偿失,因为云贵地区比较贫瘠,就算收回来了对朝廷来说也是一块鸡肋,而且官兵撤走后当地百姓依然恢复原样,朝廷对此也无可奈何。
二则是因为当地多瘴气,官兵到达以后都会因为水土不服而出现头晕乏力甚至死亡的症状,并且因为当地多山岭,很容易迷路,所以攻打起来很是麻烦。
但是又不可能放弃这么大的一块土地,于是土司就光荣的诞生了。朝廷将当地的土地和百姓划归他们,他们只需要负责维护表面的和平,不给朝廷添乱即可。
于是,在朝堂诸公的政治智慧之下,不费一兵一卒一丝一毫就将云贵地区牢牢地掌握在了朝廷的手里。
出发点自然是好的,但和卫所制度一样,土司制度也是世袭罔替的。随着时间推移,土司制度的弊端也慢慢显现出来,一个封建王朝的内部有一个小的“封建王朝”,这对于皇帝的威严和统治,其实也是比较不利的,少数民族地区随着王朝的控制逐渐减弱的情况下,出现了大量的军阀割据,土地兼并,历史上的万历年间,播州土司杨应龙叛乱,吞并四川重庆,声势浩大,明军苦战两年余,花费钱粮无数,才以巨大的牺牲平定了播州之乱。
如今土司已经开始出现不断兼并壮大的迹象,有人抢自家的东西,朱厚照自然不会坐视不管,开始回忆起了历史上的解决办法。
历史上的大规模“改土归流”发生于后世伪清的雍正年间,对国家的领土完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既然老天爷让小朱同志来到了我泱泱大明,自然也就没有伪清什么事了,朱厚照要做的就是将历史的进程提前。
所谓“改土归流”,其实就是取消土司世袭制度,设立府、厅、州、县,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这样一来就可以播行王道,加强朝廷对对西南地区的控制能力。
心里想着,朱厚照就在御案上写了一份计划大纲,刚好趁着明天的早朝和朝堂上的那群老狐狸议一议。
一旁的刘瑾难得的看到朱厚照如此认真的神态,乖乖地侍立在一旁,生怕打扰了朱厚照,连豆子都不吃了。
写好以后,朱厚照让人抄写了一份,送去给了如今已是刑部尚书的江若琉,凭借此人的玲珑心思,定能理会朱厚照的意思。
……
次日早朝,朱厚照让刘瑾将云南布政使的奏章读给了文武百官听,百官听后纷纷哗然。
有的怒斥当地土司的贪婪无道,逼得百姓揭竿而起。有的称赞黔国公沐昆当机立断,为朝廷解除了一大隐患。还有的大臣则议论土司制度的利与弊。当然,最让朱厚照无语的是还有大臣用当地土司的事情来规劝他,让他减赋爱民……
看着奉天殿里的气氛差不多了,朱厚照压了压手,示意自己有话要讲,百官见状也安静了下来。
“土司制度源于唐代的羁縻制度,成祖实施之初确实为我大明的统一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让朝廷不费一兵一卒不花一丝一缕就将西南大地牢牢地控制在了朝廷的手中,可谓是一大善举。”朱厚照身为朱棣的后人,自然不可能砸了自家祖宗的牌子,先给土司制度定了性。
“但是,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土司制度发展至今,因为土司是世袭的缘故,经过几代人的积累和控制,对当地土地的兼并和人民的奴役已经达到了一个顶峰,并且隐隐有尾大不掉的趋势了,所以朕今天就想让诸位爱卿出出主意,该如何解决这土司的问题,又能维护西南大地的和平稳定。”
“陛下,可效仿当初汉武帝的推恩令,令土司施行推恩,以慢慢化解其在当地的权势。”马文升虽然是一员将才,但是人家也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所以引经据典起来不输于任何一位大臣。
听着兵部尚书温水煮青蛙的提议,大部分大臣都还是赞同的,毕竟到了他们这个地方,求的就是一个稳字,也是自古以来我国奉行的“中庸之道”,力求平衡。
推恩之法,虽然进程缓慢,但的确是一个不会引起太大反弹的做法,对当地的稳定很有意义。
但是有着后世五百多年眼光的朱厚照却不这么认为,据他所知,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