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陷阵甲(1/3)
高怀远再次审视眼前的这副威风凛凛的战甲,此甲乃是他亲手绘制出的图纸,交由周伯通等能工巧匠特意打制而成的全新式样的甲胄。
高怀远根据前两年在军前效力之时的临战经验,现眼下宋军所用各种甲胄存在不少问题,皮甲防御能力过弱,只能防御远处射来的流矢,对于刀枪武器的攻击,防御力很低,即便是他加料的皮甲也效果不佳。
而宋军之中所用的铁甲,穿着十分繁琐笨重,武将所穿铁甲虽然防护面积很大,但是却重量却很大,他在军前的时候所穿的一身铁甲,虽然比不上北宋时期的步人甲的重量,但是也重达近六十斤,一般步兵穿上之后行动十分迟缓,根本谈不上什么机动能力,而且这种由铁片穿成的甲胄,虽然对于刀剑的劈砍防御力较强,但是对于劲矢和长枪的防御能力却偏低了一些,在冷兵器时期,甲胄的质量对于士气和战斗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士气的来源便起于盔甲。
高怀远在阵前经历了数次血战,每一次可以说都没能幸免受伤,多是因为箭伤所致,而他身边许多阵亡的将士,也都是因为甲胄的防御能力的问题,送掉了性命,想起来便令他扼腕叹息,假如当初这些人所穿的盔甲质量能更好一些的话,那么可以降低许多不必要的伤亡,于是他老早便动起了改进目前使用的盔甲的念头。
于是在他返回大冶县之后,便开始逐步的在心中勾勒新式盔甲的式样,并且在一年前,初步的绘制出了这种盔甲的式样图形,并且不断的进行修改完善,最终才交给周伯通这帮人试制新式盔甲。
而眼前的这套甲胄,便是他们试制出的成品,这套甲胄之所以看起来和当今世上的盔甲区别很大,重要的原因便是高怀远在其中借鉴了不少欧洲骑士铠的元素,以大面积的甲片,取代了小的甲片,这样一来便大幅度增强了对于重要部位的防御能力,同时还降低了甲胄的重量,但是他也没有完全照搬欧式铠甲的样式,毕竟欧式战甲的防护力面积和防护力虽强,但是更加笨重,故此他又在一些需要活动的部位,保留了札甲的有点,比如在两肋和下腹这样不易受伤的地方,依旧保留札甲式样,故此这套战甲看上去更似是中西结合的甲胄,看上去更加威武,还有点像后世特警所穿的那种防暴服,并且对于箭矢和长枪的防御能力大幅度的加强了不少,还不影响四肢和腰腹的活动,穿着起来也方便了许多。
另外这套盔甲虽然由大面积的甲片组成,但是为了减轻重量,在防御面积上,高怀远却有所选择的适当进行了缩减,在大幅度增强了对要害部位的防御之外,保证了穿着者正面的防护力,却减少了对后背部分的甲片面积,使穿着者活动更加方便一些,同时运动中也减少了体力的消耗,令穿着者显得更加精干一些,这样做对于提高步军的机动力和防御力好处很大。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高怀远对于战争的认识和当代人大有不同,高怀远从阵前的作战中体验到,要想拥有一支无坚不摧的军队,先要保证的是军队的攻击性,战场上只有勇往直前,从不言退的军队,才堪称是一支铁军,而任何背对敌人的撤退,都是一种可耻的溃逃行为,假如军队的人都将后背交给敌人的时候,即便身上的甲胄再好,防护面积再大,也逃不过最终溃败的命运,最终在敌军掩杀的情况下,也逃不过一个死字!对于这样的行为,与其浪费资源保护他们的后背,倒不如干脆省下这些资源,留给能战之人来用,这一点在北宋覆灭的时候,便已经被战争检验过了。
当时北宋主力兵团虽然缺马,但是除了这一点之外,装备并不差,甚至可以说在战争之初的时候,军队的装备远远出了他们的敌手金国的军队许多,基本上可以说都是重装步兵,宋军主力中的步兵许多精锐部队都装备了中国历史上防御力最强悍的步人甲,每套步人甲的防护面积奇大,可以说将整个人全都包裹在了甲胄之中,由一千八百多片铁甲穿成,重量高达三十公斤以上,甚至有得步人甲还达到了七八十斤的重量,结果是什么呢?宋军却在那帮无能的将领的指挥下,一溃千里将整个大宋的半壁江山都丢给了金国。
真正将重装步兵的战斗力挥到极限的,也只有岳飞和韩世忠这几个南宋初年的名将,只可惜赵构老儿最终自毁江山,令他们这些名将无力北复江山。
所以高怀远在设计这种新式盔甲的时候,才会干脆大面积减少背后的防御能力,他的理念就是,战士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以正面对敌,即便是在撤退的时候,也要保持顽强防守的状态,这样的军人才值得花费军资去保护他们,而那些将后背交给敌人的家伙们,对不起,反正你也没用了,就自求多福!
正是因为这种理念的引入,这种新式盔甲的重量才会被压缩在了三十多斤的程度,可以使步兵在战场上减少许多无谓的体力消耗,却又保持了对正面的防御能力。
高怀远看罢了架子上的这套甲胄之后,挥手道:“取下来替我穿戴上,我要亲自试穿一下!”
众人立即上前,将这套甲胄给高怀远披挂到了身上,果真这种甲胄穿戴方便了许多,全身只有几处扣带只要收紧扣住之后,便被牢牢的固定在了高怀远的身上。
高怀远用拳头在自己胸口上敲打了几下,出了沉闷的响声,然后他抬胳膊抬腿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