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殿试(2/2)
辰,考卷全都收了上来,礼部尚书吴明拱手道:“禀陛下,天平十一年殿试贡生九百二十二人,除十四人或有夹带,或有违规外,实收考卷九百零八份。”“嗯,”皇帝端正坐在御座上,淡淡点头,平心静气道:“殿试乃国之抡才大典,岂可轻视?作弊者永不叙用,夺去功名,贬为庶民,余者以后再接再厉,”他转目直视一众礼部官员又道:“批卷阅卷,尔等需慎之又慎,不得徇私。”
一众礼部官员皆俯首道:“臣等不敢。”皇帝才满意的起驾回宫,一众官员与新科贡生们皆三呼万岁。
批卷需三日,到得三月十一日夜,五十份被评为最优的试卷送入宫中,皇帝放下奏折,仔细审阅,这五十份答卷是其中最优秀的,本朝阅卷官员共六人,分别是当朝内阁首辅李捷大学士秦合、商谈、萧泉及吏部尚书房潜,六人以优、良、中、差为记号,评定答卷优劣,上呈上来的五十份答卷都至少有三个优,而中以下则全无。
这五十个考生的答卷,皇帝将亲自排出一二甲进士,明日将在乾元殿中公布天下,所以这一夜皇帝注定无眠,他吩咐李公公准备参茶与热水,想了想又道:“老李,我这里还有一份答卷,你拿去给几位阁老部堂看看,让他们定个优劣。”李公公躬身应是,从皇帝手中接过一份奏折,很明显这份奏折是重新誊写的,字体工整,一看就是翰林学士亲笔,李公公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他虽然不知道这奏折是谁所书,不过只要略略一想,心中就有了七八分数。
一份奏折摊在六位辅政大臣的面前,这些天来,因为阅卷缘故,他们必须留在宫中,不得与家人有所接触,以防徇私舞弊,直到明日殿试成绩完全公布,他们才能与家人团聚,只是…原以为此间事已了,没想到到得今夜,皇帝又连夜送来了一份奏折。
这些大臣久经宦场,都是修炼成精的老狐狸,看都不用看这份奏折,心里就明白了七七八八,李捷最是气愤,他重重一拍桌子道:“陛下三令五申让我们不得徇私舞弊,现在徇私舞弊的就是陛下,此人未参加科考,甚至连个贡生都不算,怎能算作殿试之人?陛下把堂堂朝廷的抡才大典当作什么了?”李捷为人正直,纯粹发自公心,虽然他很不喜欢广陵高氏这样插足军政的文官,不过若是高绍全正正经经的参加科考,他也不会有所阻拦,毕竟高绍全是江浙解元,私仇归私仇,公心是公心,他这一番话也的确发自公心。
礼部尚书吴明也是长叹一声:“这对其他举子可是偌大的不公平啊。”倒是吏部尚书房潜不以为然,喝着参汤道:“两位老兄弟未免太过了点,不说殿试,本朝也有制举,陛下拿出这份奏折来,说明此人的确不逊色于那些考生,我们先好好看一看再做评价好了。”
六人都沉默了,是的,皇帝派来的李公公还在外面候着,若是直接驳回,伤了皇帝的面子事小,去了国家栋梁之材才是真正的损失,李捷敲着手中的茶盏,沉默了半晌才道:“看吧,无论怎么说,陛下也是为天下计。”六人默默点头,资历最浅的新晋大学士萧泉捧起奏折,细细朗读起来,只是半刻,几个老大臣全都秉神凝目,这份奏折写的不差,应该说是太好了,其中对于流贼与辽东战局都多有叙述,也提出了很多卓有成效的方案,最重要的是,不同于一般贡生的空空其谈,这奏折每一句都精心提炼,虽只有短短千余字,却是没有一句多余的话。
“可惜!”李捷闭着眼听着萧泉读毕,深吸一口气道:“可惜这样的人才陛下却让他练兵,大材小用啊。”他思索了片刻,拿过奏折,接过朱笔,本要书一个优,想了想,又点了两下,写下了一个良字,其他五位老臣除了最为不苟言笑的礼部尚书吴明写了个良之外,都写下了优,四优二良,放在那五十份答卷里,已经可以名列前十了,至于具体的名次,还需皇帝斟酌,若无大的意外,高绍全绝对可以名列一甲。
李公公见得李捷亲自小心的交在他手中的奏折,眉眼都充满了喜气,他知道连这位最为不满广陵高氏的内阁首辅都这般郑重,那高绍全的评价绝对不会低,放下心事的他小心收好折子回宫覆命了。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