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新的商机(1/2)
距251团涂海营部20华里远的一处坡地,二十多名士兵已经趴在这里快整整一宿,虽说天气渐暖,但在这江南地段,一早一晚气候还是有些阴冷潮湿。
露水早就把衣裳打湿打透,微风一吹,寒意彻骨,有些人忍不住打起了喷嚏。
“陈副官,弟兄们熬了一夜,身子都冻透了,也没等着那小子,再等下去,恐怕都得感染风寒。况且天将放亮,这个地方就失去了隐蔽性,怕是远远地就会暴露,不如我们抓紧时间回去休息,日后有机会再收拾那小子吧!”
“他娘的,算他小子命好。这是他回上海的必经之路,竟然被他躲了过去。不过躲得初一,躲不过十五,早晚要他的小命!”陈正峰骂骂咧咧地站起身,自己也是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哆嗦,看着同样瑟瑟发抖的二十来人,恨恨地说道:“咱们走,让这小子再多活几天,来日方长。弟兄们都辛苦了,回去我做东,咱们好好地吃顿好的,喝点酒水暖暖身子!”
原本挨冷受冻心里有些埋怨的宪兵队员,一听说有免费的酒菜,立即来了精神,步子也轻快了许多,开始有说有笑地回旅部去了。没过多久,一辆黑色的小轿车从这里经过,司机老杜警惕地四处张望,对于那个山坡尤为注意。看看没什么问题,他轻踩油门,逐渐加速,车子很快通过这里,向着返程的方向飞驰而去。
坐在车里的张岱夫根本就没有在意那山坡,并不知道就在不久之前那里存在的杀机。他的思绪还沉浸在一大早和师兄涂海的切磋之中,虽然每日都不曾中断涂氏八极的修炼,可真正和师兄交手,还是发现了许多不足。这和是否用功无关,而是与丰富经验有关,更多的是直觉,这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而要靠千锤百炼才能获得的结果。
回到家里,推门的动静把正在屋子里面折腾早餐的爱丽丝惊动,她就像一只小鸟一样,扑闪着翅膀从厨房里飞奔出来,高高跳起,整个人如同一个树袋熊一样骑跨在张岱夫腰间,嘴唇不住地亲吻着。
“亲爱的张,达令,你终于回来了。你在的时候我不觉得,昨夜你不在,整夜我都没有睡好,脑子里翻来覆去都是和你在一起时候的情景。这不一大早我就爬起来,为你熬制营养丰富的米粥,不过我没能掌握好火候,也不会用那个神奇的罐子,粥都弄糊了,是不是很没用?”
张岱夫早就闻到了这股焦糊味道,不解地问道:“那个每天打扫房间,负责做饭的徐妈呢?怎么不让她来做饭,偏要让你动手。还有什么是神奇的罐子,我怎么不知道?”
“徐妈的孩子生病,她请假回去照顾。”爱丽丝和张岱夫来到厨房,指着那个炉子上的东西说道:“喏,就是那个东西。我以前经常看徐妈用它来熬制各种好吃的,可惜这次我没能用好它。”
张岱夫一看才知道,原来是一个极为普通的砂锅,在老外的眼里居然变成了神奇的罐子,中国厨艺的博大精深还真不是这些除了生拌就是煎烤的老外所能比拟的。
想到这里张岱夫心中一动,后世的中国菜系在民国时期都已然成型,大上海这么大,什么八大菜系都能在这里找见,可有一样风靡后世,老少咸宜的东西这个时候的上海滩肯定没见过,要是把它做出来,弄出个连锁加盟店来,那还不得挣飞了啊!
没错,张岱夫心里想的就是后世高档餐厅有之,街头巷尾有之,正餐可以堂而皇之地摆上桌,夜宵也是必备的一样食物,烤羊肉串。估计这个时代羊肉串还在新疆那旮瘩萌芽,即使偶尔有经营这东西的小贩,也达不到后世选材水陆空,万物皆可烤的程度。这要是推出来,加上外国佬喜欢喝的啤酒,对于目前还喝不惯啤酒的国人来说,或许没那么大的吸引力,但对于这帮老外,啤酒配烧烤,那妥妥的一个致命组合,大杀器啊!
安慰了一下爱丽丝受伤的心灵,顺便又享受了一次中美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张岱夫已经在脑海里勾勒开一家高档餐厅,以及陆续推广烧烤工坊的计划来。这个时候国人大部分温饱都成问题,不会有什么余钱去吃这个路边摊,可老美不穷啊?老英,老法,老德,那都是不差钱的主儿。要是把高档餐厅开遍美利坚、英吉利、法兰西、德意志,也弄出个米其林星级标志,硬性规定倘若没有中国的烧烤,一颗星都没有!
如此美妙的前景让张岱夫彻底不淡定了,他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来到书房,找出纸笔回忆记录起自己曾经吃过的各种美味烧烤。羊肉串,这个必须有。还可以衍生出猪肉串、牛肉串、鸡肉串,烤蚕蛹、烤韭菜、土豆片、馒头片,天呐,这么多好吃的,咱也不能一次性都提供出来,一样一样的放出,慢慢地吊老外的胃口。否则这东西简单易学,碰见几个跟风的,山寨去了,那可就吃亏了!
得到滋润的爱丽丝美美地睡了一大觉,起来之后找到张岱夫,看见他还在书桌上写写画画的。书桌上,地毯上,散落着一些写满了字的纸张,弯腰捡起一张。费力地辨认,一字一句地读道:“羊腰子、金蓉、吉祥三宝……”
她看向仍在奋笔疾书的张岱夫,不解地问道:“达令,这羊腰子我能理解,可这金蓉和吉祥三宝是什么东西啊?为什么我听都没听过?”
张岱夫正文思如泉涌地写着计划书,被爱丽丝这么一说,脑门瞬间浮起一道黑线,这金发美女看什么不好,偏要看那张纸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