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时势与文风(3/3)
孝武帝没有儿子,当时社会流传着晋祚即将终结的符谶,之后又历经安帝、恭帝而东晋终止灭亡。回顾这一阶段的文人学者,像袁宏、殷仲文、孙盛、干宝等人,虽然才华参差不齐,但在个人成就上,尚且值得称道。自西晋出现了务虚谈玄的苗头,待到东晋偏安江左后,开始愈演愈烈,竟然形成了当时的一种社会时俗和文艺风气。纵观两晋时代,世道人心艰难困苦,宫廷昏庸失序,贤者达人迫于淫威,先由空谈是非,逐渐演变成为谈玄论道的学风,结果就是他们吟诗总也跳不出“老子”样道德,但凡作赋必定讴歌“庄子”式自由。由此可见,文艺风格的变迁,确实离不开当时权势掌控之下人们情感得失好恶的局限和狭隘……远古至今始终如此,未来千百年之后必定依然。
南朝宋武帝刘裕(公元363年-422年字德舆小名寄奴祖籍彭城郡)喜好文学,宋文帝刘义隆儒雅fēng_liú,宋孝武帝刘骏多才多艺,与此同期的文坛之上,随之颇有起色。转入宋明帝刘彧时代,文艺日渐萎靡。整个南朝刘宋(公元420-479年)期间,尽管处于严苛门阀制度之下,在士大夫之中各类人才依然蜂拥云集,当时的世祖大家,例如王姓、袁姓中间文采富丽者异常耀眼,而像颜姓、谢姓里面艺术奇葩者格外夺目;再者,还有像何承天、范晔、张敷、沈怀文等学者名士,多的不胜枚举,他们有的不仅闻名遐迩,而且至今盛名不衰,所以也就不再赘述了。
南齐太祖萧道成(公元427年-482年字绍伯小名斗将祖籍东海郡兰陵县于479年-482年在位)符命改制,国泰民安;齐高帝萧赜子承父业,文治武功;文惠太子,皆备文才武略,所以自齐高宗萧鸾之上,逐个帝王明哲鸿运,才有天下福泽光明,并且帝业恒通。当今圣上继位以来,文教遍布天下,海岳普降祥瑞,各路英才倍出,类似乘龙御凤一样飞舞高空,犹如驾驭骐骥一般奔驶万里。他们诠释礼乐经书,仿佛超越了姬周刘汉的盛况,诸多文章佳作堪比唐尧虞舜时的风采……如此鼎盛气象,繁荣景貌,若嘴笨笔拙像我者,实在无法表达清楚啊!还是留给后世高人,再去夸赞高歌吧。
总而言之:文章光华十代间,义理风采已九迁;经书典籍砥中流,任凭情志白浪翻。质文贰离易含章,实虚明暗因权杖;莫叹文史多怪事,艺术风范眼前上。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