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抓财权(1/2)
晁盖坐在主位上,想到自己一日之间从漂泊无定的江湖逃犯变成了偌大个水泊的一寨之主,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宴席开始,晁盖举杯说道:“晁某不才,今日林教头与众兄弟扶我做了山寨之主,汝等众人,各依旧职,守备山寨,休教有失。”
众人闻言都称是。
吃完一回后,晁盖又举杯道:“晁某多年一直往来山东、河北,做私商生意,颇有些家资,前回又劫取了大名府梁中书送与他丈人蔡太师的生辰纲,都带上山来。这便命人取了,分与诸位。日后各人务要竭力同心,共聚我梁山泊大义。”
“多谢寨主赏赐。”众人闻言都是大喜,赶紧起身拜谢。
晁泽在旁边看着暗暗点头,晁盖这番话说的水平极高,先是严肃了军令,让各人不可怠慢;大棒之后又给一颗甜枣,可以说是将领导艺术掌握的炉火纯青。
记得按照原本的轨迹,宋江上山之前,晁盖就将梁山的兵马发展到了五千人,比王伦时期的七八百军马翻了好几番,成为山东、河北绿林最大的势力,可见其领导能力。
虽然宋江上山之后梁山拥有了近十万人,不过那种不计后果,肆意扩张的发展模式并不能长久,最后只能走招安的路子。
晁盖的问题在于缺乏长远的规划,但是他身上却不缺领袖气质,否则也不可能让刘唐、公孙胜这帮人大老远的就跑来投靠,也不可能让林冲在见过一次之后就扶他做了山寨之主。
领袖气质这种东西很玄妙,是一种能让人见了就服气的本事。
钱财当然是必要的,不过却不起决定作用。
宋江落草之前肯定没有柴进钱多,但是及时雨的名声却比小旋风响亮。
跟心思多少似乎也关系不大,否则今日梁山的寨主应该是吴用。
这可能就是后世常说的“王霸之气”,晁泽如今还弄不明白,只能跟在晁盖身后慢慢研究。
当下,晁盖便命晁泽去关下去了带来的金银财物,当场分给众人。
晁盖接过掌管钱粮的小头目递过来的名册,心中粗略一算,便有了计较,轻声问过晁盖意见,这才对诸人说道:“山寨每人领钱十贯,头目领钱二十,副头目领钱十五,诸头领每人五百。”
如今最上等的良田也不过二十几贯一亩,十贯钱足够买一亩中等田或两亩下等田。
而且这次发的都是金银,真要折算成铜钱,还要比十贯再多一些。
王伦之前做寨主的时候很少给山寨的小喽啰发实钱,都是折算成粮食发放。
粮食质量参差不一,又不宜长久储存,对于这些山寨小喽啰来说,远不如货真价实的钱财实惠。
众人喜滋滋的领完钱,这才散了宴席。
晁盖回到房间,晁泽也拿着几本账簿跟了进来。
屏退了外人,闭紧房门,这才对晁盖汇报起分发钱粮一事:“山寨共有小喽啰六百八十五人,头目七十八人、副头目六十九人,头领一十有三,去掉我叔侄二人,今日总共发放金银折合铜钱一万四千九百四十五贯,带上山的财物尚余约一万八千贯。”
晁盖喝了一口醒酒茶,点头道:“告诉掌管钱粮的头目,余下的钱财一起并入山寨账目。”
“侄儿顺手翻阅了山寨之前的账目,”晁泽将账簿翻开放在晁盖面前,“这王伦还是有些本事的,存了不少钱粮。如今山寨总共有粮约四万石,按照现在的人数,足供吃用八个月;还有金银铜钱约两万六千贯。另外,王伦还有一笔私帐,记在另外一本账簿上,共约一万一千贯。”
晁盖闻言忍不住摇了摇头:“想必这些钱都是这厮平日里私匿,这些钱也都入了山寨账目罢。”
“侄儿也是这样认为,”晁泽说道,“拢共算下来,共有粮米四万石,钱财五万五千贯,若是维持现在的人数,可供山寨一年吃用,尚有富余。”
以前王伦小打小闹,基本没有得罪官府,这七八百人够用了。
但是如今自己一行人劫了生辰纲,触怒了当朝蔡太师,官府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说不定围剿梁山的军令现在已经在路上。
梁山泊临近有十数个州县,仅是济州府一地,其兵马应该也至少不会低于两千人。
为了自保,招兵买马也是势在必行。
账簿上的钱粮虽多,长久来看,却还是不够。
晁盖自然也明白这一点:“钱粮之事还需明日与诸位头领计较。”
今天在宴席上虽然暂时安顿山寨事务,不过新上山头领还没有安排职权,这些事都放在了明天。
“还有一事,”晁泽看了一眼窗口,“今日众好汉敬重叔父,让侄儿也坐了一把交椅,侄儿自小体弱,拿不了刀枪,又不似吴学究、公孙先生一般熟读兵法,实在受之有愧。不过如今既然做了头领,日后也不能在山寨里吃闲饭,辱没了叔父的名声。”
晁盖心道显宗方才将山寨钱粮计算的如此清楚,莫非是有意掌管钱粮?说道:“你我叔侄,何必如此拘谨?”
晁泽闻言便笑了,说道:“自古以来,钱财之事就不能假于外人之手,叔父是山寨之主,侄儿虽然不才,文不成武不就,不过于账目之事也还算精通,愿为叔父及山寨分忧。”
晁盖便点头道:“我也有意让你掌管山寨钱粮,只是我叔侄初来乍到,若是由我提出此事,难免叫其他头领有别的想法。”
“此事无须叔父出面,侄儿自有计较。”晁泽说道,“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