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八章 箭在弦上 第十六节(4/5)
定要为今日的决策付出惨重代价。大汉国建兴二年(公元198年)正月。
正月上,扬州,寿春。
袁术的军队和孙策的军队在淮水河两岸激烈交战。
下蔡(今安徽凤台)和当涂先后失守,袁术指挥大军直逼寿春。
孙策一直以为曹操、刘备会趁此机会,三面夹击袁术,但随后传来的消息给了他一个大大的嘲讽。曹操也罢、刘备也罢,根本没把他当回事,早就撤军回家了,连招呼都不打一个。
孙策当然不是白痴。他把军队打完了,最后都好了曹操、刘备,他才不干。孙策果断下令,全线后撤到合肥、历阳一线,随时撤回江东。
正月中,袁术走进了寿春。孙策还算不错,把袁术和其手下的家眷都留下了。但把钱财和粮食都统统搬走了,连宅院里的家具都搬空了。
面对空荡荡的宅院和惊吓过度哭哭啼啼的亲人,袁术再也控制不住心中的愤怒,当场气得口吐鲜血,晕倒在地。
袁术虽然躺倒了,但李业、杨弘、纪灵等人却不能闲着。
李业急赴洛阳,向袁绍求援。这时候就算低声下气受尽白眼,也要认了,总不能饿着肚子过冬。
杨弘急赴汝南向徐璆求援。
纪灵、桥蕤各率大军,兵分两路。一路杀奔历阳,一路杀奔合肥。
孙策就在历阳,听说桥蕤的大军杀到了,二话不说,走人了事。临走时,还把袁术的所有战船和水军士卒全部带走了。没有战船,袁术就算要攻打江东,也要等到有了足够战船之后。但以袁术现在的财力,根本没有余钱打造战船。
周瑜在合肥,他也没和纪灵交战,率军撤往庐江了。纪灵的大军缺乏足够的粮草辎重,此时又值严冬,不便作战,只好放弃了追击。
正月下,在长江上躲了两个多月的袁耀、荀正、刘晔回到了寿春。
他们带来了李弘的书信,这份书信让袁术松了一口气。冀州大战后,青州竟然落到了一个藉藉无名的黄巾旧将手上,这真是个天大的意外。李弘虽然算到袁术最后还是要撤军扬州,但他没想到袁术会落到这步悲惨境地。现在有了李弘的南北夹击之策,袁术知道自己暂时算是无忧了。如果曹操、刘备打过来,青州方向的臧霸会予以牵制,这可以让自己有充足的时间恢复元气。
想起臧霸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整个青州,袁术心里极度不平衡。为什么我的运气这么差?我踌躇满志地去打中原,最后却落得个凄惨下场,只剩下了寥寥三个郡。老天爷为什么要待我如此之薄?这都是什么狗屁世道。
二月上,从关中传来的消息让袁绍坐卧不安。
杀了马腾、马超的全家后,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激起了西疆人的愤怒,引来了数万西疆大军。关中岌岌可危。
袁绍这时后悔了,早知道事情向更坏的方向发展,当初不如花几个钱买通韩遂杀了马超了事。毕竟前几年的某一段时间,自己和韩遂关系不错,给他提供了很多钱粮。
这时袁术已经赶走了孙策,夺回了九江郡,虽然钱财损失很大,庐江郡也还没有夺回来,但袁术现在还控制着沛国、下邳和九江三个郡,手上也还有几万大军,只要予以钱粮支援,帮助他度过眼前难关,袁术马上就会生龙活虎,继续和曹操、刘备、孙策血战不止。
河内的北疆军没有继续攻击的迹象。袁忠、夏昭的援军已经赶到平皋,和郭图、韩琼会合,准备在三月展开反攻。
袁绍安排好中原的事,随即征调豫州军队急赴关中,自己带着田丰、逢纪、辛评等人日夜兼程赶往长安,迎战西疆大军。
三月上,关中的形势随着双方兵力的逐渐增加,越来越紧张。
马超不断地催促韩遂攻打长失,韩遂以各种理由拒绝出战。先是军队不够,攻城器械不够,然后是天在下雪,雪还没有化尽,再后来就是粮草不足,河北答应调拨的粮草要等到黄河解冻之后才能运到。
庞德这时却不断接到命令其尽快撤兵的圣旨和书信。虽然朝廷没有规定其撤军的时间,但显然不希望他参加攻打长安的战斗。庞德的离开,不仅仅关系到攻城大军缺少了五千铁骑,更关系到河北粮草能否按时运到。
马超几乎要疯了,他蓬头垢面,胡子多长,两眼深陷,象一头被困在笼子的老虎,整天阴沉着一张脸,杀气腾腾地往返于韩遂和庞德的大营之间,焦急地等待着攻城那一刻的来临。
到了三月,黄河解冻了,河北第一批粮草运到了关中,而庞德也不得不离开了。他如果再延迟下去,恐怕下一份圣旨就要革他的职,砍他的头了。
马超急了,冲着韩遂大吼大叫。韩遂依然没有攻击的意思,他也拒绝回答马超的质问。马超终于被彻底激怒了。马超拔出了战刀,架在韩遂的脖子上威胁他,逼他下令进攻。韩遂无动于衷,毫不畏惧。
杨秋、马玩等人一拥而上,差点把马超砍了。幸好庞德及时赶到,把马超拉出了营帐。
阎行很不理解,询问韩遂,“大人为什么迟迟不愿进攻?”
“因为时机还没到。”韩遂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等到河内战场开战了,河东的北疆军就要攻击关西,以策应河内战场,这时供应袁绍大军的粮草就不敢从关西走了,而是从南阳方向运来。我们的机会就到了。”
“大人想切断袁绍的粮道?”
“不是。”韩遂解
第4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