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主道(1/2)
从瓜州到凉州之间还要过酒泉和张掖两个郡,由五名商人共同组成的商队也就在跋涉的过程当中逐渐离散大家原本便是萍水相逢,出门在外为了安全起见才一同前行。[首发]这下终于安然返乡,只要将手头的货物全都转手出去,几年里全家老小的吃穿用度就又到手了。
尽管道国与佛国两家暂时都偃旗息鼓,休养生息,各自为下一次的开战做着准备。但是战争只能算在*里面,最大的“*”没了,可还有数不尽的“天灾”。
比如对于出关的游商们来说,最可怕的首要数沙尘暴。黑风一来,天空黄雾四塞,铺天盖地席卷百里,方圆百步的沙土都能瞬间拔到天上去,更何况是人?其次则是方向。就算是最老练的商人,也不能保证自己一定就能在沙漠当中不迷路。一旦错过了绿洲,整条商队都有可能葬身在沙漠之中。还有狼群,人少的商队撞上了几十头狼就得栽,每年关外都有不知多少尸骨是被狼啃出来的。
当然,除了最大的*战争以外,马贼也是能要人命的东西。有些马贼是真马贼,还有不少都是平常时分放牧、看见商队抢劫的关外部落。张如晦在归国的途中就接连遇上了好几支,不得已之下只能拔出剑来来个除恶务尽。对于这些部落,道国在十几二十年前的时候曾经好好杀过一回,顿时就全都老实了。结果过了这么些年,道国的重心早就换成了远征佛国,对于关外这些部落也就没怎么管……于是乎又有些人不老实起来了。
所以对于商人们来说,平平安安才是福。这次安然返乡,下一次可就不知道能不能有这样的好运气。赶快抓紧时间和妻儿老小团聚,好好歇上几个月的。过不了多久,说不定又要启程再出发了。
不过不在酒泉张掖那些地方就此停下的人也有。一个是王滦,他的宗族产业全在兰州,南下才是他原本的道路;还有一个是徐图,他的目的地是长安,驼队要一直走到那里才算罢休。
张如晦虽然没有太过明确的目标,但他要做的事情绝对不是在这偏远的陇右西凉能够做的。纵使西凉大马横行天下,道士们也懒得来这荒凉之地吃苦受罪。可以说五年前征西的帷幕刚一拉开,那些支援西凉的道士们就走了一半;等三年前征西军一开拔,剩下少说又有七成的道士都随军出战。
更何况太平道国依张角旧制将道军分为三十六方,西凉正是新三十六方之一。当时张如晦单骑破城之时,正是西凉方随其陷阵杀敌。右武卫五万人被害,西凉这里顿时就多了不知多少孤儿寡母。要是坑害了右武卫五万将士的元凶就窝在这种地方,说什么张如晦也不信啊。
不信归不信,走还得照走。随着一行人朝凉州越来越近,一路上看见的挎刀带剑的江湖客也是越来越多。西凉民风彪悍,挎刀带剑自然不是什么稀罕物事。只是放在往常,这些人无论是开武馆也好,给人看家护院也罢,总归得有个正经营生,谁也不曾听说银子是天上掉下来的。这么行色匆匆的就在道上赶路,旁的人准以为是这人不是家有变故就是被人通缉。
“看来池姑娘你果然说的没错,有柄天剑在凉州这里问世了。”看着又是几名江湖客加紧脚步朝着凉州的方向赶去,坐在骆驼背上的张如晦长叹了一声,“天下熙熙,皆为利趋;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太史公所言果然不虚。只不过我有一点还是没想通,希望池姑娘不吝赐教。”
池夜来这个时候还在比划张如晦给她教的化劲的方法,还时不时和跟商队里的武师交流上几句。听到张如晦问话,她先是“啊”了一声,随后才反应过来是张如晦在问自己,这才示意自己没问题。
“凉州……和瓜州间少说也有几百里的路程,池姑娘你究竟是如何‘走过头’的?”对于这个问题张如晦简直不解到了极点,始终没想明白池夜来是怎么一路狂奔到瓜州甚至是玉门关去的,“凉州再往北……那可就是瀚海了啊。往南则是兰州,也没太可能啊……”
“行了行了,也不用乱猜了。”池夜来略带些不耐烦的答道,“这还有什么好想的?我悄悄溜上了沧溟宗的云梭,直接到了酒泉。之后又走反了方向,自然就到了瓜州呗。然后身上没了银两,就地做一票有什么好奇怪的?”
张如晦这才“哦”了一声,明白了池夜来究竟是怎么着从道国的东头跑到西头来的。
“西昆仑,东蓬莱”,号称“帝之下都”的昆仑神山在神州大地的西北角,与之相对应的,蓬莱仙山就在渤海之上、道国以东。黄金白银为宫,珠之树丛生。周围是黑水冥海,贸然进入其中的船只就会迷失在其中;同时又有无边风障,就算偶尔靠近仙岛的船只都会被狂风直接吹走。还据说有一只巨龟驮着仙山漂浮在茫茫大海之上,不使其下沉。
而以蓬莱为中心,瀛洲、方丈等海外岛屿小洲加起来统共“十洲三山七十二岛”共同组成了海外之人的乐园,道国的法令对那里也是鞭长莫及。所幸肯在汪洋大海上讨生活的人也不算太多,主要还是以散修方士为主,于是就得过且过。
于是在这十洲三山七十二岛中,就有一座仙山名为花果山。上面有一派江湖术士,自号“沧溟宗”。依林灵素的说法,这帮术士和前朝时候杨公杨筠松的风水秘术显然同出一门,说不定还和飞星派有什么联系。
这些人最热衷于海航探秘、边荒寻宝,钻山入海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