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帛巾密码(1/2)
众人跟随着计二娘,里面房子的布局也颇为奇怪,矮门过后是一个小房子,小房子的一侧有一道暗门,进入暗门后就到了回廊,穿过回廊才到小隔间,可谓曲曲绕绕,山重水复。
穿过矮门,回廊,来到了大厅边侧的小隔间。一路上左蔚看着四周,发现有许多麻袋放置在各处,闭口的鼓鼓,敞口的能看到墨黑的茶叶。“你应该就是吴咎统领吧!”计二娘说道。
吴咎抱拳致礼道:“对,这些都是与我一起来执行任务的同伴。”
说着吴咎向计二娘一一介绍众人。
“你们的装扮……”
吴咎听到计二娘说话支吾,转而看看自己以及身后几人,便已马上明白。
因为如今众人皆换了装束,看去更像是中原人。吴咎身穿玄色皮袄为内衬,墨青长裤着下身,脚踩棕色皮革靴。
身后的姜江则戴着灰白绒毛风帽,帽裙垂下及肩,兜住双耳;身披浅青棉复襦,内纳棉絮,可以御寒,下身是烟灰长裤,裤脚处束于同样的棕色皮革靴子里面。
再看去另外一个清秀女子,只见南雾穿着一件桂兰色襜褕服,袖口经过裁剪变得紧窄,更利于保暖。腰间缚有粉红钩络带,上面缀有琉璃珠,脚下则踏着一双帛棉云靴。
吴咎开口道:“为了避嫌,我们几人都装扮成中原人,外加天气寒冷,所以服饰离娄夷甚远。”
计二娘听完后点点头,以示理解,然后她说道:“各位好!我是计二娘,专门负责乾临山一带事务的娄夷殿使。”
众人各亮身份后,吴咎就直入主题,说道:“二娘有没有找到关于长霁墓的线索?”
计二娘听罢便提起身子,踱步去到门边扣紧门闩,确认安全后再到一个小木匣旁边,屈腰打开木匣上的锁。
里面也是一大片墨黑色的干茶叶,计二娘双手插进里面不断拨弄,看上去是找些什么。不一会,计二娘在被茶叶盖住的木匣底部中扯起一条丝帛,再回到众人之间,把丝帛递给众人察看。
颜儒育首先接过丝帛,以为里面藏有玄机,可鼓捣三两下便失望了,只是很普通的一条丝帛而已。
左蔚看着眼前的丝帛,花边缀沿,浅粉轻柔,虽然布料不俗,但至多也是富贵小姐所用的丝帛罢了,并没有特别稀奇的地方。
吴咎将丝帛拿过来,打量着:“上面有字。”
左蔚这才发现,于是她问道:“什么字?”
“墙角数支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乔宥伦抢口道:“我知道,我知道,这是王安石的诗,名为《梅花》。”
计二娘说道:“这位广陵公子说得对,这就是王安石所题的诗。”
左蔚斜了斜眼珠,打量着乔宥伦,带点轻蔑说道:“让你猜对了。”
“什么叫猜对,我可是打小就被大家称为‘移动的唐诗集’。”
左蔚挑逗似的说道:“哦?可王安石是宋朝人,这首诗也是宋诗。”
“那……那是因为我博览群书,涉猎广泛,所以宋诗自然也会。”
“该不会是读书时候不会背诵,被老师罚抄写,为了过关,然后在路上也不停背书,所以才被称为‘移动的唐诗集’吧。”
没想到还真的让左蔚一言中的,其实乔宥伦小学至中学时,最苦恼的便是诗词古文,连连几次都因不会背诵而成为班上被罚的特殊分子。可就是这样,乔宥伦心里暗自下定决心,誓要将课本上所有必背的诗词歌赋都啃进脑壳里。
那时的乔宥伦就像是一根筋,不仅将当时所需要学的诗词,而且还将过去落下没背好的,以及将来学习要背的诗词全都在初中毕业后的一个暑假就背下来了。
不过他也是说了点小谎,他被称为“移动的唐诗集”,已经是高二的时候,而不是乔宥伦口中的打小。
因为在背完课本上的诗词后,乔宥伦慢慢地喜欢上了古典诗词,不再是一味地只是背诵,反而更多是学着去欣赏、品味,所以他对古诗词更为敏感,同时背诵古诗词也就更为容易,往往过目几遍便能记住。而王安石的《梅花》就是他后来看到的,不经意便记下来了。
吴咎打断了他们的对话,向计二娘问道:“这首诗与长霁墓有什么联系吗?”
计二娘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二十多年前,我跟随一批族民离开娄夷,来到乾临山,继承老一辈族民的守护目标,那时我还是豆蔻年华。来到乾临山后,又过了几年,族长发来密信,不仅要求我守护长霁墓,而且还要我想办法找出长霁墓的所在地。”
“于是,从那时起,我利用茶叶铺子为幌子,在此定居下来,并不断收集有关长霁墓的消息。可是年隔久远,墓地又异常神秘,无人知晓,因此犹如大海捞针,希望渺茫。直到三年前,一位相风水的道人来此歇息,饮茶……”
三年前,茶叶铺。
“掌柜,能施予一盏茶浓茶给过路的老道人吗?”
“哎哟!当然可以了,俗话说得好,‘出门在外,全靠朋友’,况且来者是客,我三源茶舍哪有不招待客人的道理哩!你稍等,我这就给你泡上一壶淳品红茶。”
不一会儿,计二娘便手提一壶冒着烟的浓茶上来,客气地给老道人斟上满满的一杯。
“有劳掌柜了,老道初来贵处,还不知此地唤何名号。”
“这里一带是乾临山,我们所在的地方是乾临山脚,也称乾临镇子。”
“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