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婚(上)(1/2)
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婚(上)
汉初平三年,公元189年,春,四月十六日。
清晨,天边红霞万丈,并州一片风和日丽。
在这三个月里,并州的大事可谓是层出不穷,这不,就在今日,并州牧高肃正式和他的几位夫人在太原举行婚礼。
并州地处西北,天高气爽,天空上飘洒着几朵被朝阳映红的云朵,为这一天添了几分喜气,老天爷似乎也在为这位天下闻名的并州牧贺喜,祝贺他的大婚。
整个并州上下,无不张灯结彩,家家披红,举城同庆。对于并州的百姓来说,高肃就是他们的守护神,从三年前高肃来到上党,再到后来高肃一统并州,并州的百姓这才得以享受太平。
如此喜庆的气氛,百姓们往来奔走,大街小巷飘荡着欢声笑语,整个太原城上下,无论商人、工匠、百姓,尽着崭新的衣裳,等着一睹并州牧娶妻的风采。
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大婚前日那晚,高肃辗转反侧一夜未眠,天一亮,他便早早的起床了。
汉时娶妻,首先要对家庙做拜告,父母对新郎官也有嘱咐、训诫,高肃在此举目无亲,于是荀攸和沮授二人便建议高肃对着天地,焚香祭拜一番,而后再到郑玄居住的厢房,聆听他的嘱咐。
起初郑玄听说高肃大婚,又无长辈,便自告奋勇以高肃长辈的身份为其主婚,能有这样一个在后世相当于文联主席的人为自己证婚,高肃的脸上倍觉光彩。
少时,侍女为高肃换上婚服。
看着镜中被化了重妆的自己,高肃不禁摇头苦笑:“有必要打扮成这样吗?”
一旁的郭嘉笑道:“今天是主公的大喜日子,当然得穿得喜气一点。”
高肃无奈地摇摇头:“得,随你们怎么弄吧!”
古人结婚,少不了三书六礼。
三书是古代结婚过程中所用的文书,可以说是古时保障婚姻的有效文字记录。
它们分别是指:聘。
聘书是指男女双方确定夫妻关系的文是指列明大礼的礼物和数量;迎书是指迎娶新娘,男方送给女方的文书。
有了三书,还需要六礼。
六礼是成亲过程中需要经历的六个过程,分为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六个过程完成后,才能在男方的家中完成拜天地、拜高堂、拜祖先的仪式,然后才有夫妻之间的对拜,这一遭走完后,才能送入洞房,成为法定认可的夫妻。
此刻,在州牧府外的长街之上,上千张桌椅一字排开,等大婚仪式完成之后,规模庞大的流水宴席就会摆开,高肃已经布告整个并州,此次婚事,并州军民大宴三日,初步估算,仅是这三天喜宴消耗的粮食,就不下数万斛!
高肃骑在马上,红光满面,除了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之外,还有无数的孩童在后面追赶,欢呼和祝福声此起彼伏。并州这三年来的宽政,使百姓的生活已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他们之中很多人已经换上了新衣,家中的仓廪已经开始有余粮存积起来,无论是工匠、商人、农民,他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和崇拜的表情,对于这位父母官的大婚,百姓们是发自内心的喜悦。不少百姓在高肃的迎亲队伍经过自家门前时,便在道旁焚香叩拜,高肃见了感慨万千。
高肃将他的四位妻子全部安排在了蔡邕府邸,省的来回跑动。并且,高肃让卞玉和杜若认郑玄作了义父,貂蝉认程昱作了义父,二人均欣然答应。而高肃也因为成了蔡邕、郑玄的女婿,所以他在士林、学子之中的名望也提高了数倍。
到了蔡邕的府邸,荀攸、沮授、陈宫三人作为男方的媒人,分别向郑玄、蔡邕、程昱三人送上雁、猪、羊、牛、酒等彩礼,四位新娘也分别在崔琰、徐庶、司马朗及程昱之子程武的陪同之下盈盈出了蔡府。
正午时分,一声号炮响起,送亲队伍随即将这四位绝色佳人请上轿子。
四顶花轿出府后,径直朝州牧府而来,百姓们拥挤在街道两旁,喧闹声震耳欲聋。并州军的士兵分两列站在街道两旁,排成围墙,以防止热烈的百姓挤到街上将路给堵住。
见高肃同四顶花轿一起出现,现场的百姓们便不由自主地往前挤,想要看得更清楚一些。这一来,负责维护秩序的并州士兵就更费尽了,只见他们横着长枪,使劲顶着、拦着,可即便是这样,街道的空间仍然被压缩了不少。
“哇!怎么是四顶花轿啊?”一个围观的百姓踮着脚,诧异地问道。
“这你都不知道?告诉你,这四位夫人可是..”另一个百姓很昂扬地解释道。
“哦!”对方露出恍然的神情。
四顶花轿在鼓乐声和嘈杂声的包裹下不疾不徐地前进,大约一刻钟后,他们终于来到了州牧府门前,依次停下。
高肃下了马,走到府门前。他现在胸前戴着一顶大绣球,就如同一个大红包站在大门口。
高肃的目光分别扫过四顶花轿,脑海中浮现出四张风格迥异的绝色娇颜,不禁流露出了得意的微笑。
至大堂,宾主落座。
这时,身为礼官的上党太守司马芝走了出来。
司马芝是高肃特地把他从上党调来的,他和夏侯兰镇守上党几年的时间,将上党治理的井井有条,作为最早一批跟随自己的人,高肃不能厚一个薄一个。
司马芝清了清嗓子,然后开始朗声诵读手中的稿子。
这一读就是整整两刻钟,真不明白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